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十预体会。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临床常规护理,并额外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十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均出现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传染病;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6(b)-0140-02

传染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因其传染性强、疗效不确切、病程长等特殊性,所以不仅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致使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得其生活质量严重降低。据此,相关学者指出在给予传染病患者常规临床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还需对其进行一定心理十预,以消除其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提高传染病防治效果。对此,本文结合该院工作实例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十预体会进行了详细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白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感染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选人患者均符合有关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并且患者均不存在严重意识障碍,可与人正常交流;不存在精神病史或精神药物应用史;患者均为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I8~84岁,平均年龄(48.6±18.4)岁。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48.9±17.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降。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每位患者所患传染病的类型给予其相应的药物等临床治疗;同时给予其相应的常规护理十预。例如: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按时、定量服药;提醒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并训练患者掌握必要的应对措施;保持隔离区环境的清洁,定期对隔离区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疾病的大范围传播;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以确保各营养成分的充足。

1.2.2 本研究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额外的心理十预,包括:①健康知识宣讲:向患者宣传传染病发病、传染、防治等有关健康知识,确保患者在患病初期即对疾病保持正确认识,使其认识到传染病经积极治疗后可痊愈这一事实,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恐慌、绝望心理。②主动与住院隔离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其介绍隔离区基本情况,使其了解隔离的目的并不是抛弃他们,而是预防疾病的大范围传染,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从而使患者感受到社会关注与关怀。③治疗过程中需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无需将其当做特殊人对待,可如实客观的向患者介绍其病情进展,从而使患者正确认识白身疾病。然而,医护人员在尊重患者的同时,还需给予其细节关怀,通过调配膳食、情绪调节等方法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及时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鼓励患者多倾诉、学会发泄负面情绪;同时,鼓励患者与病友进行沟通,互相交换抗病心得,并就不明之处及时向医护人员咨询,从而使白身需求得到满足。

1.3 评价指标与标准

①于治疗前后采用焦虑、抑郁白评量表(SAS、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得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②于患者出院前,调查其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度+比较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进行X?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在护理十预后,其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然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十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8.67,P

3 讨论

3.1 传染病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由于传染病有其独特的特殊性,因此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其他疾病患者存在一定差异。首先,患者确诊初期往往不愿接受患病事实,以至于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极度恐慌,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其次,患者往往将患病责任归咎他人或外界,对其产生怨恨。再次,患者开始向疾病妥协、情绪逐渐趋于平稳,心境可保持平静。最后,患者可接受现实,能正确而理智对待疾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会积极调整白己的心态行为以适应疾病。

3.2 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研究发现: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均出现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1.74±11.31)、(53.97±12.08),而对照组以上评分分别为(65.01±11.32)、(64.34±02.39),可以看出明显低于对照组(P92.00%)。段思荻曾研究指出,给予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十预后其焦虑以及抑郁评分从十预前的(66.94±12.39)、(66.57±13.88)将为(51.69±10.58)、(54.05±11.95);并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9.08%。以上数据由本文研究结果相似,表明给予传染病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十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