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易达生)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为15.6%;对照组病死率为48.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28.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12.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但存活者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改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大脑中动脉区; 大面积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种,病情凶险,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依达拉奉(Edsravone)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国外临床研究证实该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1,2]。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易达生)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3例,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3例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易达生)3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组)31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平均(62.3±11.4)岁;病程2~21 h,平均(10.7±6) h。伴有高血压病22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4例,高脂血症15例;治疗前NIHSS评分为(15.6±4.4)分,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为(12.6±2.3)分。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4~76岁,平均(63.4±10.2)岁;病程3~22 h,平均(11.2±9.3) h,伴有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3例,高脂血症12例;治疗前NIHSS评分为(15.7±2.6)分,GCS评分(12.3±1.5)分。以上两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所有病例均为符合以下条件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确诊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大面积脑梗死的定义为梗死灶最大直径>5 cm并同时累及2个或2个以上脑叶;(3)发病24 h以内入院;(4)首次发病;(5)未进行溶栓、降纤、抗凝等药物治疗;(6)无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高渗性脱水、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药物治疗。(2)治疗组:在上述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易达生注射液,发病24 h以内治疗,30 mg/次,30 min静滴完毕,2次/d,连续用药14 d。根据病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1.4 疗效评价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临床疗效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的疗效评定标准来评定。NIHSS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21 d、28 d各评定1次,记录死亡病例数。以治疗28 d病死率、NIHSS评分的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前、治疗后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并随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sup> 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1.1 病死率 治疗组32例患者,死亡5例,病死率15.6%;对照组31例患者,死亡15例,病死率48.4%,2组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P

2.1.2 神经功能评定 不同治疗阶段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NIHSS评分见表1。

2.1.3 临床疗效评定 治疗28 d治疗组临床有效率28.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12.9 %,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 x±s)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28 d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3例转氨酶轻度升高,对照组2例转氨酶轻度升高,未经减药、停药而自行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局部血管闭塞后,血流下降最严重的梗死中心区细胞迅速死亡,而其周围半暗带血流不同程度下降并引发缺血级联反应。卒中后发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几乎不可避免,而缺血级联反应的每个环节都是保护性治疗的靶点。其中,自由基损伤是引起脑水肿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诸多神经保护治疗虽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在临床试验中却都以失败告终。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3期临床试验中取得良好的结果,是目前临床试验证明唯一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药效学研究及动物实验[1,2]证实: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也能防止由15-HPETE(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中间体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的氧化性细胞损害,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挥有益的抗缺血作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常出现明显的脑水肿、颅内高压,且易并发梗死后出血,故死亡率极高,可高达50%~80%[3]。目前国际上主张在最佳时间窗内(通常在发病3 h以内)溶栓、再灌注,因大面积脑梗死继发出血的机会大,故治疗上溶栓、抗凝等药物不宜应用[4~6],可以采取脱水剂联合神经保护剂及改善局部微循环等为主的疗法。目前认为,严重的脑水肿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有效地脱水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本研究中20例死亡患者中有16例在发病2~7 d内因脑疝死亡,符合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演变过程,与相关报道一致。高渗药物应用是降低颅内压治疗的有效手段,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和高渗盐水等,高渗治疗主要是通过渗透压梯度使正常脑组织脱水来降低颅内压的。颅内压降低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正常脑组织和完整血脑屏障的范围、颅内初始压力和药物剂量。高渗药物在降低全脑压力方面更有效,它在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方面迄今仍存在异议,部分报道显示高渗药物治疗甚至可以加重颅内高压和脑缺血。在血脑屏障已经破坏的区域,高渗药物可以加重脑移位和脑水肿。脑梗死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复杂,清除氧自由基可减轻神经细胞和血管细胞的损伤,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本研究中治疗组病死率15.6%(5/32),而对照组病死率48.4%(15/31),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但这些临床研究对象多为轻中度脑梗死患者。Toyods等应用依达拉奉治疗30例颈内动脉闭塞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现依达拉奉并不能显著改善存活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本研究结果也提示,治疗28 d两组的神经功能及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可能由于梗死灶面积大,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故单一神经保护剂对神经功能的改善难以有根本性逆转。目前本研究仅观察近期疗效,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研究结果表明,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但存活者的近期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改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Tanaka M.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roprotective agent.Nippon Yakurigaku Zasshi,2002,119:301.

[2] Edara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rdarvone(MCL-186),on acutebrain infarction,randomized,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 study atmulticenters.Cerbrovascular Diseaaes,2003,15:222-229.

[3] Steiner T,Ringleb P,Hacke W.Treatment options for large hemispheric stroke.Neurology,2001,57(5 Suppl 2):61-68.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急性映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建议.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5):259-261.

[5] Hofmeijer J,vander Worp HB,Kappelle LJ.Treatment of spaeeoccupying cerebral infarction.Crit Care Med,2003,31(2):617-625.

[6] 岳广.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408-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