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使教育报道更可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使教育报道更可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报道涉及千家万户,为众多的人所关注,也是众多媒体着力开掘的领域。近些年来的教育报道数量已居科教文卫榜首。然而,教育周而复始、相对稳定的特点,使得教育报道不好做,做好更不容易。教育报道从工作角度出发的多,从读者需要的角度出发的少;表面文章多,深度报道少;综合经验报道多,新鲜活泼的报道少。让人感觉面目呆板,可读性差。如何使教育报道更具有可读性,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呢?笔者以《中国青年报》的教育报道为例进行分析。

增强贴近性

要吸引读者,影响读者,首先得贴近读者,了解读者。教育报道的读者是广大的青年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最主要的是青年学生。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是教育报道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应当在报道中力求及时、准确反映学生当中出现的新趋势、新变化、新问题,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使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园地。那么,怎样做到贴近呢?

1.学生写、写学生

中国青年报教育报道长期坚持“学生写、写学生”的做法。如《你说・我说》、《一吐为快》、《特别观察》等这些栏目,反映了学生眼中的各种教育问题,以及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意愿,很受他们的欢迎。这几个栏目的稿件大都来自学生,为总用稿量的70%左右。这些来自第一线的声音,同时也使报纸的编辑记者更真切深入地了解读者、贴近读者。

2.报道形式适合学生口味

中国青年报曾开辟《校园万象》栏目,通过漫画配文字形式,截取学生生活片断,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像《排名不分先后》,反映了一个寝室4名同学争先恐后为灾区捐衣捐被,落款写上4个人的名字,在署名后面注上“排名不分先后”,谁也不甘落后的动人而又有趣的情景。《游击战》一文,通过反映某大学个别学生违规偷用电炉现象,巧妙劝告学生要遵守校规。类似的还有《减肥》、《吃饭没点儿》、《戴胸卡》等,这种形式轻松活泼、意味深长的报道,受到了大中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写来热情洋溢的信,说栏目办得太好了,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校生活,看了以后受益匪浅。

3.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为了促进建立“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就业市场,帮助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中国青年报曾与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联合举办“全国大中专毕业生供需信息查询系统”。由于是新事物,查询系统开通后,社会反响极大,受到了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各界的欢迎。中国青年报常年设有《就业信息服务台》、《助你过关》、《高考辅导》等栏目,在这些栏目中,一直努力为读者提供有关就业、考试等方面的信息,因为这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针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高考辅导》栏目连续刊登了《如何进行总复习》、《怎样填报志愿》、《如何看待模拟考试》、《如何度过临考前的十几天》、《高考时需注意的问题》等文章。有的家长看到了文章,马上剪下来给正在复习的孩子;还有的大学生裁下来寄给正在高考复习的亲人。

加强热点报道

教育热点常常是一段特定时间内教育领域里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住这类热点问题做好报道,可以有效提高可读性。

比如针对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择校问题,2012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上刊登了《与中国高考“决裂”》一文,反映了我国高中生对于学业的选择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再走所谓的高考“独木桥”,而是转身奔赴另一条路――海外留学。

针对保送生制度问题,2012年6月12日刊登了《万人民调:58.1%的人认同真优生不保送也能脱颖而出》,就保送生制度问题,反映了社会各界的看法,提出高考首先要讲社会公平。

针对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2012年7月25日刊登了《女毕业生提起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诉讼》。鼓励女毕业生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针对贫困生问题,2011年10月2日刊登了《贫困生“竞选”:有了公正没有隐私?》,呼吁社会关注“晒贫困”现象。处理好人们的知情权和贫困生的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这些热点报道反映了学生们的关切,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推动了问题解决,也正是增加教育报道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回避这些问题,新闻媒体就会脱离读者,脱离时代和社会,就会被读者遗忘。

同时,应该注意到,在对热点问题进行报道时,舆论导向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导向正确,能促成问题的解决,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导向不对,则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还会延误时机,或是造成矛盾激化。这就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老题材出新意

新闻要新,教育新闻同样要求报道内容新、角度新。除了不断选取新的题材、新的角度外,还要努力把老主题写出新意。这是教育周而复始的特点决定的。有些主题必须重复写,有些文章必须重复做。这样,教育报道搞起来就更有难度。中国青年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新内涵和新角度。

1.新内涵

由于制度原因,考研成了一些人解决城市户口、就业等问题的跳板。因此,考研热成了一个必然现象,也多次被媒体报道过。但中国青年报《考研热:持续不退为哪般》,没有泛泛地去写这件事,而是做了进一步透视,发现了新的问题,就是报考热点集中在社会科学类。虽然报考自然科学类的考生也有增加,但远远低于报考社会科学类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研究生考试制度的缺陷:社会科学类的许多专业可以靠“死记硬背”过关,所以很多人来试运气。

另一篇《评三好岂能掺假》,讲的是中小学中评了几十年的三好出现了新动向:当三好的条件有了偏移,有的家长靠金钱――向学校捐款――使自己的孩子评上三好;有的家长靠权力、靠关系使自己的孩子评上三好,因为评上三好可以在升学时被保送或得到加分。本来是很公正的一种荣誉、一种思想品德教育的手段,被扭曲了、玷污了。这不得不让人们思考目前教育领域里的一些事情,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这样的文章,虽是老题目,但仍能让人感觉有新意,能引起新的思考。

2.新角度

教育新闻中有些保留项目不能不搞。比如高考,年年得搞,又得出新,就很让人挠头。这方面只有在角度的切入上下工夫了。中国青年报《明年高考千万别犯这种错》,讲的是河南省的1000余名考生落榜的事。他们落榜的原因很特别,并不是因为不会答题,而是没有按考试的规定答题,有的人答题用了铅笔(规定要用钢笔或圆珠笔),有人在答卷上写与答案无关的东西,被视为做记号……因此而被扣分,失去了升学的资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可以警示以后的考生。其实这一现象每年都有,但媒体从未报道过,文章发表后,反响出乎意料,竟有四十多家报刊转载。所以,只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认真思考,还是有可能找到好的切入点的。

《女“状元”多是喜是忧》也是一例。记者注意到北京市高考“状元”连续几年都是女生,感觉是个问题。经过了解,发现很多省市都存在这一现象,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一现象与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文章见报后,社会反响也很强烈,一些报刊认为,这篇稿子的角度很新颖,问题挖得也比较深。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