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A股火VC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持人:杨永翔 《投资与合作》副主编
特邀嘉宾: 李大诚
DLA Piper中国区vc和私募融资业务负责人 李灯场
软库高诚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最近一个新的现象:VC的投资步伐减慢了,公布的投资项目大多都是第二轮投资,新的投资项目数量明显减少。
与此对应的是,中国的A股市场却一派繁荣景象。回头看,10号文一声令下,VC红筹之路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红筹难行,转而A股上市,目前可谓正当其时。目前,海外VC无不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A股市场,虽然海外创投参与中国境内投资及A股上市的故事已经悄悄开讲,但是这个故事首先把互联网排除在外了。
互联网公司何去何从?一方面,面临新一轮融资的互联网及高科技公司,是否能顺利融到资,如果融不到所需的资金,下一步如何走?另一方面,新起的准备融资的互联网公司,想融到海外创投的资金很难,因为电信行业不允许外资介入这一禁令,使得互联网及一些电信业务公司不能讲海外投资去A股上市的故事(如果要讲A股的故事只能找人民币基金)。
互联网公司惨了,传统项目应该风光了,然而还不能一概而论。早期的传统项目要想得到海外VC的投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A股表现很火,为A股上市画出一个黄金大饼,但VC心里很犯嘀咕:目前A股市场很火,选择在这个时候投资公司,价值相应也会提高,然而现在投资下去,等到公司走向上市的那一天,A股市场是否能依然走好?由于全球市场的联动性,A股市场表现不好,身处其他市场的中国公司能逃过这一劫?其实,海外VC当前思考的事还远不止这些,因为有人说,投资界的冬天就要来了。
10号文实施以后,到底有多少家公司是按照新的结构在走?
李大诚:传说有两三家,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家批下来。最近这一轮所有去海外上市的项目都是2006年9月8日之前的结构。因此从律师的角度来判断,按照10号文的新结构而行就有风险,这个风险就是无法控制时间表。
李灯场:去年我们报上去一个项目,至今也还没批下来。
当这个风险出现时,会对企业的融资带来什么影响?
李大诚:对融资企业来说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压力,如果按原来的正常状态,一个好的项目是可能融到资的,现在由于估价问题就可能融不到资,或者是融到的资金比原来要少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存在的风险导致评估价值降低,以前可能值1000万美元的公司,现在的估值可能就只有800万美元,因为这个风险出现后,不得不转嫁给企业来承担了。
海外VC在国内投资到海外上市,这条路不是太好走,刚好国内的A股市场很火,转到A股退出不是更好吗?
李灯场:这也是我一直在倡导的“B2C(Back to China)”。10号文涉及红筹上市的全方位审批,过关难上加难,耗时良久,境外上市时间不确定性及成本大为提高,而国内监管者鼓励股市“金鱼缸”日渐变大、上市速度快、市盈率高、股价高、成交量高、成本低、再融资能力强、无语言障碍、上市后管理成本低,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再去搞特殊目的公司及受非国民待遇?
李大诚:现在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了,现在有很多VC在探讨和考虑A股上市退出模式,有的已经开始动手在做这些在A股上市的项目了。不过,去A股上市将会面临新的风险,目前我看到的风险比以前更大。因为A股市场表现好,反而风险大,市场有点不太健康。以前的11号文、29号文等政策风险对我们来说都算是影响小的,然而现在一个最大的风险也是新的风险就是市场的风险,也就是A股泡沫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杀手,是很难控制的。
李律师这样一说,还真有点耸人听闻。听到这个消息,李灯场先生你一直倡导的“B2C”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了?
李灯场: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看好中国经济。至于什么是泡沫?泡沫就是非理性的抗争。如何解决这种非理性抗争,首先要增加供给,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只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股市就会持续走好。如果A股市场表现不好,那我相信中国概念股都不会好。目前A股市场的市值接近16万亿元,其中的国有控股占一半,接近8万亿元,对于这一点,政府不会不考虑的。
但是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是政府操控不了的。
李灯场:虽然政府操纵不了市场,但是政府还是有很多工具来调控的,中国民间储蓄存款总共有32万亿,其实现在还只是一小部分在里面。
去A股上市,除了泡沫的问题,你还看到什么新的风险?
李大诚:去A股上市这是没有人走过的一条路,因为没有成功的案例,我们不知道中国的股市是否可以健康地发展下去。作为律师我们一般要考虑风险,10号文之前的风险其实我们并不太担心,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比较明确的路,虽然这条路非常艰难,但可以看到结果,然而现在这种项目退出的可能性越来越模糊了。
为什么说项目退出会越来越模糊?
李大诚:因为风险投资要争取一个最低的回报率,如果回报率低,评估价钱也低,每个项目融到的钱就会减少。比如以前一家值1000万美元的互联网公司,在目前这种环境下,可能只值500万美元,以前1000万美元的项目要去融300万美元,很简单,占30% ,如果现在的估值是500万美元,要去融300万美元,那就会把控股权转让掉了。对于有些创业公司来说,融不到所需的资金,发展就会很困难。如果VC也算出必须投300万美元,但原来的原始股东却又不愿意出让控股权(其实VC也不愿意去控股),那创业者说少融点,赌一把。本来没有这个风险,而现在却有了,这个风险谁来承担?
另外,全球市场的联动性加强,从而带来新的风险。以前我们根本不在乎中国市场有什么样的变化,然而现在必须要关注。如果A股市场下跌,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会有最大的调整。以前这样的风险不存在,这是最近才有的一些风险。这些风险还没有定位,所以只能说,有些风险会影响投资方式、投资项目的价格。
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VC的投资方向会有哪些变化?
李大诚:互联网及没有盈利的高科技公司融资会非常艰难,尤其是在今年年底及2008年一、二季度会非常艰难。一方面,已经融过第一轮资金的互联网及高科技公司,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下一轮怎么办?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及一些电信业务公司,不能说A股的故事,如果要讲A股的故事只能找人民币基金,而不能找海外基金,因为这个行业受到限制,不允许外资进入,如果拿外资到中国上市,没法做。新浪模式本身是一套境外上市的架构,只是投资人与公司签订的一套合同,这套合同虽然有法律效应,但不是公司的股东。如果它选择A股上市,原来的投资人会面临被踢出局的风险。
在目前这个市场上,怎样的公司才能真正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
李大诚:传统项目,并且是一些融资金额比较大的传统项目。因为很多VC都在考虑去A股上市,所以现在我们看到2006年比较担心的一个事情已经变成现实了,就是人民币基金跟美元基金的竞争。
李灯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投资选择范围扩大了。因为以前在境内的公司到境外去架构,一般只有民营企业才容易做,现在走境内的架构,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都可以投资。
这种传统项目如何估值? VC会看哪几个指标?
李大诚:主要还是看P/E值,另外是收入、成长性、利润等,这里面利润最重要,因为看利润就能算出P/E值,也可以算出公司值多少钱。
李灯场:有三个指标:第一,上市前三年,每年盈利要为正,累计加起来一定要达到3000万元;第二,上市前三年,净现金流必须要达到5000万元,或者营业额达到3亿元,因为这个指标要符合产业政策;第三,股本至少要达到3000万元。
如果在A股退出,其结构应该怎么做?
李大诚:我们在4月份研究出一种双行结构,既可以国内上市,也可以去海外上市。这个结构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来控制风险。因为掌握这个风险是比较难的,这种模式也需要验证。人民币是否能够换成美元打出去,这是最大的问题;另外就是锁定期,去美国上市一般的锁定期是180天,中国是一年至三年,这对很多VC来说,是一个考验。
李灯场:至于锁定期,如果企业发起人在刊登招股书之前12个月进行增资扩股,新增股份持有人一年之内不得转让;如果在12个月之内增资,新增股份持有人就要等三年的时间。
去A股上市其实还面临许多考证,尤其在这个时候,VC选择项目会更谨慎,现在项目要拿到VC的钱会更难。
李大诚:是的,所以VC现在投的这些未来准备去A股上市的项目必须是中后期的。因为要考虑在一两年内就能在A股上市,不会等到三年还不能上市。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误导,说A股市场很火,赶快去拿风险投资,然后到A股上市,其实这对早期的项目来说还是很难的,至少目前不会看到VC去投一个准备去A股上市的早期项目。
是不是说海外创投目前不会看一个早期的A股上市项目?
李大诚:是的,最近我们看了一个很不错的项目,想去A股上市,但太早期。除非A股上市的锁定期缩短,否则很难投。
李灯场先生你曾经拟订了几种海外 VC/PE 参与中国境内直接投资及A股上市模式,你觉得现在最可行的操作模式是哪一种?你认为这种操作模式,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李灯场:目前比较多的是:一开始可能是境内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外资先投进来,成为中外合资有限公司。如果要去A股上市,先必须改制为股份公司,并报到商务部核准这个股份公司的牌照。在有限责任公司阶段,当地政府审批即可,钱进来之后才需要商务部批,审批只是程序性的,所以比较快,一般一两周时间。按照新的架构,直接用境内的实体公司去上市就可以了。原来是用SPV公司去上市,如果按10号文走审批程序,等商务部整个程序批完之后,外资才会进来,需要等很长的时间。
这种结构还有一个好处是,如果将来万一A股市场表现不好,因为已经是一个中外合资的公司,根据10号文,再申请股权置换,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再搭建红筹模式。没有什么风险,企业最大的风险就是拿不到钱,没有办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