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身份焦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身份焦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位辉煌人物。这位多产的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遭遇不幸的儿童形象无疑是狄更斯小说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而在他对儿童这一形象的刻画过程中,读者往往会发现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孤儿―-这一形象特质是不能为人们所忽视的。在所有的孤儿形象中,被誉为狄根斯自传小说的《大卫・科波菲尔》对此做出了更好的诠释。

一、身份追求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说,身份一般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词根源于拉丁语statum(拉丁语stare的过去分词形式,意思是站立),即地位。狭义上指个人再团体中法定或职业的地位(如已婚、中尉等)。而广义上则指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狄更斯小说中的孤儿毫无疑问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身份问题,他们自然会产生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肯定这样的想法。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追求身份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题,它反映在主人公大卫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所讨论的身份追求是指外部世界对于其自身价值的认同与肯定。大卫对于身份的追求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向往高贵文雅的生活这两方面。

大卫的一生总是被人忽视甚至是遭到别人的蔑视。大卫还未出生时,她的姑姑坚信他是一个女孩,并且想要成为他的朋友,而当她发现是个男孩时,大卫的姑姑“像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仙女一样立即消失了”。这段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卫之后的生活经历。生父去世,继父将他视为眼中钉,处处为难他。小小年纪 身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大卫内心非常渴望得到继父的认同。他“当时只要能听到一句温和的话语就也许会被塑造成另外一种人”。更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在家里完全是“多余”的。

大卫在求学经历中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继父当初将他送到寄宿学校时告诉校方他是个“爱咬人”的问题孩子,显然在学校里大卫也是屡遭排斥,过得非常不顺心。当斯托夫―他的一位小同学对他讲的故事表示出很大兴趣时,大卫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为了不让他失望或者不开心”,大卫虽然一到夜里就打瞌睡,非常困,但他还是坚持给斯托夫每天在睡前讲故事,因为在内心里,他需要斯托夫的“赞扬作为回报”。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在别人眼中他不是一个野蛮并且只知道咬人的家伙。而且,他还赢得了其他学生的认可,并且过了一段时间认为自己“最终被学校所接受了”。这一点对于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大卫对身份的追求还体现在他追求上流社会高贵的生活这方面。母亲去世后,继父将他赶了出来。大卫渡过了人生当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在小作坊工作时,他不愿意去跟同在那里工作的人交朋友,因为他清楚自己和他们是有“天壤之别”的。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离开那里去找他姑姑去。从那一刻起,大卫正式迈出了追求上流社会的步伐。完成学业之后的大卫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仍然想要选择一份体面的职业。他的目标就是要过上体面高贵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追求外界对于自身的认同是身份追求的一个基本的体现,而追求高贵文雅的上流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追求他人认同的延伸和升级。

二、身份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取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大卫在追求身份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自己的特殊经历,他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一旦现实与自己内心设定的位置有差距时,大卫会担心害怕,沮丧失落,这也正应证了阿兰邓波顿所讲的身份焦虑这一概念。大卫焦虑的表现则更为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归属感的缺失和心理的不稳定。

家本应该是每一个人找到归属感的地方,但对大卫来说,从小在家里的生活就蒙上了阴影,甚至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在家里,他没有任何的地位,唯一可以依靠的母亲也只是个“蜡油娃娃”,性格懦弱,再婚后任由继父摆布,到后来都不敢随意表现出对大卫,自己儿子的关爱。大卫再见过继父第一面后,感觉自己像“窗外在寒冷攻击下的小草,不得不低下自己的头,瑟瑟颤动。”母亲最后郁郁而终,大卫伤心欲绝,但继父兄妹立刻将他赶出家门,家的概念从那一刻起就消失了。外面的世界更是很多次地无情拒绝了一直追求自己身份的大卫。大卫在初次离开家去学校的路上体会到了世间冷暖,有人要骗他钱,有人嘲笑他,他说“那时候自己比鲁宾逊・克鲁索还要感到孤独。

大卫的这些经历都使得他总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中,担心害怕伴随着大卫的整个成长过程。小的时候在家中找不到归属感,只要呆在家里就总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怕自己的一句话和一个动作惹怒继父。长大了又一直为自己多追求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而奋斗,担心自己最终无法达到那个心里预期的位置。

三、结语

《大卫・科波菲尔》对身份追求作了很好的诠释。主人公从小成为孤儿的经历使得其更迫切地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重视。尽管在这过程中会遭到拒绝甚至是蔑视,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最终取得了成功。而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败也总是伴随着他。由此而产生的挫败感正提现出了一种身份焦虑。担心害怕以及归属感的缺失正是这种焦虑的外在表现。

参考文献:

[1]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胡磊.从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看其人道主义思想[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