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对江苏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对江苏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介绍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根据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21世纪,文化产业被称为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而且文化产业本身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

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以知识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到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比重,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美国,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占社会总产值的30%以上,每年达到4万多亿美元。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900亿英镑,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加拿大文化产业的产值也超过了诸如农业、通讯及信息技术等行业。

2.文化产业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整合,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市场化融资、工业化生产、商业化营销和大众化消费的产业体系。在融资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有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文化产品生产企业与投资人通过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在生产上,发达国家很早就把文化产业列为以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业,文化产业的生产与其他商品的生产并无区别。在营销上,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产品一开始就按照市场化运作,控制发行出版机构、电影院、经纪人等营销渠道。在消费上,发达国家把文化产品定位于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娱乐需求,注意培养比较成熟的消费群体。

3.以本国优势文化产业为重点,加强对文化市场的争夺

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并以此为龙头,加强在文化市场的争夺,以全面提升文化国际竞争力。例如,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注重引导摇滚乐的发展,英国大力开发本国的流行音乐,意大利的时装行业已经成为销售额高达800亿的巨大产业。

4.文化产业趋向混合经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媒体集团纷纷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收购扩张或重新组合,加快了一体化、集团化、规模化步伐,出现了一大批规模庞大的跨国文化产业集团,成为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巨无霸”。据统计,以在线时代华纳、迪斯尼等为代表的全球50家跨国文化娱乐公司,已经占据当今95%的国家文化市场。

二、国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

1.欧美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

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主要在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成功运作。欧美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附于发达的经济。但这只意味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在产业化中如何发展自身的文化,在全球一体化中立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尚需要各个国家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得力措施,发展文化产业。

第一,制定产业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欧美国家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良好的产业政策,各国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英国政府为促进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政府强调文化艺术产品面向大众,鼓励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政府支持文化艺术门类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门类提供帮助。经费主要拨向与公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文化单位和艺术品种。并且,提高对文化艺术经济价值的认识,积极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强调必须保证文化艺术成为教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第二,制定和完善文化法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欧美各国依据本国的特点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美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杠杆来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对文化艺术进行支持。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就明文规定对非营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1965年,美国通过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依据此法,美国创立了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发展的机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这一立法保证美国每年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文化艺术。联邦政府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对文化艺术业给予资助。加拿大强调用法律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管理。在文化领域不同的方面,政府均制定相关的法律,如《国家图书馆法》、《国家艺术中心法》、《文化财产进出口控制法》、《公共档案法》、《加拿大多元文化法》、《艺术家地位法》等。这些法规自颁布至今并无大的变更,有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完善。加拿大健全和完善的文化法规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管理文化产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

第三,多渠道的融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资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欧美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采取了多渠道的融资途径。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得到的主要社会资助大都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英国政府拓宽文化经费筹措的渠道,以法规的形式将国家彩票的部分收入投资文化设施建设,支持优秀艺术门类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澳大利亚文化产业中的商业赞助闻名世界。通过赞助形式表现出来的商业参与文化活动,正成为澳大利亚一个重要的筹集资金的方式。澳大利亚政府1991年出台了文化组织登记制度,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向这些己登记的文化组织提供赞助,可免相应数额的收入所得税。澳大利亚政府还设立了专门机构(澳大利亚人文基金会)为企业和文化机构双方牵线搭桥,提供咨询,出版期刊宣传和指导,实施有关减免税政策。

2.亚洲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

亚洲各国在发展本土文化产业,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大都制定了长远的发展战略和优惠的产业政策,来规划和扶持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一,制定相关的保护性政策。

日本政府的主管部门,包括文部科技省、文化厅、经济产业省、总务省、国土交通省以及各地方自治体,都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方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法规就是197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该法明确保护各类著作物的作者权利,以及相关邻接权的保护。在公正使用这些文化产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作者的各种权利,以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韩国为发其文化产业,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法》、《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设立文化产业振兴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韩国政府还在组织上采取一系列措施:1998年成立游戏产业振兴中心,2001年又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为了促进文化产品的出口,政府还特别成立影音分支公司,将韩文翻译为外语,几乎全额补助翻译与制作费。

第二,多渠道为文化产业融资。

在日本,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多依赖于企业、公司的参与和资金赞助。企业也常常通过支援文化艺术协议会来参与文化活动。韩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韩国加大文化产业预算,近年来文化事业财政预算不断增加,2000年首次突破国家总预算的1%,2003年达1兆1637亿韩元。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02年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组合、专项基金共融资文化产业事业费5000亿韩元,为文化创作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和出口、人才培养,各投入1700亿、1870亿、1430亿韩元。国家设立多种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化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广播发展基金、出版基金等。与此同时,韩国动员社会,采取民间共同融投资的运作方式。

第三,采取得力措施开拓国际市场。

日本每年都要举办各种文化主题年等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众多的来自国外的艺术演出和美术及文物展览等,一方面向来参观的国外人士推荐本国文化,另一方面赚取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本还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为本国文化产业注入活力。韩国则积极举办和参加国际性展销洽谈活动,集中力量开发名牌品牌,为提升国家形象和传播韩国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韩国还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合作,近年来与其他国家共同制作的产品逐渐增多,主要目的是解决资金不足,学习先进技术,打入国际市场。

第四,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韩国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建立起了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文化产业振兴院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二是加强院校培养;三是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培养;四是加强专业资格培训;五是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三、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对江苏的启示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对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和兴盛。

发达国家因为国情的不同,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方式和途径也不同。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它的宏观战略方面。美国政府极力帮助本国的文化产业向其他国家扩张。美国政府利用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力推广所谓的自由经济,阻碍其他国家对本国文化产业实施的保护性政策,其目的就是为美国文化进入世界各国扫除障碍。英国政府支持文化艺术门类的产业发展,要求政府为支持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而在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做积极努力。英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等实施系统性支持。韩国游戏产业的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韩国明确地将它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制定了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令,如制定电子游戏产业的相关政策法令,修改与之相关的声音、录像、电子游戏产品的法令等。从这些国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方式和途径来看,政府所支持的,正是本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的。而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及在世界文化产业的地位。

发达国家政府特别是韩国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给我国一个很好的启示:政府扶持文化产业的最好方式,是从国际市场的长远发展出发,以一个能够立足国际文化市场的产业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支持这个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2.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给予文化产业资助,州、联邦政府某些部门在文化方面也提供资助。但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吸引的社会资助主要来自于各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其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同时,美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英国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实际投资。英国为拓宽文化经营筹措资金的渠道,以法规的形式将国家彩票的部分收入投资文化设施建设。韩国政府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按照“集中与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韩国还设立多种专项基金,扶持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于1997年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

3.走集团化道路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全球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世界上95%的文化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欧美国家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的大公司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巨头都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包括占领全球电影市场50%以上的美国电影公司中,82%左右的利润都是由华纳和哥伦比亚等跨国电影公司创造的。文化集团日益成为世界文化生产的主导者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在文化领域的生动体现。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不仅能促进企业迅速成长,而且能不断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4.培养特色文化产业

发达国家竞相采用当代文化成果,千方百计保护本国民族文化产业和利益,大力发展符合本国实际、富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及其产业,如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产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美国2003年的票房收入为90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60%的市场份额。据统计,日本动漫产业的年总产值己逾1兆亿日元,成为日本排名第六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网络游戏是韩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其文化产品出口的主力军。2000年韩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1200亿韩元,目前占据了亚太市场的半壁江山。

5.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文化产业特别强调发挥个人的创造和创新能力,一大批真正具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文化产业繁荣的根本保证。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2000-2005年,韩国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培养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重点抓住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高级人才的培养。韩国还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库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负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协调等,设立教育机构认证委员会,对文化产业教育机构实行认证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和提供资金支持。美国则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优势,利用各种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进入美国,使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始终走在世界领先行列。

四、促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江苏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国外发达国家给我省的经验启示,要求我们在促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加快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当前要解决宏观管理上政出多门,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指导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还没有完全从办文化的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还在继续办文化,行业指导和管理比较薄弱,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现象严重,文化市场零散分割,流通渠道不畅,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网络。

要努力营造适合于我省产业文化发展的政策、市场环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传统的封闭或用行政手段保护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的做法,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大打击违法经营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努力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健我省文化产业化政策系统和法律系统,为文化产业化合理化进程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系统。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研究新情况,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化政策,构建符合我省文化省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化政策系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管理经济。文化产业化涵盖面广,牵涉到众多业务主管部门,如果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系统的“文化产业法”,是极不利于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文化产业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公司性质,它既要按照《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等基本法规运作,又要遵循其自身运行规律和文化市场需求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建立法律屏障外,应当在法规、政策支撑方面下大力气做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当前,文化产业化法规、政策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化的蓬勃发展。比如,文化企业用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问题,若不考虑文化产业化的特殊性而与其他产业同等对待,势必迫使文化产业化淡化思想认识、教育、审美等内在功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就会造成没有文化理性、科学理性、审美理性的利润争夺和文化衰落,违背了发展文化产业化的根本目的。

(二)抓住根本,实现文化产业的体制创新

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在于把握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使其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内思考和规划,稳步有序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此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益文化事业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改革。要理顺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要改革政府投入机制,根据文化产业单位的基本职能进行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转变对公益性文化的投入方式,对职能范围内的公益性文化项目等,可以执行政府采购制,事业单位通过竞标方式获得项目资金。改革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单位领导实行聘任制,内部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合同化管理。要改革分配机制,成绩实效与工资挂钩,按岗顶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着力推动自身的转企改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要解放思想,立足省情,审视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发展战略。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江苏省文化产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做好创意“加减乘除”改革方程式。加,加大资金投入。减,减轻企业负担。乘,让资金发挥“乘数效应”。各地普遍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同时募集和引入创投基金。除,坚持优胜劣汰,推进产业集聚。目前,江苏一批骨干企业已经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行业杆标。今年5月深圳文博会上,凤凰出版集团、江苏省广电集团、江苏省广电网络公司和江苏省演艺集团均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相关信息来自中国记协网)

(三)培育文化消费市场,促进文化消费快速增长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文化产业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是关键。要培养文化消费市场必须进行文化消费的引导,具体应通过扩大消费人群,提升消费品味,扩展消费途径

1.扩大消费人群

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增加文化产业消费者的数量,这样才能壮大文化产业,进而促进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扩大消费人群的前提是稳定基本消费人群,进而扩大一般消费人群,稳步推进。对于一般的文化产业来说,文化消费与消费者的文化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的人,文化需求的强烈程度又很大差距。开拓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对文化素养较高且收入较高的消费者,要满足其高层次精神文化享受和有助于自我发展完善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对于这个群体主要以提供精品化、形象化水平较高、档次较高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于文化素养较低而收入较高的人,重点加强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引导,引导居民加大消费比重,从而扩大文化产品需求总量,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稳定增长的动力;对于中低收入的社会大众来说,因为经济收入的限制,难以承受文化高昂的文化产品,只能定位于价格适中的底端产品。针对这一群体,主要以具有一定品牌和一定包装的文化产品为主体,实行低价和薄利是打开市场的关键。

2.提升消费品味

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文化大众内在的深层的人文素质。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的目的仍在于全面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对于历史悠久的江苏,传统文化仍然在我省人们的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所以把文化建设的目的放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上就更迫切了。只有培养了我省人民一定水平的文化素质和消费品味,才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持久的动力。首先,最主要的还是要着力于我省文化系统建设工程。坚决打击腐朽文化的传播者,在文化建设中要设计出便于操作的文化素质改革的具体方案。其次,利用现代文化,激发我省人民更高品位的文化追求。最后,应着力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品味。

3.拓展消费途径

我省应该利用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推进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拓展消费途径。文化产业各门类,特别是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产业等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产业,要以高新技术来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积极引导和支持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等各类企业开发具有先进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民族特色和江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先进产品的差距。

(四)提高创新能力,加大高新科技文化产业普及度

1.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具有信号接收受地形地貌、自然灾害影响小,节目传输容量大,节目信号质量高,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费用低,维护省,可开展公众服务信息业务和个性化业务等特点。地面数字电视将最终实现电视终端从“到户”至“到人”的革命性转变。特别要指出的是,江苏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有利于解决我省广播电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推进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加快推进江苏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江苏,依托全省数字电视网络可以搭建数字电视电子政务系统和应急调度指挥系统;有利于加快我省新农村建设步伐,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打造江苏数字电视产业链,推进广播影视成为江苏文化产业乃至服务性产业的主力军。

2.全面推进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简称CMMB)在江苏的发展

CMMB具有高覆盖率、低成本、高质量、易接收、可移动、便携带、服务广等优势,是通讯方式以外的以广播方式的手机电视,是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我省将以国家大力推进CMMB业务为契机,结合江苏省情,全省统一联动,按照市场规律,实行产业化运作,全面推进我省CMMB业务的发展,全省网络覆盖拟分四步完成,力争2009年完成我省的覆盖任务,CMMB网络基本建成。在完成全省覆盖工作的同时,各市建设CMMB精品网,增加发射站点数量,组建单频网。

3.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及门户网站实体

我国拥有近3亿的互联网用户,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互联网视频用户已经突破2亿,30岁以下的年轻人约占75%。从一定意义上讲,做好了新媒体发展,就满足了年轻一代需求,就赢得了未来。我省广电媒体要发挥优势,创造条件,做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主力军,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网络视听新媒体实体,大力促进广播影视节目传播渠道多元化、数字化、网络化,使新媒体成为江苏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亮点。

4.积极发展高清电视

当前,我省高清电视发展主要任务有:一是大力加强高清节目制作。这是衡量一个电视台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高清电视节目制作储备,注重培养高清节目制作人才,为高清频道的开办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统筹规划,从标清电视与高清电视同播入手,逐步开办专门的高清频道。统筹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多种传输覆盖手段,推动高清电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千家万户。三是积极引导推动接收终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