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心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心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华中某部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签到了重点中学,大多数人工资水平在2000-3000元/月,跨省就业、支教问题及职后教育修读方式成为其主要关注点,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结果满意。建议拓展生源地、师范院校和免费师范生三方的沟通渠道,完善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保障和奖励政策等。

关键词: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6-0077-05

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国家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享受生活补助:同时,学校也将按照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制订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方案,提供优良的教育教学条件,对免费师范生实施教育培养,进行管理和综合评价;就业方面,由省级教育厅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落实安排任教学校。2011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总计10807名走上了工作岗位。4年前,他们签下了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承诺在生源所在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那么。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对就业单位是否满意?对于跨省就业如何处理?是否存在违约现象?对参加职后教育的态度如何?这些问题对于未来免费师范教育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都有着较大影响。同时,作为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他们的经验对于在读免费师范生以及志愿报考者都有一定参考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对华中某部属师范大学07级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并结合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数据,试图由点及面地深入了解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解析其就业心理。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华中某部属师范大学现有免费师范生8991名,占全校本科生的一半。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数据显示,2007级2200名免费师范生全部签约。除参考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数据以外,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以院系和专业为分层标准,从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抽取417人(男生182人,女生235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信息缺失等无效问卷17份,有效问卷400份。调查样本分布于该校文学院、外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院、城环学院、数统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计科系、生科院、信计系、信管系、经管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等全校20多个院系。

(二)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自编“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涉及就业情况、就业感受以及以前的就业期望和职后教育期待等方面;第三部分涉及相关政策满意度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生源概况

根据对有效问卷的统计,我们了解到在接受调查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中,超过半数的免费师范生来自乡镇和农村(见图1);34.69%的免费师范生毕业于省重点高中,36.73%毕业于市重点高中,28.58%毕业于县重点高中或者普通高中,无职业高中或其他。应该说,免费师范生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和致力于做老师的同学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二)签约情况

1 学校类别

从最终签约的学校来看,签到省重点、市重点、县重点、普通中学的同学所占比例分别为30.61%、22.45%、18.37%、20.41%(见图2),8.16%的同学签到了教育局或者小学。总的签约情况比较乐观,超过半数的免费师范毕业生都签到了重点中学。签约情况体现了免费师范教育的成效,大部分免费师范生通过四年的学习,通过笔试关、面试关,签约到各级学校担任教师工作,具备中学教师的基本素养。

2 工资水平

此次调查中,57.5%的毕业生工资水平在2000-3000元/月,19.8%的毕业生为3000-4000元/月,15%低于2000元/月,7.7%高于4000元/月(见图3)。

根据《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2010》,中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34.543元/年。201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尚未出台,以2010年的数据作参考,57.5%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工资处于平均水平(见图4)。

3 择业方式

政策要求学校以及各教育部门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提供多种平台,确保其就业。调查发现,61.22%的毕业生通过学校或省相关部门举行的双向选择招聘会实现就业,22.45%的毕业生由“生源地教育局安排工作”,10.2%的学生“自己单向联系学校”,6.12%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途径(见图5)。可见,学校和生源地教育局在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择业关注点

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在选择学校时比较注重“地域”、“薪水福利”、“办学质量”、“校园环境及教学设施”(见图6)。这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福利待遇和学校的办学实力是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主要考虑的因素。

5 就业疑虑

第一,关于跨省就业。根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按照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履行国家义务。毕业生一般会到生源所在地省市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至于能否跨省就业,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在此次接受调查的免费师范生中,绝大多数免费师范生本省就业,只有三人跨省就业,其原因分别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婚恋关系和工资待遇。

第二,关于支教。按照协议,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毕业,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在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对于支教,毕业生存在不同的担心,47%的毕业生担心今后事业发展,20%担心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20%担心婚姻问题,13%担心生活物资条件和交通条件(见图7)。

当问及10年后的打算时,44%的人打算去待遇和前景更好的学校:33%的人表示将坚守岗位,继续为地方教育事业贡献力量;17%暂无打算;1%打算更换职业(见图8)。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未来大多数优秀毕业生将继续坚守教师岗位,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6 关于职后教育

关于职后继续教育,78.95%的人表示一定会继续攻读教育硕士。21.05%的人视今后工作生活情况而定,只有1%的人完全不想接受继续教育(见图9)。

在教育硕士的修读方式上,57%的毕业生希望采取混合模式,即工作期间通过网络远程学习,寒暑假在校集中培训学习;33%的毕业生希望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10%希望放下工作,到学校脱产读研(见图10)。教育硕士的修读方式是免费师范生关注的焦点,调整和完善职后教育政策,是免费师范政策的关键一环。

7 就业自我评价

在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65.27%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结果满意,其中18.37%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对自己所签工作非常满意,46.9%的毕业生对所签工作比较满意,26.53%认为自己签的工作一般,只有8.2%的人不满意所

8 就业实际与预期的差距

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实际与就业预期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体现于就业学校的级别。只有15.79%的被调查者期望就教于初中,无人期望就业于小学,但实际有23.68%的毕业生签约到初中,2.63%的毕业生签约到小学,与原理想就业学校不一致(见表1)。

其次,体现在就业学校的类型上。在就业实际与就业预期的对比中,省级示范学校、市重点学校、县重点学校这三项差距不大,而差距较大的体现在国家级示范学校以及普通学校这两极,其中10.53%的毕业生理想就业学校是国家级示范学校,但最终仅有2.63%的毕业生签约到国家级示范学校。而18.42%的毕业生签约到普通学校(见表2)。

最后,体现在收入方面。在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的预期中,理想月薪为5000元以上的占15.79%,为4000-5000元的占28.94%,为3000-4000元的占34.21%,为2000-3000元的占21.06%,被调查者无人预期月薪低于2000元,但是现实则是月薪为5000元以上的只占2.63%,为4000-5000元的占10.53%,为3000-4000元的占18.42%,为2000-3000元的占50%,为2000元以下的占15.79%(见表3)。可见,毕业生的实际收入与理想收入存在一定差距。

从这三组数据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预期较高,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调整心态,同时构建合理的职业愿景。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几所部属师范院校特色鲜明,影响力大;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较高,竞争力强;《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办法》出台,继续教育有保障等:不利因素主要有地域和薪酬水平等。从改进和完善的角度,本研究建议如下:

首先,无意从事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在不了解政策的前提下如果填报了免费师范志愿并被录取,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他们在校学习和毕业择业时的困惑阁。所以,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毕业生及其家长详细了解免费师范生政策: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部门可以在每年考生填报志愿前,向各高级中学印发有关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资料,并督促学校全面宣传政策,使真正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高中毕业生积极选择填报免费师范生;此外,各级师范院校尤其是6所部属师范大学也应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宣传免费师范政策。当然,宣传不仅要注重面广,更要注重客观。

其次,在香港等地区,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起薪是所有专业毕业生中最高的,这是吸引优秀学生的一大因素。建议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奖励,对于那些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基层工作的师范生,按一定标准提供补贴。同时,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为这些师范生办理各种社会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三,作为贯彻落实政策的三方,生源地、学校、学生,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期望。学生希望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学校希望培养出优秀的教师,生源地则希望带动地方教育的发展。这种多维度的目标如何整合实现兼顾,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此,拓展三者间的沟通渠道就显得极其重要。生源地能为教师提供怎样的教学环境,学校针对这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应该给予怎样的教学理论支持,如何实现教师回生源地的价值最大化,这些问题都需要各方不断地加强沟通与交流。

最后,落实总理在2011年6月17日结束的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精神,要建立免费师范生录取和退出机制,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少数学生可以调整到非师范专业,选拔愿意从教的优秀非师范生转为免费师范生,让真正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读师范。要提高免费师范生生活补贴标准,给予优秀免费师范生更多奖励。要支持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安排更多名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实习机会,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改进免费师范生就业办法,通过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跨部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编制和岗位。要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免试攻读在职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