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和谐政治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和谐政治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观新教材《经济生活》《政治生化》《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无不直接显示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散发着生活的气息。新教材这一特点呼唤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使科学知识、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教学导入: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件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激情、力量和智慧。因此,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生活情境:某班一位同学有不少缺点,班主任批评了他,而该生却辩解道:“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无完人,我这点错算得了什么,老师您没必要批评我。”假如你是该班班主任,如何做这个学生的思想工作?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反应相当热烈,既觉得该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又无法予以反驳。于是,大家自然而然地带着迫切的心情、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通过学习逐渐认识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但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支流也能促进或阻碍主流的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教学过程:巧设疑问,激活学生思维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鼓励启发学生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为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课堂教学中除了一般的陈述性提问外,更要有疑难性,甚至是两难性、挑战性的提问,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每节课都能做“脑体操”。

如: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学生往往注重物质贡献而忽视精神贡献的意义,为此我设立了这样一个问题:1982年,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张华为救落入粪坑的老农而牺牲。以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的生命换取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农的生命,张华的牺牲值不值?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的碰撞,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精神贡献可以激励后人做出更大的物质贡献,这也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再如,在讲“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教学设计:一位下岗女工,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收入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就是每天为狗做饭、洗澡,陪狗散步等。女工辞职,认为人应该有尊严。如何评价该女工的做法?假如是你,该何去何从?“狗保姆”之类工作和动物园中的饲养员、驯兽员的工作有无差别?在这个设计中,涉及下岗问题、宠物问题、尊严问题、价值观问题等诸多问题,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深化认识,去感悟人生,从而唤起学习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学科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知识来源于生活,但经凝练而成的知识只有再回到生活中,才能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要教会或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活学活用。为此,教师可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学习的有用和学习的乐趣。

如:我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在下课前,布置一道这样的课后作业:调查你身边的同学的日常生活消费状况,并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要求写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名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感觉,

可以5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研究。这样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生活,实现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总之,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作者单位 安徽省太和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