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推进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推进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教育较为理想化、教条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效性较差。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从实际出发,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对德育教育起到推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高专 人文素质教育 德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已成为共识,高职高专教育因其与经济发展的天然联系,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对市场需求的日益趋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高专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追求功利的色彩,在培养目标上把学生工具化,旨在使学生能习得一技之长,为求职谋生作准备;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和实习实训时间,甚至为此不惜牺牲专业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不能使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与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扭曲了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本质意义。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方式仍然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脱离实际的说教式、训导式、笼统式的方法,德育工作实效性较差,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则能切实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

一、 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一方面,二者在理论体系、教育规律、解决矛盾的侧重点、评价体系和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可以互相代替;另一方面,二者的教育任务、研究内容和教育过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包括语言文学修养、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修养和历史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包括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就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探索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我国实施的德育是“大德育”,德育通常是相对于智育、美育和体育来划分,不仅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还包括政治、思想品质及法制观念的培养等,提倡的是全员育人。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人文素质的高低是相互联系的,人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反过来,思想道德教育调节、导向着人文素质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主要是关于人的行为规范的教育。讲道德规范如果只是几条行为准则,那就很难有说服力。当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历史条件、文化现象、审美情趣联系起来,就具有了生动活泼的内容,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教育课应该吸取人文素质教育的某些内容,以充实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含量,增强其感染力;人文素质教育课也要对道德伦理问题进行理性探讨,或者发掘文化艺术作品中的伦理道德内容,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要在保持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各自特点的前提下,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有中外优秀文化作为道德教化的大背景,使思想教育更加具有形象性和实效性;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思想道德教育作引导,使它更具有方向性和影响力。

此外,人文素质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先进文化指导人文素质教育,使它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以人文素质教育去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先进文化的兴趣。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说服力,是建立在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的,人化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不同政治理论的识别能力,提高其学习历史上和现实中先进文化的自觉性。同时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优秀成果的学习,也离不开社会政治的价值尺度。

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期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实施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人文素质不高的民族,将会丧失民族精神。要强化人文科学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开拓型人才,用传统人文精华强化道德教育,用人文渗透教育促进以德育人。

实施人文教育,是德育发展的重要策略。学生的思想道德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比较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两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代替。人文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素质。学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学会做人则必须以人文素质做底蕴。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自然科学主要是给人们工具理性,人文科学给人的是价值理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给自己塑造高尚品德形象,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修养去提高自己。老师在课堂上课,必须要备课、备教、备学,同时还要备人文,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不仅让学生学到文化知识,而且从中也学到人文理念。

1.改革高职高专的课程结构。高职高专学校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低,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因此更需要进行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教育。学校要改革重技能课程,轻人文课程的观念,切实结合学校的人文资源和学生的人文素质实际拟订人文教育计划,构建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人文科学知识,寓人文精神于知识传授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入发掘渗透其中的人文教育因子,结合知识、技能对学生们进行人文教育。在人文课程教育中,要摒弃冷落学生个性的做法,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精神追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汲取精神营养,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2.加强人文学科的德育渗透。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立足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形成,德育效果是微乎其微。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所有学科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学科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尤其是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主要是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作为最具综合性、基础性,横向联系各学科能力最强的一门学科,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

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把德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

教师要主动地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收集德育的广泛素材,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努力提高教师自己的德育水平,将思想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能够接受、乐于接受。

3.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园人文氛围建设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人文环境建设。硬件是指学校的设施建设,如建筑、校容校貌等。软件是指人文化的校园管理与洋溢浓厚人文气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文环境建设主要包括风富多彩的课外文艺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在不间断地参与各种课外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着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学生自觉地对自己加以约束,于无声处感受人文教育的召唤。

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新时期的高职高专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搞好人文素质教育对推进高职高专德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中锋:《试论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2003.2。

[2]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沈勤:《关于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问题的探讨》,《思政探索》,2003.6。

史梅、姜宏彦: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