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一名立信、律己、博学的公务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一名立信、律己、博学的公务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有同学说:“公共管理面对着公众的事情,关系到群众的利益,选择公共管理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我认为非常正确。选择公共管理事业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寂寞,意味着清贫,大家一定要有这么一个理念。

给大家讲个笑话,我在多伦多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年底聚会,系主任问了个问题:如果给你一次任意选择的机会,你将选择什么职业?回答五花八门,有的选律师,有的选医生,就是没有选从事公共服务的。当时我故意揶揄系主任说:“我选美国总统,行不行?”大家哄堂大笑。因为美国总统就像一条生活在鱼缸里的金鱼,没有隐私,没有自由,在教授们看来是最差的职业了。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取自《周易》的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写照,因此这个校训也应该成为公共管理者的座右铭。自强不息,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和为公众提供服务时,都要自强不息,把工作做得更好。厚德载物,从事公共管理要海纳百川,加强协作,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刚才我走到大楼,看到我们的院训:“明德为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我们从事公共管理的人来讲,明德就是发挥人性最善的方面,发挥每个人最好的地方,用现代话讲,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干什么?为公,为公众谋福利,为人民服务。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在这里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公务员、一名公共管理者呢?我想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品质和素养,简单概括,即品行、学养、抉择、坚韧与适应。

首先,品行要端正。

品行,包括品德和行为。作为一个公共管理者,品德一定要高尚。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现在我们社会比较缺失的就是信用。立德、立言、立身,首先要立信。我想讲一件亲身经历的小事,这件事对我的教育非常深刻。我在西安交大“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班”读博士的时候,跟加拿大的一位教授相处得非常融洽,她在这门课给了我79分,我觉得放在档案里不好看,想让这位教授给我再加1分。这位教授很惊讶地反问我,你怎么能提出这种要求?我无言以对。从事公共管理工作,你会碰到很多诱惑,看你能不能把握自己,关键是把品德这个基石打牢。

其次,学养要深厚。

前年有个学生问我:宋市长,您既是教授、学者,又是市长,我提个问题,您学的这些知识,对您当市长有用吗?我答道:“两个字――有用。”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在学校学的知识没有用,关键是看你怎么用,知识基础越雄厚,知识面越宽,处理问题的时候越能融会贯通。作为公共管理者,我天天面临着决策的问题,所学的系统工程和最优化理念等等,在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比方说,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局部最优不一定带来总体的最优,我在做决策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些概念和逻辑思维方式。我读本科时学的是土木工程,读研究生时学的是系统工程,读博士时学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做博士后时研究的是宏观经济,把这些知识在工作中融会贯通起来是非常有用的。举个例子,2006年威海遭遇了200年未遇的特大暴风雪的袭击,持续20天,降雪平均厚度2.2米,平均降水量139毫米。我是学过结构力学的,下到第三天,我看到屋顶积雪过厚,马上意识到胶东地区的标准厂房设计绝对没有考虑这么大的雪荷载,立即下发了紧急通知,撤出厂房内的工作人员,清扫房顶积雪,结果大雪压塌了36万平方米厂房,只有1人因企业违规开工死亡。在倒塌的厂房中,最大的8000多平方米,360多人在里面作业,如果疏散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事后,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到威海调查,做出“威海有大的灾情,无大的灾害”的评价,为国务院提供了一个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案例。学公共管理的人,知识面越宽越好,同学们要在学好计划课程的同时,应适当扩展一下知识面,开阔一下视野,历史、地理、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方面的书要读,电子、地质、计算机、工程力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

第三,要善于抉择。

从事公共管理要和社会系统打交道,而社会系统最复杂,要你有洞察力,有前瞻性,有创新性,有决策、抉择的能力。比方说财政就这么多钱,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怎样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千头万绪,农村“路水电医学”要解决,城市弱势群体要关照,农民工工资要保障,社会保险要完善,你怎样抉择?比如管理威海这个城市,威海今年应该干什么,十年之后应该是什么样子,都要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既要发展旅游度假,又要发展现代制造业,有了这样的产业定位,还要考虑城市的空间定位,需要一个合理的布局。经过研究论证,我们把工业逐渐往腹地转移,让出数千公里海岸线发展旅游业、临港产业和海产品出口加工业,这就是一个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抉择。如果在海边布局工业,招商引资会更容易,表面上的政绩会更大,但对威海的发展却是个灾难,我们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们要做一个讲良知、负责任的领导。

第四,意志要坚韧。

要有坚韧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给大家讲一下我的体会,回国后我到民航总局工作时,是机关第一个博士后,而且我读博士之前已经是副教授、系副主任,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同我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了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上班的第一天就打开水、扫地,不到两个月,全处都争着打水、清洁卫生,可以说,我的表现改变了大家以往对博士的偏见。我们同学走出学校,不要以为迎接你们的都是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困难和挑战,碰壁和挫折,一定要有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要经得起失败,经得起寂寞,经得起被放在“冰箱”里冷几年。我听说现在有些大学生,遇到点挫折就跳楼自杀,心理素质太差。搞公共管理的人,一定要百折不挠。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挫折训练,就是故意让你经受挫折。公共管理者,面对媒体,面对委屈,面对责难,心理素质一定要好。

最后,适应能力要强。

要改变环境,首先要适应环境,只有适应了,才能利用你的学养、你的能力和工作,逐渐影响和改变这个环境。去年,团中央组织了一个留美博士团到威海参观,我跟他们说,回国之前要想好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回来?为了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劝你别回来;为了报效祖国,干一番事业,可以考虑回来。第二,回来干什么?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你的职业。第三,回来怎么干?要扎扎实实,从基层干起。要学会妥协,我说的妥协不是没有原则和立场的妥协,而是一种积极的妥协,因为妥协是一门很高超的艺术,我们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实际上也包含妥协。

前年哈工大的学生问我,市长和学者有什么区别?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学者追求“完美”,市长追求“可行”;学者可以坚持“真理”,市长必须学会“妥协”。如果你只追求“最优”,只坚持“真理”,那最好还是回到学校当教授。为什么要妥协?因为现实情况绝不是书本上的理想状态,你必须学会与实际条件妥协,与方方面面妥协,况且你所认为的最优和最好,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点可能根本不具备实现的条件,所以只能降而取其次。这就是艺术,管理的艺术。

(节选整理自宋远方人民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