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幼儿名著故事表演活动的组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幼儿名著故事表演活动的组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选择经典名著,以故事表演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名著故事表演活动组织可从选择恰当的作品、提供适宜的环境、创设宽松的氛围等方面入手,通过科学合理的指导来促进幼儿语言、情感、智力、个性、交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 名著故事 表演

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精华的经典名著,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引领幼儿徜徉于经典名著,有利于开拓视野,领略古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名著故事表演以其自主性、自娱性和游戏性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幼儿发挥想象与创造力,获得充分的愉悦感,并在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幼儿园开展名著故事表演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恰当的中外名著

名著故事表演活动围绕具体的作品展开,幼儿通过展示作品丰富有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艺术美来获得经验认识世界,因此选择具有教育意义、文字浅显、情节生动、艺术性强,又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的作品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在作品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符合最近发展区。

教材的内容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直接影响表演活动的效果,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尊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故事爱好倾向。小班幼儿语言能力较弱,可以选择主题鲜明、篇幅简短、对话语言重复的作品,如《拔萝卜》、《小兔乖乖》等。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可选择篇幅较长、情节曲折、有悬念,语言机智、幽默,充满奇特幻想色彩的故事,如《小熊请客》、《白雪公主》等。

2.贴近生活经验。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表演活动的基础,取材于幼儿生活或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名著作品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积极性。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从幼儿的谈话及活动中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选择那些对于幼儿来说感性的、温暖的、亲切的作品来安排名著表演活动内容。如:经典作品《小猫钓鱼》,其中的角色“猫”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形象,而作品中“小猫”的性格特征“好奇、好玩、做事缺乏耐心”是许多孩子的共性,幼儿演来倍感亲切。

3.注重多元性。

多元化的内容和题材将帮助幼儿获得多元的知识和多元的情感经验,我们应帮助幼儿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欣赏各种社会文化信息,感知和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事物、环境的差别,同时又产生自我文化的认同感。因此选择的作品也应是多国家、多地区、多时期的,包括那些脍炙人口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外儿童名著名篇和中国本土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中国古代作品《东郭先生和狼》、《守株待兔》,近代作品《三只蝴蝶》、《小蝌蚪找妈妈》,国外作品《狼和七只小山羊》、《灰姑娘》等。

二、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

《纲要》明确指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环境是潜在的教育资源,能对幼儿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名著故事表演活动中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一方面能引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表演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支撑。

1.搭建多样化的表演舞台。

名著故事表演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根据需要以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进行小组活动或个体活动时,就需要多个舞台同时呈现。而对沉浸于童话故事表演之中的幼儿来说,有套小桌椅的走廊一角,有座小屋子的活动室拐角,或者有棵大树的楼梯平台都是合适的表演“舞台”,因此,可利用园内的各种空间,如教室、走廊、阳台、楼梯拐角等为幼儿“搭建”五彩纷呈的表演舞台。

2.提供开放的表演材料。

材料能激发幼儿表演的意愿与兴趣,提示幼儿在一定的游戏情景中进行表演。在名著表演游戏中,教师提供材料的目的是支持幼儿的活动,而不能仅仅把材料当作“道具”,因此,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应当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选择。除了提供表现角色特征的基本道具之外,还可向幼儿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游戏材料(旧报纸、废旧挂历纸、包装袋、蛋糕盒等)供幼儿选择、替代或自制。如在表演故事“小熊请客”中,幼儿自己动手在蛋糕盒上铺上包装纸做成小桌子,又用旧报纸团了许多对付狐狸的“石头”,这些自制的“道具”使表演更具吸引力。

三、引发全面的作品感知

名著故事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经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概括典型地反映各种事物。幼儿只有深入地理解了作品内容,才能真正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从而受到品德、语言、美感等方面的教育。

1.帮助幼儿熟悉作品内容情节。

感知理解作品的第一步是熟悉和了解内容和情节。可以通过阅读、讲述、欣赏等活动帮助幼儿熟悉作品,除了通过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大量的日常生活时间(晨间阅读、餐后休息、离园活动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听觉欣赏活动,让幼儿在反复倾听中掌握作品主要内容,熟悉角色对话,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对主人公的行为作出评价,并熟悉作品情节及其发展顺序。

2.引领幼儿体验作品情感情绪。

经典名著故事一般都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反映生活和塑造形象,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幼儿,从情感上打动幼儿。在帮助幼儿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情绪时,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幼儿尝试着像作品中的主人公那样设身处地地展开思维,紧张时感到畏惧,取得胜利时感到轻松愉快,从而使幼儿对人物的行为、命运及各种生活情景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3.指导幼儿掌握作品艺术语言。

经典名著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作者加工的艺术语言,具有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特点。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除了熟悉角色的对话外,还应学习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表述对话,可通过教师的有声语言讲解和肢体语言示范,使幼儿对其中的语言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大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大班幼儿学习其他相关的语言,包括描述人物外貌、动物特征、自然现象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概念的词(勇敢、诚实、机警……),描述心理状态的词(盼望、焦急、感激、激动……)。

四、营造宽松的表演氛围

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在活动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往往以参加表演为满足,并不追求表演结果,教师应当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使他们自觉地参与表演。

1.关注需要,提供选择。

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活动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创造性充分发挥和健全人格逐渐形成的过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选择的机会。如在表演开始前,可让幼儿自主选择伙伴、材料、地点;表演开始后,当幼儿产生交流的愿望时,可以让幼儿与同伴交流经验,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在根据自己的愿望自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他们的兴趣要大得多,没有外在的压力,活动也显得更自由、更轻松。

2.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表演不是目的,使幼儿获得真正发展的是表演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活动“过程”往往比活动“结果”更感兴趣,活动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满足远远胜于活动结果,因此在名著故事表演中,教师更应关注表演过程。如幼儿学习了故事《丑小鸭》后尝试进行故事表演,他们建议要配上音乐,布置背景,他们用各种材料(有的是半成品),自己动手布置了小河、田野和鸭子们的家等场景,然后才开始扮演角色进行表演。虽然这样的故事表演在准备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他们的创作和表演热情始终如一,他们在表演过程中的收获也是丰厚的。

五、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

名著故事表演的过程是幼儿以自身为媒介,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来再现特定故事的过程,这种再现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是多种能力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获得各种有益学习经验的过程。表演中,幼儿会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这种萌芽,鼓励和指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作品。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观察和记录。

观察和记录是了解幼儿特点及需要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表现,观察幼儿在游戏中说什么,做什么,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哪些地方需要帮助,关注幼儿表演过程中良好的行为和在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注意幼儿的点滴进步。除了观察以外,教师还可以以文字、实物、照片、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包括:幼儿的各种作品、所搜集和使用的有关物品及材料、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言谈及行为表现的描述,等等。记录的材料是师幼互动的媒介和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依据。

2.支持和帮助。

教师尊重幼儿表演的兴趣与需要,真诚的倾听、全面的支持、适度的提升将有助于调动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表演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契机。教师可以在不干扰幼儿的前提下参与幼儿的表演,如扮演其中某角色或当“观众”,关注幼儿的表演进程并在适当时机给予帮助和支持。

3.启发和引导。

在名著故事表演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能让表演更好地深入,同时有利于幼儿在表演中体验成就感。尤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地启发引导能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针对表演开始前乱哄哄的场面,教师启发引导“节目主持人”在演出开始前要提出一些要求:“请大家安静,演出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耐心地等待,谢谢合作!”这样,幼儿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并深入表演。

名著故事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愉悦他们的心情,真正叩开他们窥探心灵的窗扉,引领他们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