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乘首列到拉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乘首列到拉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作为搭乘首趟进藏列车两名文字记者之一,不仅切身体验和见证了火车抵达拉萨的历史性场面,还了解到其背后诸多鲜为人知的报道细节。

2006年7月2日0时31分,当首趟“青1”次进藏庆典列车抵达拉萨的汽笛鸣响的那一刻,正在列车上的我即时拨通电话,向新华社总社发稿中心播报:“经过13小时26分的运行,火车安全抵达拉萨!”

旋即,这条《首趟旅客火车安全抵达拉萨》的新华社快讯,便通过卫星信号传送到国内和世界各大媒体的终端,宣告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我作为搭乘首趟进藏列车两名文字记者之一,不仅切身体验和见证了火车抵达拉萨的历史性场面,还了解到其背后诸多鲜为人知的报道细节。

节外生枝:险些无法搭乘进藏列车

在首趟进出藏列车上派驻随车记者,是各媒体必争之策。新华社早在去年6月初策划青藏铁路通车报道方案时,就初定了数十名总社、分社记者为上车记者,包括我在内的9名记者将搭乘首趟进藏火车。

6月下旬时,虽然各家媒体几百名记者已赶到格尔木,也知道7月1日会有首列火车驶向拉萨,但均无法知道最终确定的发车计划,承担着上车报道快讯任务的我们,也无的放矢。颇有点茫然之时,又传来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消息:6月27日上午,我乘坐越野车前往青藏高原沱沱河的途中进行预案演练时,接到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孙杰的电话,得知根据有关部门最新安排,事先让记者登车的方案被否决,记者将无法登上进藏列车,而出藏列车的登车记者名额则不限制。

我从沱沱河返回格尔木时已经是夜里10点半,此时,新华社副总编辑夏林已在格尔木召开了应急会议,夏林带领原定搭乘进藏列车的一部分记者6月28日一早将赶赴拉萨。夏林对我说:在这种情况下,有留驻格尔木或前往拉萨两种选择。他同时表示,目前社里正积极向中央有关部门据理申述,争取最后的随车采访机会。如果留下来,还有上车可能;但如果争取失败,则我连搭乘出藏列车的机会也没有了。考虑到即使最终上不成车,也能在格尔木参加通车的配合报道,让我留驻格尔木等待消息,我没犹豫,表示按照报道总体安排,留在格尔木待命。

6月28日是柳暗花明的一天。经过再三努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同意四名新华社记者搭乘首列进藏列车,包括两名文字记者(我和同事刘诗平)、一名摄影记者(青海分社记者嘎玛)、一名音像记者(总社记者李杰)。这趟车上,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是仅有的两家登车媒体。

不过,处于安全保密等原因,首趟进藏列车从哪里出发?从何时出发?名称叫什么?当时仍是个谜。直到6月30日16时,我从铁道部工作人员手中取到车票时,才得知这趟命名为“青1”次的列车7月1日上午将从格尔木出发,乘车的600多名旅客包括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劳模功臣、参建单位代表等。

秘密武器:突破高原通讯障碍的专用手机

与平时的重大战役性报道不同,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因素,本次随车报道仍会遭遇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距离长――横跨青藏高原1142公里;高海拔――960公里路程在4000米以上;高原反应――缺氧头疼等反应,随时影响记者正常工作质量;通讯难――大部分地区没有通讯信号;温差大――高原地带气温白天高达29度夜间则可能降至0度;……

为适应高原气候,我及同事早在6月中旬起就陆续赶赴青藏铁路的新起点――格尔木市(海拔2800米),并数次登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做好报道和身体条件的准备。但高原反应对人的身体威胁很大,虽然单位为每位记者准备了预防药物,但有些同事仍然高山反应强烈,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度时出现缺氧呕吐现象。

报道通讯问题最令人棘手:列车行驶的绝大地方都是青藏高原的无人区,而且又由于列车飞驰,海事卫星(需要固定方向,寻找卫星信号)等特殊工具也无法使用。任何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记者没有了通讯工具,就像战士在战场上没了武器。不过,从“青1”次列车从格尔木驶出,到抵达拉萨的13个多小时,新华社却独家在海内外媒体中全程滚动文字直播。当“青1”次进藏列车成功抵达拉萨后,我社青藏铁路通车已顺利播发了1100多条快讯,这其中包括了我们发自车上的几百条实时快讯,快讯报道取得圆满成功。

看到新华社潮水一般地从高原上飞驰列车里发出的快讯,很多广电和平面媒体为此迷惑不解:新华社是通过什么手段办到的?其实,这次快讯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领导指挥有方、记者辛勤劳动之外,在两列进出藏火车上我社记者手持的两部专用手机立下了“奇功”。

6月23日,国内部领导一行来到格尔木青藏铁路一线踩点时,就充分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对报道的掣肘。当得知铁路内部有专用手机时(青藏铁路沿线可通话,并可拨通铁通固定电话),经全力争取,我社从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获得了两部宝贵的GSM-R手机,在格尔木前方发稿中心和总社报刊楼发稿中心,分别安设了两部接听电话,由此通讯障碍这一最大困难便迎刃而解。

7月1日,当我登上整装待发的“青1”次列车时,看到手中的专用手机便感觉信心满怀。当“青1”和“藏2”次开行后,我们通过这两部手机发出的快讯:车到昆仑山口、驶过风火山、跃上唐古拉……一条条滚动的新华社快讯,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列车行进动态、车上旅客反应等最新信息。

通过专用手机,“青1”次和“藏2”次列车还能随时通话,这在报道中也立了“奇功”:因为青藏铁路是单线,进出藏列车必将在途中相会,我和搭乘“藏2”次的同事南辰通过沟通,根据列车的运行情况,得出了列车将在布强格车站会车的准确判断。

不出所料,18时04分,两列列车在布强格车站会师。因为布强格站车下没有任何记者(青藏线格拉段沿途45个车站,绝大多数环境恶劣,媒体只能有选择个别有特点的车站进行车下等候,新华社车下设有7个报道点,央视设有3个直播点),我们不仅抢得了独家新闻,而且摄影记者嘎玛也拍下了两车相会的独家照片。

难忘的几件小事

“青1”次列车首次穿越世界屋脊之旅的13个半小时中,有些场景令我难忘:

――翻越昆仑山口。列车驶离格尔木车站后,在120公里之内,从海拔高度2800米迅速攀升至4800多米。列车接近昆仑山口时,沿着蜿蜒山间的铁路桥,穿越昆仑山隧道,徐徐上升,蔚为壮观。7月1日12时45分,列车驶过昆仑山口,通过车窗望去,昆仑山莽莽苍苍,左侧可见著名的玉珠峰,右侧可望玉虚峰。

――驶上唐古拉。唐古拉山口,海拔5072米,是青藏铁路途经的最高点,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列车驶上唐古拉,是激动人心的一刻。18时39分许,“青1”平稳驶到唐古拉山口。这里雪山巍峨,高天流云,气象万千。

――“青1”列车受到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车上旅客、车下人群相互挥手致意,“青1”次列车则鸣响汽笛回应。列车驶过广袤的草原时,偶见一顶顶牧民帐篷,每顶帐篷顶端都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红旗猎猎,迎风飘扬,令车上旅客格外激动。

――与同事的拥抱,长存心中。在车上的我们,一方面要适时电话报道,另一方面在“青1”列车停车的时候,需要和车下记者进行报道交接,将车上拍摄的照片、音像和较长的文字传输出去。在昆仑山口、在风火山隧道、在清水河特大桥、在沱沱河、在唐古拉山、在安多、在那曲,分布着几十名总社、分社的记者,当“青1”次列车驶过时,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利用“青1”次列车在楚玛尔河、唐古拉和安多的三个停车间隙(每站停车2至3分钟,而“藏2”列车沿途不停车),我们下车与驻点记者会合,进行短暂报道交接。临上车时的相互拥抱,长存心中。

――见证抵达拉萨的历史性一幕。为见证首趟进藏列车抵达拉萨的历史性瞬间,经列车乘务人员同意,我事先进入列车的头节车厢,坐在火车司机间的后侧。2日零时26分,列车隆隆驶过拉萨河大桥后,车速减慢,自发等候的群众站满了铁路的两侧,车上激动的旅客和车下欢呼的人群相互招手……零时31分,“青1”次列车鸣响了长长的汽笛,驶入拉萨火车站1号站台,标志着首趟进藏列车安全抵达目的地――拉萨市。这一时刻,车站上数千名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敲响震天锣鼓,礼花腾空而起,整个拉萨市都在沸腾……

值得强调的是,新华社一路源源不断播发的快讯报道,应归功于新华社百余名全体参战人员:总编室、国内部的领导在进行昼夜指挥;为了庆典列车通过的一瞬,、青海等兄弟分社几十名记者长驱千里,守候车下的重要节点;总社发稿中心的同事们将我们口述的快讯,快速录入并帮助播发出去,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样令人赞叹。

(作者为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