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沥青路面面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浅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沥青路面面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浅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实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配合比施工的一点经验之谈,主要阐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离析质量与控制、路面面层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动态管理方法和对压实质量控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交通量和轮胎压力的不断增加及交通条件的日益复杂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当前繁重的建设任务情况下,推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赶超国际沥青路面先进水平,必须在学习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先进理念、先进方法的同时,关键要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加强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

1高速公路沥青面层配合设计

1.1原材料

1.1.1集料

对于中、下面层石灰岩集料,在现有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建议粗集料增加高温压碎值指标,以减少施工中的集料压碎现象,同时达到提高中、下面层抗车辙性能的目的。对于细集料,目前检测指标尚少,建议增加坚固性试验,提高细集料的使用品质。

1.1.2沥青

沥青的品质是影响沥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适宜的沥青不仅能延缓或阻止沥青路面因疲劳、低温产生开裂,还能防止沥青路面因重载和高温作用产生过深的车辙。选择沥青的依据是:交通量、气候环境条件、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和混合料抗水害试验结果。依据的沥青技术标准通常有两种:沥青PG等级和针入度等级标准。

沥青的技术指标建议参考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对老化后延度和针入度比要加强检测,避免抗老化性能不好或贮存时间过长的沥青被使用。对于针入度指数,建议作为参考指标,不宜将其作为强制性指标。

1.1.3矿粉

建议增加矿粉的检测频率;尤其应重点关注0.075 mm筛孔的通过率和亲水系数指标,这对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稳定性和抗水损坏能力均有一定影响。

1.1.4抗剥落剂

为了提高沥青和石料的粘结力,增加混合料抗水害能力,通常采用添加抗剥落剂方法。目前高速公路抗剥落剂形式主要有液体抗剥落剂和消石灰。采用液体时应进行抗老化性能检验,确保其长期使用性能;用消石灰时必须进行安定性试验,防止其中混有过多生石灰,使用后发生消解而产生膨胀,以致影响路面使用质量。

建议上面层使用液体抗剥落剂,表观效果更好,中、下面层使用消石灰,提高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1.2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

本工程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来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其技术指标见表1。

表1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2确定矿质混合料级配组成

本项目沥青上面层采用AC—16沥青混合料,其矿料级配组成见表2。

表2 AC-16矿料级配计算表

2.1水稳定性检验

按照最佳油石比4.62%重新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及48h浸永马歇尔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4。

表3上面层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4 目标配合比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

2.2马歇尔试验

1)按此配比在油石比3.5%~5.5%范围内,以0.5%间隔的不同油石比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

2)按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方法计算最佳油石比:a.已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1 =5.5%。b.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2=5.0%;要求的目标空隙率(4.7%)的沥青用量a3=4.4%,求出:OAC1=(5.5+5.0+4.4)/3=4.97。c.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3.8%~4.75%,求出:OAC2=(3.8+4.75)/2=4.275。d.最佳沥青用量取OACl及OAC2中值,求出:OAC=(4.97+4.275)/2=4.62。

高温稳定性检验:采用最佳油石比4.62%制备车辙试件,沥青混合料在温度60℃、轮压0.7 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为4 800次/mm,符合不于小3 000次/mm的规定要求。

2.3生产配合比设计

在目标配合比确定后,则利用实际施工的拌合机进行施工配合比设计,根据确定的目标配合比,检测各冷料他送料速度的相关数,将送料比例调到接近合成的矿料。试验前,应首先根据级配类型选择振动筛筛号,使几个热料仓的材料相差不多。本项目AC—16面层采用的振动筛为22mm,11 mm,7 mm,3 mm四级。试验时,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冷料比例上料,经加热后提升至拌合机顶部,经二次筛分后分别进入4个热料仓,再分别从各热料仓取样筛分,重新合成配合比。

按此配比和规范规定试验油石比取目标配合比得出的最佳油石比及其±0.3三档进行马歇尔试验;按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范围的中值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52%。

2.4生产配合比验证

根据确定的生产配合比,按照最佳油石比4.52%试拌铺筑试验路,经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1)混合料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为95.6%,符合要求。

2)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其符合要求。

3)构造深度为0.8 mm,符合要求。

3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3.1沥青面层的施工

3.1.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主要是根据生产配合比确定的集料、矿粉和沥青等原材料比例拌制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重量和温度。

2)为了进一步验证拌和楼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级配和其体积性质,要求生产单位对每台拌合机上、下午各进行一次抽提试验和一次马歇尔试验,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级配及马歇尔技术指标满足施工要求。实践表明,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抽提试验和马歇尔试验是非常必要的,试验结果可以用来指导拌和楼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3)应加强拌和楼除尘控制,避免粉尘含量过高,而造成粉胶比过大,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降低。

4)建议拌合场沥青储存温度不高于130℃,施工过程中不得使用存放时间过长的沥青,避免因沥青老化而造成个别指标(尤其是老化后的延度)不合格。

3.1.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沥青混合料不产生过大的温度离析和骨料离析。防止骨料离析关键在于沥青混合料装入运输车时要严格注意装车顺序,运输车厢在运输车卸料过程中要注意车身抬起的高度。防止温度离析,关键要覆盖好沥青混合料。

3.1.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摊铺机宽度,合适的摊铺宽度以1个车道(3.75 m)—2个车道(7.5 m)宽为宜,过宽容易产生离析;摊铺机料位器高度以车厢深度的2/3为宜,保证摊铺机料斗车的料位高度不低于车厢深度的1/3。

3.1,4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工序,压实度对沥青路面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压路机的速度。

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易出现粘轮现象,建议施工单位在钢轮压路机中灌入菜籽油和水按一定比例(一般1:3)混合的油水混合物,这样既能有效保持碾压温度,不因喷水过多而造成温度下降过快,也可减少钢轮锈蚀,因为菜籽油可以起到保养作用。

3.2沥青面层的质量检测和质量评定

加强沥青面层的质量检测是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有效手段,制订合理有效的质量评定标准是生产优质沥青路面的重要保证。

3.2.1沥青面层的质量检测

1)沥青面层的质量检测包括原材料检测、沥青混合料温度和质量检测、沥青面层检测3个方面的指标。

2)推行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立工程质量数据库,随时将检测结果输入数据库,随时分析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3)加强比对试验。建议组织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各相关检测单位进行沥青、沥青混合料等比对试验。比对试验比单纯的计量标定更有效,它是对试验环境和操作入员操作技术的综合测试,因此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标准实践。

3.2.2沥青面层质量评定标准

沥青面层质量评定标准是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的依据,只有制订正确合理的评定标准才能指导施工单位生产出优质的沥青路面。不断完善和优化沥青路面质量评定标准是沥青路面建设的重大课题。

4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世界上沥青路面技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许多技术有待探索。可以预见在今后的沥青路面建设中,还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能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S].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S].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S].

[4]冯俊领,郭忠印,高温多雨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模拟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