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对文献资料和教学实践的总结分析,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它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其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的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所进行的活动一般总是由特定的情景所构成。这种情景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某种社会形式的简化、浓缩与变形。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交往过程,增强学生在不同情景中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化发展

(一)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中以性格对人产生的影响最为重要。通过身体运动的形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强调学生间的协作配合、集体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来发现自己个性中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完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改造,以发展个性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目的。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的培养包含两层含意:一是面对强手、困难,要敢于竞争、拼搏;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超越自己,向新的高度和极限冲击。正是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对竞争意识的积极影响,要求我们必须也应该通过体育教学在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上不断深化,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们竞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三、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把学生全体参与作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前提,让学生拥有自由空间看作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把发扬教学民主当成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将结合学生需要当作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基础。

(二)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社会角色的培养

角色的培养,就是指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职责、义务以及权利的理解。游戏是具有一定情景的体育活动,在游戏中学生总是随着游戏活动形式的不断改变处于不同的角色之中,这就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众多的机会。

(三)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拼搏精神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社会承受能力也相对减弱。然而,通过竞赛可以增加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和兴趣,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四)发挥体育活动的“规则效应”加强学生社会规范化

体育教学中的活动、游戏和竞赛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要求,即使是很调皮的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也会遵守这些规则,甚至在没有教师或裁判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自觉地用规则来约束自己。我们常可以在运动场上看到学生们自己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比赛,犯规者会自动把控球权交给对方,而约束他们的是那种无形的力量“规则”。这种特殊的规则效应,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服从法纪,尊重裁判,学会约束自我,公平竞争,懂得必须克制越轨行为,服从体育道德规范,必须在规则的约束下与他人竞争或协同。所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自制能力,养成遵纪守法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有着良好的作用,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

(五)强化团队组织,体验团队合作的喜悦。团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的承诺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愿望,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互补技能成员组成的群体。团队的意义是通过相互的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在此过程中产生群体的协作效益,从而获得以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的多的团队绩效。团队精神,即合作精神,是指一个团体中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进而达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目标。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是团队精神的基础,协同合作是核心,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最高境界。每个团队中都要有自己的组织者和召集人,这样有利于小组的组织部署和监督约束,能够有效营造一种团结干事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形成互相支持和努力工作的习惯和整体配合的协作精神。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教学,尊重每一位同学的个别差异,并注意在建立组织的基础上强化团队之间的合作联系,让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同学,凝聚团队力量。

为了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要急于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注重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存在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把体育竞赛、体育游戏引入课堂,多选用团体合作的练习和集体性的游戏,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在体育教学中多运用合作学练,让学生克服惰性,在主动与被动之间认识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到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走进每个团队,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探讨在团队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帮助学生自主解决,提升学生自信和团队活动组织能力,完成共同目标,共同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