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过去·城·未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过去·城·未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钢的城》

导 演:曹正男

制作时间:2012年4月至11月

作品时长:12分钟

作品类型:纪录片

前期设备:Sony NEX-5N、

Sony SLT-A77

后期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CS6

Red Giant Magic Bullet Looks

因为环境整治,首钢整体搬迁至河北,2010年首钢旧址正式停产。

2003年提前退休的基建处工人曹德家和1995年退休的炼钢厂工人孟凡坤,两个人退休后的生活,一个融入普通生活,一个闲情逸致。老厂的拆除让两个人的退休生活忽然有了那么些不一样。带着导演,老人回到了钢厂,并依次介绍曾经的老地方。63岁的老工人一辈子循规蹈矩,连打水都有步骤地进行,就像在片中嘱咐年轻人的话“可别竟做那冒险的事”。就像其他的老年人一样,钓鱼、打盹。钢厂要拆了,只会感叹一句:“拆了老首钢面貌全变了。” 老工人沉浸在自己过去的辉煌中,说着想当年的事情。当一个人以诉说自己当年的得意事为乐时,只能证明他现在过得不够好。

而年77岁的老技师却在养花草、写字的怡情之事外,仍在鸿祥监理公司发挥着余热。

一个人的价值是无限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认清自己的价值。退休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一生价值体现的结束,他面临着社会价值的丧失和社会地位的下降,但对于一直往前走的人来说,退休可能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导演阐述

对于我来说,首钢既熟悉又陌生,我在那里生活六年多,却从没进过首钢厂区。2012年上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首钢厂区工业旅游,停产的高炉、网状的管线、蜿蜒的铁路……残存在北京城西部的钢城已经卸下了历史的重担,老首钢的部分厂区已经变为工地。然而在这些光辉头衔的背后,是渐趋褪色的情怀。

为了留住一些记忆,追记首钢,追记首钢人,我萌生了拍片的想法,用镜头记录这些曾经把自己青春最美好时光奉献给这座钢城的人们,同时也记录面目模糊的钢城。

在拍摄中,我特别注意构图和角度,拍摄第一位老人,首先用低角度取景,让老人不是很稳健的步伐出现在画面中,之后以跟拍为主;在首钢厂区里,着重表现带有浓厚时代感和历史气息的建筑与厂房,老人则处于中远景处,老人渐行渐远,画面比例愈来愈小,代表着老首钢的消逝、也说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名普通工人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一个厂子的工人,却支起了这座首钢人的“长廊”。

第二位老人的拍摄地基本上集中在工地,给构图带来便利。首先在老人和同事测量钢筋时,我利用现场的钢筋结构,把两个人“框”在钢筋中。老人测量时,我则多以特写镜头以表老人的专注。用微距镜头拍摄含羞草叶片闭合的瞬间,增加影像的视觉趣味。

2012年10月初,首钢灯光节,我去的时候并未向游人开放,有些镜头是偷拍的,途中偶遇一位在亭子内抽烟的老人,背光映衬下徐徐升起的烟雾,格外有沧桑感。在造型上,我多选择那些灯光色彩艳丽、具有突出形状的建筑,并借此来突出首钢被人为营造出的现代而又动感的一面,而这也恰恰昭示着老首钢一去不返,这里即将变成人们消遣、娱乐的地方。老人们曾经在这里燃烧青春,他们目睹了这一巨变。

杜剑峰

首都钢铁集团是中国钢铁工业巨头,位于北京西部石景山的厂区钢铁主流程在2010年底正式停产,老厂区的改造定位是发展新兴产业,目前首钢作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区已启动整体改造。

纪录片《钢的城》以整体搬迁后的首钢原址为主要空间载体,以两位首钢退休老工人的生活为切入点,以此折射他们昔日在首钢挥洒的葱茏岁月,传达岁月不再、英雄迟暮的慨叹,同时也试图记录随着时光的流失,而面目模糊的钢城点滴。影片影像风格敦厚扎实,在抓拍中能兼顾镜头的艺术表现力,其构图意识令人惊叹。如在拍摄第二位老人时,空间集中在工地,这样就可以利用现场的钢筋结构为画面构图,以增强影像的视觉表现力。作为“90后”的大学生,能关注到被人遗忘的工业空间,关注被人忽视的退休工人,映射首钢工人的火红年代,记录钢城的葱茏岁月,视角本身也体现出创作者的深厚情怀,这点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