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理营养系列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营养系列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0~7岁的孩子需要汲取的心理营养

0~3个月: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和我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4个月~3岁:需要安全感;

4~5岁:需要被肯定、被认同,被欣赏;

6~7岁:需要认知,榜样,模范。

4个月~3岁的心理营养

依恋感和安全感(上篇)

上两讲我们谈了0岁到3个月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三个月是一个阶段,孩子从第四个月的时候生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孩子开始慢慢的抬头、翻身、爬、坐等等。也就是说,从四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和妈妈会产生一定空间上的距离。四个月以前的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是共生的,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我和妈妈是一体的,不知道我是我,没有任何的自我意识,心理学上叫原始自恋状态。从四个月开始,孩子从共生依恋转入客体依恋,开始感受到妈妈和我的距离,我和外部的界限,开始有了自我和他人的空间认知。开始从自我依恋转向他人的依恋,开始探索这个世界。“我”探索世界的方式是小心的,恋恋不舍的,“我”必须保证“我”足够的安全,“我”才开始往前探索。所以,“我”匍匐前进,一边探索一边后退,退回去之后再试着探索……

西方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刚出生的小猴宝宝从猴妈妈身边抱走,然后拿铁丝和毛茸茸的布条分别做了两个猴妈妈。区别是“铁丝妈妈”有食物和奶瓶,“毛布条妈妈”什么都没有。心理学家把真实的妈妈带走后,开始观察小猴子的反应。结果发现,这个小猴子除了吃食物和奶的时候跑到“铁丝妈妈”身边去之外,更多时间都是呆在“毛布条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证明,对猴宝宝来说,在小的时候不仅需要食物,更需要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一般毛茸茸的物体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安全感。所以小孩子们大多都很喜欢毛绒玩具,妈妈们也会有这个经验,小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一个毛茸茸的玩具逗逗很快就能平息下来了。

由此可以看到,依恋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在孩子婴儿时期,妈妈起的作用不仅是提供食物,更多是依恋。后来的观察也证实,那个猴宝宝虽然有毛茸茸的妈妈,但毕竟代替不了真实的猴妈妈。这个猴宝宝虽然后来又回到真妈妈的身边,但和别的小猴子比起来,多了许多攻击,比如说抢食物,打架等等。而且这个妈妈也缺少耐心或者经常忽略到这个小猴子,有时候甚至会虐待这个猴宝宝。说明猴宝宝和猴妈妈都对依恋关系有了一些不恰当的反应。

孩子正是由于有了足够的依恋感,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才敢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就像我们晚上走路的时候比白天要小心一样,我们的脚踩踏实了才敢往前迈,就像手上拿一个拐杖才敢往前走一样,我们需要保证安全。对孩子来说,他是从妈妈的怀抱里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那么他必须保证我是安全的才能往前走,才能探索这个世界。所以说这个时候对孩子最重要的心理的营养是首先给孩子安全感。

心理营养的概念

每个孩子从一出生都要经历吃奶、喝奶粉,慢慢到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肉类、蔬菜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理营养孩子才会茁壮成长,日益健康,在相应的年龄段做相应的事情。比如说到了3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翻身,然后会爬、会坐、会走路,这是一个孩子的生理成长过程,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生理营养。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营养不容忽视,那就是孩子的心理营养。研究发现,只有在不同的年龄段满足了孩子相应的心理营养,当他成年后面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和挫折时,才能顺利、安全地渡过。也就是说如果这份心理营养没能及时补充,那么,学习障碍、情感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等这些心理问题就有可能找上门来,而如果错过0~7岁这段最佳的补给期,成年后再去修通和疗愈将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西方的心理学家也做过这方面的实验,他们发现不同的孩子面对和妈妈的分离有三种表现:

他们把12个月大的一群孩子放在幼儿园的一间屋子里,一开始都是和妈妈一起玩儿。然后等孩子们都玩得很投入的时候,妈妈们悄悄地离开。孩子无意中一抬头看到妈妈不在了,开始大哭大闹地找妈妈。几分钟之后妈妈回来了。这时发现这些孩子有三种表现的形式:   60%的孩子都表现得非常伤心,跑到妈妈的怀里哭了,妈妈有一些、亲吻、抚摸的动作,很快孩子的情绪就能平静下来了,接着继续游戏。游戏的时候会不时的跟妈妈对视―下,微笑―下。

还有20%的孩子当看到妈妈回来的时候,并没有扑向妈妈,而是更加的把头低下来,更加专注地玩那个玩具,仿佛对妈妈的爱是拒绝的。仿佛他完全沉浸在玩具的世界当中。只有妈妈主动地去抱孩子,孩子才会亲近妈妈。

还有20%的孩子是矛盾型的。发现妈妈不在时,这些孩子是哭声最大的。当妈妈回来以后他会迫不及待的跑到妈妈的怀里大哭,让妈妈安抚。但是会发现这类孩子有一个反常的动作,一方面他在哭诉说我是多么的想妈妈,但另一方面,他会用手拧妈妈或者是用拳头打妈妈,似乎在惩罚妈妈为什么刚才了,为什么离开我?

西方心理学家追踪研究发现,孩子的这种依恋关系会影响到成人时的亲密感。

依恋理论说,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个安全基础,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安全基础更多是由妈妈来提供和承担的。幼儿在屋里玩的时候,会时不时瞥一瞥他/她的妈妈是否在那儿,只要妈妈在那儿,幼儿便会大胆尽兴地一口气玩下去;如果妈妈不在了,那么游戏就会中断,他/她的第一要务就是找妈妈,他/她将心神不宁,上下而求索寻找妈妈的“爱情”。

如果妈妈是个“足够好”的妈妈,这妈妈担任的安全基础就会内化为我们心中的安全基础,我们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当然长大成人之后,除了这内在的安全感,我们还会需要我们的环境提供的安全感,我们的伴侣就是我们成年之后的最重要的外在安全基础。

那么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好”的妈妈会怎么样呢?我们在孩提时代就开始有些特征,比如,我们索性不要妈妈,妈妈回来了’我们懒得理,我们更关注智力活动,不太感觉情感;或者,我们表现得很矛盾,我们好象要靠近妈妈,但妈妈靠近了要拥抱我们了’我们又挣扎着要离开,我们对妈妈好象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母亲那儿获得安全基础,所以我们或者发展成前者――一种强迫性的自我依靠,或者后者――我们又想要母亲又不信任母亲。正是在这里,依恋理论对成年人的爱情切入了。依恋理论说,我们与我们小时候“重要他者”――父母或其他重要的照顾者的互动模式会继续展演在我们的爱情模式中。

比如对安全型的孩子来说,他们具有爱的能力。能爱的人基本上是这样的:他/她能和人走得很近,很深;许多时候他/她对依靠别人和让别人依靠他/她觉得很舒服,但他/她并不太害怕独处,也不太过分在意别人是否接受他/她;归根结底,他/她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这种安全的人也是理解交流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的高手。

而回避型的孩子,在他小时候的意识关系当中觉得爱人是危险的。我爱对方,对方离开我了,对方不一定爱我。我爱玩具,玩具不会离开我。于是,他就把心收回来,不爱别人。长大以后在他们的婚姻之中,他们的情感方面是比较淡漠的,一些表达情感的言语也是比较贫乏的。他从来没有敞开心扉对爱人说我爱你。总是说一些事实或者是观点,爱人可能用了很大的力气去走近他,了解他,但发现他有很多地方不让你进去,你根本走不进他的内心。他们结婚五年、十年了,但是他怎么想的,对爱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情,爱人并不知道。他们相敬如宾,客客气气的,但是没有亲密的感觉和激情。他的情感是淡漠的、疏离的,但是恰恰这一类人更多的是那种的发展者。因为所有人都是需要情感的,所以在他们淡漠的这种情感背后其实涌动着是一种对性的需求。压抑而未得到发展的情感如一股潜流只有在性中才得以表达。

矛盾型的孩子又需要妈妈,又惩罚妈妈:都是你把我抛弃了,你没有把我当成最重要的人。在婚姻中,他们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她要紧紧地和伴侣缠在一起,这种强烈的欲望有时会把对方给吓跑,最终她终将觉得别人没有和她一样强烈的感情,在很深的心灵深处,她总是担心伴侣并不那么看重他;她可能会“歇斯底里”,她可能会“唠唠叨叨”,她的语言就是缺乏一种动人且清晰的情感风格,没法让人明白该怎么做才能让她幸福一些,他们总让人感觉时时刻刻需要控制对方,这会让对方觉得很窒息。所以说,妈妈们一定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尽力培养出一个安全型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