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成长刍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等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思维意识正在逐渐被淡化,不少青少年缺乏明辨是非的标准,多媒体文化培养起来的“网上一代”甚至表现出漠视民族文化传统、崇洋的倾向。而学校,在“五育并举”时却很难真正落实“德育为首”的举措,德育工作常常走入形式主义的泥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而对这种现状,怎样构建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德育形式,为青少年道德成长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升道德认识,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话题。本人结合十多年的从教心得,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桥梁
其实,情感沟通是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的粘合剂。引导青少年在学校、社区、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必须以情感沟通为桥梁,否则,我们设想的道德教育之路将难以畅通。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略了青少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主观性和情感体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一些空洞的说教。作为德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十分必要。他们在学习上有什么疑难问题,生活中有何困难,人与人之间有何隔膜,这都要我们去揣摩、琢磨、化解。只有你以情动人,学生也向你敞开心扉,你的教育才会有成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融入了情感的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会碰撞出美丽的火花,释放出巨大的情感能量,它将以稳定的状态永驻学生心田,让其受益终身。
二、实践活动: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土壤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假若停留在单纯说教与知识传授上,像语数英考试那样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成绩,这显然是将德育与智育混淆了。德育与智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德育必须帮助学生完成从认识到领悟,从领悟到养成的过程,最理想的途径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适合青少年的道德相关活动,对他们良好道德习惯、道德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一次训练耐挫能力的远足有可能是他们未来坚强意志的一次磨炼;一次在游戏中的合作,可能是克服唯我独尊、培养合作意识的最好途径;与同伴的交往活动,又为他们提供鲜活的现场经验,有利于他们共同成长。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主动关注通过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或有针对性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来提高我们德育的针对性、形象性与指导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补充、优化和整合已有的道德体验,从而感受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丰富多彩,逐步了解和感知情感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积极的、健康的道德情操。
三、生活空间: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环境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各学科的内容特点,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青少年既是学校的学生、家庭的孩子,也是社区的成员、社会的公民,他们有权利也有责任关注现实社会中人和事。如果是生活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环境中,成为脱离生活的“笼中之鸟”,他们是很难适应走出校门面向社会的生活的。我们作为他们道德成长的引路人之一,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和谐的邻里关系、多彩的社区生活,把自己融入生活的大家庭里。这对培养他们基本的道德判断和是非辨别能力,在是非面前作出负责任的选择,树立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观念和意识,是大有帮助的。
四、榜样示范: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渠道
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也是学生较容易接受、仿效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机会展现给学生美好的人格、高尚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见贤思齐。
其实,我们教师的形象很重要。我们经常提及的“身教重于言教”是不无道理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其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工作是踏实的还是马虎的,一言一行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等等,无一不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此外,我们应充分将优秀人物形象有选择地向学生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些光辉的人物身上所放射出来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道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走向辉煌,这些伟人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舍生取义、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人物形象也可以加以利用。
让我们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共同为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