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枣庄市工业转型的思路与方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枣庄市工业转型的思路与方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东省枣庄市是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煤炭曾长期占据经济总量的80%以上,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依托,以化工、冶金、纺织、建材、食品、造纸、电力等为支柱产业,门类较齐全、基础比较稳固的工业体系,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素有“鲁南煤城”和“建材之乡”之称。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衰竭,接续产业发展滞后,枣庄经济社会发展中固有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

今后一个时期,枣庄市应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按照“上大、改中、关小”的战略,努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抓好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稳定提高煤炭综合产能。鼓励电力企业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项目,发展热电联产企业;大力发展旋窑水泥,推动枣庄由建材大市向建材强市转变。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努力上规模、上档次。坚决关掉小煤矿、小水泥、小钢铁等生产企业。

二是推动支柱产业多元化。突出重点,尽快做大做强煤化工、机床、食品加工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使煤化工尽快成为支柱产业。充分发挥鲁南机床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机床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提高研发能力,开发高精端产品,进一步扩大机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是推动新兴产业特色化,促使新兴产业尽快形成规模。

四是积极推进工业项目落地。抓好对已列入国家、省和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财税政策的协调和衔接,提高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保障水平,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围绕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来筛选项目,优先把符合国家扶持发展的项目作为吸引资金投向、争取国家及省技改优惠政策的重点来抓。

五是突出抓好工业的节能降耗。进一步完善细化节能目标考核办法和奖惩细则,突出重点领域,对重点耗能企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能源跟踪监管,重点调度,严格考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具体调整方向为:

1、拉长煤炭产业链,培植以煤化工为主导的战略支撑产业

煤化工。依托兖矿鲁化“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甲醇、醋酸,扩大合成氨、化肥规模。加快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建设,促进煤化工产业聚集。利用煤化工上游产品,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提高行业精细化工产品率。

煤焦化。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焦化行业准入制度。严禁新上单纯炼焦项目,全市机焦产量控制在600万吨/年左右。实行集中布局,综合利用,加快延伸煤焦化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煤电化。总装机容量控制在500万千瓦左右。加大电网建设投入,提升电能输送能力;发展煤电热联合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热电平衡生产,使电能、热能的利用逐步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电化工、电冶炼等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延伸,实现二次增值。

2、巩固提高传统支柱产业

稳定煤炭工业。加快煤炭企业整合,提升煤炭生产和设备制造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生产工艺,改造、整顿和规范小煤矿。煤炭年产量控制在3500万吨左右。

发展建材工业。突出发展新型旋窑水泥、平板玻璃、石膏深加工及新型墙体材料。扶持新型建材、高档装饰装潢建材、环保节能建材产品,改善建材产业结构,提升我市建材产业等级。

膨胀纺织服装工业。采用高新科技对纺织企业进行改造,保持和发展针织内衣、牛仔面料及服装、地毯、巾被系列等产品的比较优势。

提升机械电子工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数控专用机床及汽车维修检测系列设备。建设滕州机械制造创业园。

壮大食品工业。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加快培育“小麦―面粉―等级面粉―专用面粉―高档食品”、“玉米―淀粉―变性淀粉―酒精―医药用品”、“大豆―油脂―豆粕―饲料”等三大产业链。以肉食加工、酿酒为主导,重点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有我市特色的石榴系列深加工食品,优化食品产业结构。

适度发展造纸工业。以高档涂布白板纸为龙头,带动制浆及纸制品业加快发展,积极开发高档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及专用纸,加快发展白卡纸、牛皮箱板纸、液体包装纸,逐步形成规模化、高档化的造纸行业。

3、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运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等现代技术,争取在制剂工艺和产品剂型方面有较大突破,建设现代医药工业,在产业规模和素质上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使这一极具潜力的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新材料。重点扶持枣庄金泰电子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向下游产品发展。

高科技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设计等信息化系统,尽快形成经济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