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同时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课堂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能够以和谐的状态出现在课堂上,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学生在积极动脑中得到思维的锻炼,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33-3

[作者简介]林跃庆(972―),男,北京人,本科,北京市丰台区时光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能够以和谐的状态出现在课堂上,更有效地服务于素质教育,使学习者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达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下面笔者谈几点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激发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可满足这一需要。多媒体具有声、光、形综合表现力强的特点,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曾在教学五年级的一节计算课时,多媒体屏幕首先通过录像放出我们学校大门,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们认识吗?”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认识,是我们的学校。”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学校上了屏幕,非常兴奋,接着又通过录像,带领他们参观了学校的各个地方。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接着屏幕上又出现学校大操场,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校正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跑步、跳绳、踢毽、跳远等项目,还有观看比赛的同学,再配上画外音。学生看得情绪激昂,同时注意力也很集中。教授《平移和旋转》时,笔者创设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情境。当孩子们在欢乐谷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游乐项目时显得异常兴奋,接着,笔者马上引导学生找找哪些游戏的运动方式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当孩子们找到摩天轮、转椅属于旋转时,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平移,处处有旋转,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因此,在课堂中很自然地引入新授知识,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莫过于一些课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呈现出来,还有较强的视觉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学过程在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中,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事先制作了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星空动画。点一下运行,太阳、地球和月亮同时转动,也可点动地球或月亮转动,使学生明白地球绕太阳走一圈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走一圈是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而且,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闰年的形成(地球每绕太阳一圈的时间都比36天少近6个小时,这样每4年就少天,于是每四年补上一天,就成了366天)有了深刻的认识。屏幕底色是深蓝色,色彩清晰明丽。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感到新鲜,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热烈,同时也使得理解上的难点迎刃而解。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笔者在设计《平行与相交》一课时,意图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上课伊始,教师给出看似没有相交而实际相交的两条直线,让学生判断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当学生利用遥控器第一次反馈后,教师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在辨析中,学生联系已有的关于直线特征的知识,直线的两端可以无限延长,得出看似不相交的这两条直线在直线的两端无限延长后就会相交的结论。对看似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实际却相交的情况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关键看教学是否突出了“过程”。引入多媒体课件,使“过程”比传统教学展现充分。学生在快慢适宜、因人施教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完善的思维训练,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中“距离”的含义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初次反馈,通过猜测判断折线、直线、曲线中的哪条路最近;再通过课件演示:当小狗匀速前进时,在正常情况下,走中间的路能最快吃到骨头。使学生认识到两点间线段比曲线和折线都要短。在初步感知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线去具体测量和比较,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认识到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在学生理解距离的含义后,进行二次反馈,选择两点之间什么线最短。从主观猜测到直观感知,再到动手验证的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理解。在本节课中,直观演示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课件演示合理整合,引导学生掌握新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在《相交与平行》一课“理解垂直”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垂直的概念后,自己总结出了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方法。我把这一方法在板书中明确: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垂直的概念。在学生反馈后,结果显示只有人做出了和别人不同的选项。在大家的诧异中,他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题中没有说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我认为它是错的。”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也产生了这一疑惑,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垂线的概念没有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在质疑、思考、讨论后学生明确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无法相交,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就必然在同一平面内。我热情地表扬了那个选错的学生:“让我们感谢这个错误,因为这是个美丽的错误,它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垂线的概念!”

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策略整合,及时反馈,提高实效

把高效、快捷、准确的互动反馈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补救,全程、全员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双基”过硬,促进了学生的有效教学。如教学《约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先从下列分数中找到最简分数,再把不是最简的分数进行约分。学生先用“按按按”遥控器,选择有几个最简分数,选对的学生就独立开始练习;有问题的学生,老师巡视指导。因为这看似简单的一道题,要用到许多的旧知识,比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要掌握约分的方法,除了要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大于1的公因数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判定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在教师的帮助下,学困生也能在本节课解决这个问题,为后面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又如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复习课上,在讲解判断题“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约数的倍数”时,学生用“按按按”选择出自己的答案。说明正确的理由时,有一个学生举例:“和3,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3,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当时,笔者也认为这个学生说得很正确,但还是又追加了一句:“还有什么想法?”判断为错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1这个数很特殊,也可能是一个巧合”。另一个学生补充了观点:“两个自然数的关系有三种――互质关系、倍数关系、普通关系(既不是互质关系,又不是倍数关系)。然而你举的例子中,和3可以说是倍数关系,也可以说是互质关系,但还是不全面。同时,由于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自然数,因此我认为你的结论也可能是一个巧合。”于是,那个学生又举了一个例子:2和8。这样这个例举法就运用得十分全面了。在学生自己辩论的过程中,判断为错的学生心服口服,最后重新做出选择。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对此判断题的做法更清楚,而且教师也通过再次反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情。

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各有所得,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互动反馈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亲身体验、主动感知,手段更新,内容更活,质量也更高。

参考文献:

[1]于成兵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3(3)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4

[3]李克东,谢幼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M]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