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来物种来势汹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来物种来势汹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虽然大部分外来物种不被视为威胁,但仍有约15%的物种被认为是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保护生态,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自然规律。

在自然界,因地理、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物种会“划界生存”,其生存活动只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但近百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些物种随着鞋底、压舱水等承载物,作为“偷渡者”或以“搭顺风车”方式进入到新环境,突破传统的生存界限。

入侵新环境的生物往往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环境中适应定居、自行繁殖或扩张“地盘”,最终破坏当地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甚至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目前,外来物种入侵事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例如英国的外来物种就达近2000种。虽然大部分外来物种不被视为威胁,但仍有约15%的物种被认为是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

物种入侵愈演愈烈

外来入侵物种有一个潜伏期,这个时间可能是几十年或百数十年,在它没有爆发的时候,我们很难确定它有多大危害,但它们一旦爆发流行,往往已大面积蔓延、形势难以控制。而那些还未显山露水的,可能种子已经种下,随时可能爆发。

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公布了16个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紫茎泽兰、水葫芦、福寿螺等;2010年,这份入侵名单的物种增加到35种。被列入这份名单的物种,其危害级别属严重。很快,一些科研机构以及协会也马不停蹄地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外来入侵物种的保守数据是488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26种:2013年,这个数据确认已达544种。从“南美浮莲”水葫芦到美国白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而根据国家环保部2008年末发表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报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中,已有一半以上入侵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每年高达1198.76亿元。这是保守的估计,还不包括那些无法计算的隐性损失,比如外来入侵物种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景观改变后的美学价值丧失等。

比如作为入侵物种名单上一员的水浮莲,它就让我国许多城市、乡镇吃尽苦头,许多河道因为水浮莲大面积繁殖,嫣然成为了“草原”。近期还有媒体报道称:水浮莲威胁湛江、茂名近400万民众的饮用水质安全,最后湛江市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不得不出动大批人员清理,打捞清理出水浮莲达3.8万多吨。但目前水浮莲的治理仍是治标不治本,只能靠持续的清理、围栏来抑制。

它们都怎么进来的

原本自然界的河流、山川、沙漠和海洋,恰到好处地给物种的生态演变提供了天然屏障。近百年的工业化发展,使人类活动可以深入到原来不能到达的地方,物种也借此跨越隔阂,横渡远洋,繁衍扩散。原本物种要千百年才能完成的入侵历程,如今可缩短至一夜间。

物种本身原来并无所谓有害和无害,只是当人类将其带到它们本不该出现的地方时,它们才开始产生负面的效应。而这种局面的出现,常常是因为人类的无意识行为,或者是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态度而造成的。

外来物种的传入方式,可分为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部分物种的有意引进往往弄巧成拙。据报道,目前中国已有的外来入侵物种中,大约有60多种是有意引进后扩散成灾的。例如,为提高经济效益,新疆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在上世纪50年代末,引进意大利黑蜂进行人工驯养。40年后,后者取代前者,当地野生伊犁黑蜂遭遇“灭顶之灾”,连带当地众多依赖其传粉的植物也受到影响。

而无意传入则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种方式。例如进口木材及其制品,其中就会暗藏热带火蚁、长鼻白蚁等虫害。

而船舶的压载水是外来物种极好的“顺风车”。未上货的船只在起航前会装载压载水,以保证行船时的稳定性。空货船到达上货港时,再排放压载水。预计每时每刻,都有七十亿吨的压载水在各大洋上穿行。这些压载水装满了出发港海域里的幼虫、细菌和浮游生物。而这些可能就是全球外来物种入侵的首要途径。

2012年,研究人员评估了活跃在地图上的300多条航线的压载水带来的物种入侵风险,指出全球有20个地区特别容易遭受搭乘货轮“偷渡”过来的外来物种的入侵,旧金山湾、纽约和香港均榜上有名。他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最有可能带来物种入侵的航线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的话外来物种可能会客死途中,太短的话可能目的港口早已存在该物种。因此风险最高的是那些距离8000到10000千米的航线,即约为上海到旧金山的距离。

朋友还是敌人?

不少研究都证实了科学家们的猜想,即缺乏天敌是外来物种扩张的重要原因。外来物种,除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之外,还会造成生态灾害频发。例如国内水葫芦和大米草等的肆意蔓延,已经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而且爆发的频次越来越多。

而外来入侵物种还有可能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例如豚草,分布在我国15个省市,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再例如,人类对热带雨林地区的开垦,使更多的病毒外侵,包括那些以前只在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也进一步扩大了它们的危害范围。除此之外,还有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的疯牛病、口蹄疫等。

为了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颁布了《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以及《进境植物和植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这两部法规的颁布是中国对外来物种进行风险评估的一大进步。农业部也已经制定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没有真正涉及生态系统的风险预防,仍停留在“损害预防”的观念上,更多从经济损失角度出发。

2003年,原国家环保局公布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名单,与此同时,由农业部牵头,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科技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国外来生物防治协作组,成立了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这又意味着我国对外来生物的防范及管理进一步强化。

将外来物种资源化

然而,所有被引入的外来物种中,大约只有10%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自行繁殖,在能自行繁殖的外来物种中,又大约只有10%能够造出生物灾害。也就是说,外来物种中只有1%有入侵趋势,即能真正形成入侵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而且外来物种也不一定有害。我们食用的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多数是外来物种,例如红薯来自爪畦,玉米来自墨西哥,烟草来自巴西,橡胶来自东南亚,向日葵来自美洲。而且部分外来物种也有可能是有益的,例如,在美洲,有一种昆虫造成了大量树木的死亡,而外来入侵的物种正好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从而挽救了树木。

既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已经无可逆转,明尼苏达州麦卡拉斯特大学的马克・戴维斯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本土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的区别已不那么重要。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持续改变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物种会离开故土,因而重要的不是物种来自何方,而是应该关注这个物种对环境是否有益。

有鉴于此,目前很多地方开始将外来入侵生物“资源化”。所谓资源化,就是把这些物种变成资源。例如,福寿螺,人们原来是想将其引进养殖,以供食用,但由于福寿螺本身存在问题,加之管理不善,以致危害农田、水稻。云南等地现在就开始变“害”为资源,利用福寿螺作饲料,可以代替鱼粉作为水产饲料的蛋白源。

在距离长岛海湾只有几公里的Miva's Sushi餐厅,使用的食材就是生活周遭的可利用生物,包括许多入侵物种,如野猪和亚洲鲤鱼。他们的菜单充满创意,比如野猪肉卷、天鹅寿司、味噌螃蟹、虎杖柠檬水。餐厅老板独具创意,把外来物种做成了美味佳肴。

当我们在谈论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时,实际上谈论的是保护生态的问题以及观念的改变问题。保护生态,正如谢焱博士说的,不是说我们在水里一定要有荷花,地面上一定有牡丹,冬天的草地还必须是绿色的,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