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镇化:让乡恋相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关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正式报道中写下这样的文字,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笔者揣度,并不是人人能理解好这句话。
乡愁其实与乡恋之情共存;在城里的,无论新居民还是老居民,都有一种对乡村的亲近愿望。这种乡恋之情,本质上是两种心理依赖。一是对益于健康的自然环境的依赖;二是对亲善人际关系的依赖。后者更重要,但偏偏人们对它的本质意义认识不清楚。这要从心理学研究的发现说起。
环境心理学发现,高密度居住环境与人的心理和生理恶变之间有高度关联。VANVEIET研究发现,住在多层或高层住宅中的孩子,在一些生活技巧的学习上发展较迟钝,且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较富于侵略性,容易失眠,神经系统病变发作的概率较高,社交能力较差。研究者还指出,住在高密度住宅区内,会导致更强烈的拥挤感,并且出现其他负面态度,如知觉到的控制、安全、隐私与满足感降低,与其他居民的关系品质恶化。
上面引述的研究结论,可以解释乡村人际关系为什么要比城市的人际关系亲善许多。城市居民所居住的各类楼房,特别是塔楼,使人们之间相互侵入了心理安全边界,必然生出戒备乃至彼此厌恶的心态。人们所说的居住要“接地气”,其实是需要一种由足够居住空间而伴生的心理安全。
毫无疑问,以往的城市建设基本忽视了人对空间的需要,因而让人不会产生乡恋之情。现在全国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8000人左右,但城市建成区的住宅区的人口密度却多在6万―10万人/每平方公里以上。甚至连一些小县城也热衷给百姓建造摩天大楼。这是一种令人恐怖的城镇化景观。
如果革新规划理念,让居民保有乡恋之情的温馨城市是完全可以建造的。一是扩大居民区面积在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中的比重,例如,由现在的20%左右提高到40%以上。二是至少城市的中产阶级能有经济型的独栋住宅,而让政府、企业与社会机构在城市的中心区使用摩天大楼。三是将城市核心区周边不便于农业耕作的土地利用起来,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使其既能改善城市中产阶级居住条件,又能同时提升植被覆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四是考虑到中低收入者的情况,尽量安排他们到接近市区中心区域居住,密度也不能太高。当然,极少数巨型城市不必完全套用这几个原则。
笔者做过一些数据分析,按以上规划原则发展城市,依据我国的人口与国土资源条件,根本不用多占农地,就可以达到目的。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密度高过我国2倍以上,但它们的老百姓居住形态要明显好于我们。笔者希望,即将出台的新的城镇化战略能让我们的城市规划调整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老百姓住得更舒服,不忘乡愁、乡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