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遵循“读书”规律 教给读书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遵循“读书”规律 教给读书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和阅读教学规律,小学生阅读要通过内部的言语把阅读材料变成自己理解的内容,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思路:“读通——读熟——读懂——会读”。然而,纵观不少公开课,阅读教学几乎都跳过了“读通”、“读熟”这两个基础环节,而一步跨到“读懂”这个高度,形成一种悬浮状态。这种“悬浮式教学”是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只有学生自己把课文“读通”、“读熟”,才有可能“读懂”;只有经历坚持不断的训练,才有可能“会读”——形成读熟的能力和习惯。新课程理念强调“感悟”与“对话”,但必须以“读通课文”“读熟课文”为前提。

一、读通——由视读广度向视读精度过渡

读通,就是学生自己把课文读通顺。读通课文应包括三个方面:①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②读连贯(不数读,不断句);③读出停顿(按标点符号)。

重点:扩大视读广度,向视读精度过渡。

难点:对课文语言准确、精细的感知,即向视读精度快速过渡。

突破难点要注意以下两点:

1.强调让学生“自读”。在上课一开始,教师不要急于范读、领读。人类获取信息的感官主要靠视觉(占各种感官能力的83%),其使用最多,功能最灵。自读是学生的个体读书实践的活动,是自我感知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才能记于心,是其他任何手段无法取代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往往缺乏对书面语言准确、精细的感知,常常有漏字、错字、重复、颠倒的现象发生,因此,在由广度向精度过渡之中,尤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读通课文。

2.保证“读通”的质量。目前,很多老师把“读通”放在课外或自习课中,基本上是撒手放任。笔者在追踪调查中发现,有些老师往往只要求学生读,究竟怎样读,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均没有落实,所以“读通”往往落空。新课伊始,不管学生“读通”不“读通”,就要求学生“读懂”,难怪不少学生学完了课文还读不上口,甚至还读错字。为了保证“读通”的质量,我们可以将“读通”这一基础环节纳入课内(要有教师的督促、指导与检查,如期达到“读通”要求),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工具书,辨别易混、易错字的音和形,动笔圈点批画,轻声认读、记忆、思考、想象,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二、读熟——由无意识思维向有意识思维过渡

读熟,即熟读成诵。这是学生反复读书的实践过程,也是初步理解课文的过程,是大量“吸收”的基础环节。读熟课文应包括三个方面: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②读出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③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重点:促使无意识思维向有意识思维过渡。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角色,发展学生的有意识思维。

突破其难点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给学生创设朗读的情境,动情晓理。在阅读教学中,过于重视朗读的技术指导,忽视朗读的情感调动,是读书如嚼蜡的重要原因。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更是作品的生命力。学生的朗读活动的实质是情感的抒发,“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创设情感场,凭借情境训练语言,带领学生“感知——入境——生情”,达到熟读动情晓理的境界。

在“熟读”的过程中,教师的动情范读和语言描绘起着悟情入境的“催化”作用,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缩短心理距离,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音乐、影视、实物、表演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感场,使学生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文中人,读得字字显神韵,句句寄深情,从而强化学生的有意识思维。

2.注意加强语感训练。有感才有悟,悟的过程是学生分析综合的过程,又是学生无意识思维向有意识思维过渡的动力。我们必须像吃口香糖那样反复诵读,阅读越有味,其味无穷。通过熟读成诵,在脑子里把文字的抽象符号化为反映客观事物的具体画面,即“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化为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例如,教学《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轰动”一词,引导学生展现当时的情景,使那一幅幅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的令人感奋的活生生的画面引入学生脑海,这样,“轰动”一词也不再只是局限于字典上的意思了,而是有其深深的形象感受。我们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草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那里的“热闹”场面是以声音为序的,似乎只是听觉感受,但仔细品味,其中还包含着视觉、运动觉、空间觉、触觉等多种感受,进而惊叹反复诵读的无穷乐趣。

三、读懂——由定向思维向发散思维过渡

读懂,教师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恰当讲解、分析、评点,引导学生朗读体味深入理解的过程。读懂课文应包括三个方面;①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什么);②领会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中心(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③弄清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中心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难点:挖掘、咀嚼、想象语言文字的内在含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突破其难点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注意反复咀嚼,品赏文中味。小语教材大多文质兼美,用词精当、形象鲜明、感彩浓郁。这些词语很有咀嚼、品赏价值。品味的思路为“理解词的本义——想象句中义——深思句中理。”例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先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再弄清它在诗句中是产生、升起来的意思,进而明确它在全句中的意思是指香炉山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升起,并在脑海中展现诗句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境,最后发散(假设)用“升”替换“生”,看其句意有何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用“生”有烟雾不断产生、升腾的意思,是个动态的画面,烟雾升起来了,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再没有烟雾升起来了。从而深切体味作者用“生”而不用“升”的道理。

2.合理想象,注意逻辑感受。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人、事、景、物中,除形象感受外,还要上升一个层次进行逻辑感受——从局部的形象感受到整体的综合性感受。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时,仅仅让学生感受桂林的“山”怎样,“水”如何,是一种孤立的印象。在逻辑感受过程中,要理清语言链条,把握课文的脉络,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思路,落实为言路。例如,《桂林山水》一课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总领全文,然后分述水和山的特点,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开头呼应,构成“总——分——总”的框架结构。中间两段采用相同手法,分述了山和水的特点,给人一种并列感,使人产生“桂林的山,桂林的水都是那么美”的感觉,并通过想象使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边走边看的动态感,这样写既注重了形象感受的“面”,又注意了逻辑感受的“线”,并在感受过程中形成内心的“语流”,使文中的事“活化”起来。

比较疏理是增强学生逻辑感受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即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特别关注结构段,进行各自然段的横向比较或同一自然段的纵向疏理。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大段篇幅冗长,我们可运用自然段之间的横向比较:五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明什么?这样从内容入手,层层剖析比较,让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感受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理解其孤独悲惨的命运及其根源,形成了“感知比较理解升华”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四、会读——促使读书知识向读书能力过渡

会读,即学生会独立读书——自能读书。会读课文应包括三个方面:①读书规律和方法的掌握;②读书的技能技巧;③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维品质。重点:促使读书知识较快地转化为读书能力。难点:坚持长期训练,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突破其难点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读而“实”。注重环环到位,坚持长期训练。学生把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学生自己把每篇课文都读通,要达到视读精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读熟,要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在读熟过程中必须突破定向思维,要达到思维的深度。只有当“读通”、“读熟”、“读懂”这三个基础环节得到落实,“会读”才有希望,否则,自能读书就只是一句空话。

2.注意读而“思”。读懂课文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和积极思维来完成的。读懂课文起于“读”,着眼于“思”,落脚于“懂”,发展为“会”。这里的读贯穿一个“思”字——关键是“读”,要害是“思”,“读”而不“思”则罔。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懂的过程中,绝不能消极等待,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因势利导,启发、引导学生“思”,尽量缩短学生“悟”的过程。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荷花》(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当读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对“冒”的引导就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1)换词比较:你能把“冒”字换成哪些词语,哪一个最恰当?(2)白荷花( )地从荷叶中间冒出来。(3)白荷花( )地从荷叶中间冒出来,想要干什么?(4)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句子。王老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冒”字反复品味,使白荷花充满了灵性、生机,富有情味,并在学生脑海中迅速鲜活起来。

有时我们还可以用问读的形式进行训练,即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能够回答问题的语句并读出来。这种“读”的过程,也能促使学生用心去思考。

作者单位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