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紧扣学科特性,实施有效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紧扣学科特性,实施有效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动手探究解答问题,是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表现。本文作者结合全等三角形知识体系及内涵,根据新课标要求,就全等三角形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全等三角形问题教学 探究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具有动手探知未知领域及现象的内在特性。动手探知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有效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加之当前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能力已成为新课标下能力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学生所应必备的重要学习能力素养之一。全等三角形作为初中数学学科平面几何教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要义、多样表现形式,以及深刻发展特性,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在初中数学二年级全等三角形章节问题教学中,就锻炼和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先进教学理念,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自己探索研究的体会和实施的策略,进行简要的论述,请同行予以指正。

一、凸显情感激励作用,使学生在良好问题情境中产生探究欲望。

情感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克服解题困难的“源泉”和“动力”。初中生作为处在人生发展和心理发展特殊阶段的学习群体,其内心更需要树立良好的、积极的、坚定的学习情感。通过全等三角形章节知识体系及内涵要义的分析,可以发现,全等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家具中花纹图形的运用、衣服布料的裁剪,以及建筑图纸的设计,等等。这就为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教学中,我为了激发学生动手探究问题的内在潜能,抓住数学问题的生活性特点,设置了生活性问题情境:“小明和小红在家里做游戏时,不小心将爷爷用来压纸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3块,小明想去玻璃店区划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他应该拿哪一块玻璃碎片去画呢?”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中,我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融入了问题情境中。这样,学生对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运用就有了更加深刻和形象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内在潜能得到激发,探究欲望得到“发掘”。

二、凸显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在问题有效解答中把准探究精髓。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总导演和总策划,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同样,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进步,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和耐心指导。因此,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问题的广阔空间,另一方面要在学生探究活动“困难处”给予及时的指引和点拨,使学生在自身探究和教师指点双重作用下,逐步找准问题解答关键点,逐步掌握问题解答思路,逐步形成探究解答问题方法要领。

问题:如图所示,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DC和BD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C和∠BDO是直角,试猜想AO,DC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如何,并证明你的结论。

在该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将解答上述问题的任务交给学生,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问题探究分析活动。学生在小组分析谈论问题基础上,进行作图分析,结合问题条件及图像内容,提出该问题是关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开放性问题案例,所猜想的线段的大小、位置关系,可以采用“先特殊后一般”的方法,先分析其特殊(相等、垂直)情况下是否成立,结合已知条件经过推证得出问题正确结论。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书写问题求证过程(略)。最后,教师对学生解题过程进行总结,梳理出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即解决结论探索型的开放性问题时,通常要注重对题设进行分析,认真仔细观察图形,通过对特殊情况进行估测、猜想,然后加以证明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探究分析问题的充足时机,并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开展了有效的问题探究活动,从而掌握和领会了该类问题解答的方法步骤。

三、凸显教学互动作用,使学生在评析解题过程中养成探究习惯。

教学双边性、互动性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特征。而初中生学习自主能力较弱,思考问题不够全面,解决问题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借助外在“作用力”的指导和推升。问题评析活动,正好将教学双边互动性与学生探究活动实效性进行有效融合,以评价为抓手,以评促思,以思促改,实现学生良好探究习惯的养成。

如在学生解答“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点E在AC上,CE=BC,过E点作AC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FC.”问题时,教师就采用评价辨析教学法,先展示如下解题过程:“证明:FEAC于点E,∠ACB=90°,∠FEC=∠ACB=90°,∠F+∠ECF=90°.又CDAB于点D,∠A+∠ECF=90°,∠A=∠F.在ABC和FCE中,∠A=∠F,∠ACB=∠FEC,BC=CE,ABC≌FCE,AB=FC.”要求学生开展小组间的评价辨析活动。学生在辨析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的解答过程抓住了求证AB=FC的关键点,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建立等量关系,从而推导出求证结果,此种解法简便可行。这样,学生在辨析过程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问题解答习惯。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抓住数学学科特点,利用学生能动特性,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有效探究活动,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