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皮质旁骨肉瘤的临床与X线诊断(附3例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皮质旁骨肉瘤的临床与X线诊断(附3例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8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69-01

皮质骨肉瘤是一种特殊的骨肉瘤,与传统的骨肉瘤相比,在临床上和病理上及X线表现上有很大差别。治疗方法和预后亦有不同的差别。本院近几年来收集了3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年龄20~42岁; 病程较长,有一例长达5年之久。发病部位;股骨下端2例,肱骨上端1例。患者就诊多为无痛性肿块,没有全身明显症状,近关节面发病者可有关节功能不同程受影响,行走不适伴轻度疼痛感。体检时可扪及类圆或不规则肿块,质硬,无明显压痛,肿块较固定,边界尚清,局部可有烧灼感,未见血管怒张等征象。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病理Ⅰ、Ⅱ级。

2 X线表现象

2例位于骨端,呈类圆形分叶状高密度肿块阴影。肱骨上端1例呈环绕骨干生长趋势,大小约4×4cm至2×10cm不等。基底部较宽,其中1例基底部与骨皮质相连,1例有明显间隙与骨皮质相隔。肿瘤密度较高呈致密改变,呈象牙质样,同时有混合团块样密度,但未见骨膜反应及明显骨质破坏,骨髓腔无异常。肿瘤与软组织分界清楚。其中1例出现线样透亮区,未见软组织肿块。

3 讨论

皮质旁骨肉瘤,来自骨膜、骨皮质附近结缔组织或骨皮质表面的成骨性结缔组织。其病理改变可多样,分化程度迥异。肿瘤由骨、软骨及纤维组织构成,以此三种成分中分化最差的一种定级,病理分Ⅰ、Ⅱ、Ⅲ级;而伟统骨肉瘤病理特征是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形成的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性骨组织构成。皮质旁骨肉瘤,男女发病率相近;发病年龄偏大,但明显低于典型骨肉瘤平均年龄; 肿瘤好发部位大多在长骨端,以股骨下端常见,胫骨上端、肱骨上端次之,骨干部位较少见,文献报道亦有小部在其它部位发生。

结合资料,对照本组病例,皮质旁骨肉瘤X线表现可分四型:①硬化型:表现为一圆形骨块,象牙质状;②发团型:表现为瘤骨顺向旋转,呈发团样; ③骨块型:为孤立于骨表面及骨外的条状骨影;④混合型:为前三者的不规则混合。X线的诊断要点是:肿瘤基底部较宽,有包绕骨干生长的趋势; 肿瘤密度较高,多呈分叶状生长,肿块与软组织分界尚清楚,可有线样征,少有骨膜反应。

皮质旁骨肉瘤是低度恶性的原发性骨肿瘤。以硬化型分化最好,恶性度低。混合型分化最差,恶性度高。其它两型介与二者之间。当肿瘤密度较高,边缘光滑,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楚,可认为恶性度低。面出现肿块边缘模糊,低密度病灶不断扩大,有骨髓腔受累,出现软组织肿块及部分骨膜反应时,是恶性度较高表现。在鉴别诊断上要注意与局限性骨化肌炎骨瘤、骨软骨瘤等鉴别,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