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择偶复制及其影响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择偶复制及其影响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探讨了择偶复制及其影响因素。择偶复制是指在个体的择偶过程中,个体的选择会受到同性别的其他个体的影响,而做出相同或相似的选择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涉及性经验、吸引力、性策略、自我相似性面孔等。并展望了择偶复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择偶 择偶复制 亲资能力

择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它决定了个体进行决策之后将与一个什么样的伙伴长期生活并繁衍下一代。Buss(1985)将择偶定义为“个体从双方生理、心理特征、认知层面建立起来的对相似性的情感反应”。

一、什么是择偶复制

择偶复制,是指在个体的择偶过程中,个体的选择会受到同性别的其他个体的影响,而做出相同或相似的选择的现象(Dugatkin,1992,2000),个体倾向于复制同性别他人的选择。最早的择偶复制现象是Dugatkin和Godin(1992)在鱼类配偶选择行为中发现的。实验中,被试雌性孔雀鱼对榜样雌孔雀鱼的择偶行为进行了复制现象,被试雌性孔雀鱼在两条雄性孔雀鱼之中选择了榜样雌孔雀鱼曾与之逗留过的那只。此种行为在White和Galef(1999)的鸟类择偶研究中同样被发现。

择偶复制的本质是一种适应性的性选择策略(庄锦英,陈等,2012)。从进化角度讲,相对于择偶行为后的夫妻两个人的生活,基因的传承是更加重要的潜在考虑因素。但是,仅从其外表体貌这种明显特征来看,很难判断异性对方的基因是优是劣,亲资等能力的信息难以从此直接获得,而此时,同性他人的选择给个体提供了做决策的信息与暗示,个体容易做出的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选择,这样做经济且更加安全。所以,择偶复制是在解决配偶选择过程中因为潜在配偶信息不足导致选择困难的一种适应性策略。

二、择偶复制的影响因素

择偶复制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被试自身,同性别他人和潜在配偶三个角度进行考察。

(一)被试自身因素

1.年龄与性经验

在Waynforth(2007)的研究中发现的数量和择偶复制行为二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有性经验越少的女性越容易产生择偶复制行为。Dugatkin的实验发现年龄因素与择偶复制有正相关。对此,研究者们认为,年龄与性经验有正性相关。通常来说,年龄越小,性经验偏少,对配偶的选择缺乏自信,而择偶复制可以减少风险。

2被试的吸引力

在王佳(2011)的实验中,将被试的吸引力分为高中低三个组,结果低吸引力和中吸引力组的男女被试比高吸引力组的被试产生更多的择偶复制行为。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中低吸引力组的被试经历过的恋爱次数少,缺乏性经验,缺乏自信,更易倾向于参照同性他人的选择。而高吸引力组的被试经历过更多的恋爱和性经验,更有自信,更可以做出独立的判断与选择。

3.性策略

Buss and Schmitt(1993) 提出的性策略理论中指出,在进化过程中,两性为了能够更成功的进行繁衍生育,进化出了两种性策略:短期性策略与长期性策略。短期性策略是指不以建立长期关系为基础,通常表现为“”;长期策略是以建立长时间的、持久的婚姻关系为基础的配偶选择的策略。Waynforth(2007)认为,基于个体的不同性策略的选择,择偶复制现象会出现显著差异。采取短期性策略的男性和女性的择偶标准都是外表出众,而期望有长期双方关系的女性重视的是男性的社会地位、亲资能力,男性的要求是配偶拥有漂亮的面孔与年轻健康的身体(Gangestad Simpson,2000)。倾向于短期性策略的个体,凭借可观察到的外表特征即可进行择偶判断,所以不容易受同性别他人的影响,择偶复制现象从偶减弱。

4.情绪状态

情绪可以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那情绪是否也可以影响个体的配偶选择行为呢?王佳(2011)的实验结果显示,情绪对择偶复制行为的影响高度依赖于情境。同性榜样在愿意与潜在配偶约会时,积极情绪组被试比消极情绪组和控制组产生了更多的择偶复制行为。

(二)同性别他人

1.同性别他人的吸引力

同性别他人(即榜样人物)的吸引力影响择偶复制。如果榜样人物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则更容易出现择偶复制。在一些实验中,先让女性被试评价榜样人物的吸引力高低,然后对与之共同出现的男性(或与榜样人物曾为男女朋友关系,或无任何关系说明)进行吸引力或是否愿意与之约会进行评价,结果均显示,榜样人物吸引力越高,越光彩照人,那么与之同时出现的或曾与之交往过的男性则更易为被试所青睐(Yorzinski&Platt,2010;Waynforth,2007;Sigall&Landy,1973)。

2.自我相似性面孔

王佳(2011)在实验中将同性别他人的照片与被试本人的照片进行合成,作为靶目标照片,即自我相似性面孔。实验结果显示,靶目标,对异性的选择对被试有显著影响,存在择偶复制现象,即自我相似性面孔影响择偶复制。

(三)潜在配偶

潜在配偶对象的吸引力也会造成择偶复制。Johansson和Uller(2002)的实验中在平衡了其他变量之后,设定了两个可能影响择偶复制的因素:一是男性自身的吸引力高低,二是男性是否佩戴了婚戒(即已被选择)。实验结果显示,这两个因素都对择偶复制有影响。若低吸引力的男性戴着订婚戒,择偶复制现象提高了;而高吸引力的男性戴着订婚戒,择偶复制现象则出现弱化。对此,实验者认为,被判断为低吸引力的男性戴着戒指,会使女性被试认为该男性虽然外表魅力不高,但被另外的同性别他人所接纳与认可,那其必定有着其他优良品质,或可弥补其低外表吸引力的较好的亲资等能力,所以对其改观,增强了择偶复制效应。本就外表魅力高的男性戴着婚戒,会使女性被试认为其配偶更加富有魅力,竞争力太强,难度太大,问题棘手,遂择偶复制现象降低了。

三、研究展望

首先,对择偶复制的研究较多局限于西方国家,我国本土对此研究较少,择偶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应得到更多重视,加大对择偶复制的研究探讨。其次,择偶复制这一研究领域发展时间较短,影响因素的探讨还不够全面,未来可以扩展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后,对于择偶复制行为的评判很多采取吸引力评分,但吸引力的高低是不是就真的能代表其后续真正与之约会的选择行为需要更加审慎的考量。

参考文献:

[1]Dugatkin, L. A. (1992). Sexual selection and imitation:Females copy the mate choice of others. American Naturalist, 139, 13841389.

[2]Dugatkin, L. A. (2000). The imitation factor: Evolution beyond the gene. New York: Free Press.

[3]王佳. 择偶复制现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