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医生疯读MBA!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医生疯读MBA!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昔日,千辛万苦拿到医学院的毕业证书,等同于拿到终身收入远超出其它白领阶级的保证书。可是,医生们现在却说,医生这行已经高贵不再,进了这行,要有面对不安稳和收入下降的心理准备。

体制改革,医疗自主性低落

“外界都想抓我们的小辫子”。

医生对于工作的不满似乎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今年四月在英国医疗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载了一篇报告称:“长期以来,政府、付费者及雇主企图使医疗受制于管理及成本控制,导致指导原则、协议、稽核、规范和调查满天飞,发达国家的医疗自主性江河日下。”

除了上述体制性的改变导致医病关系产生严重不安之外,这项报告还直指医生对于工作不满的另一个重要理由:身价一落千丈,而且不只是钱的问题。

培养医生的时间漫长,其它行业人士实难感同身受,然而,投身此一行业者原本都预期这些漫长的煎熬只是初期的投资,他们牺牲奉献,总希望在熬出头后可以享有较为平衡的人生、医疗自、工作保障和尊敬。

40岁的美国医生法兰基(PaulFranke)坦率的说:“这些日子以来,医生们愤世嫉俗的情绪很强。”美国过去十年的医疗保健体系改革带给医生们的感受是:“立法者、律师、保险业者都虎视眈眈,想要抓我们的小辫子。”

医生感觉,所谓的健保体系就是生意,他们的生计都被管理者牢牢掌控,基于“打不赢、就加入他们”这个道理,让许多医生下定决心,要成为医院或是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医疗保健组织)的管理者。

执业多年后重回校园

于是他们在执业多年之后重回校园,其中包括法兰基医生。他选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专为医生开的mba课程,并许下心愿要改变现在的制度。

听说过医生因为收入不如意而转业的吗?在欧美社会已经慢慢的传出了许多案例。医师进修拿MBA,俨然成为美国医师的最新“出路”。至少,法兰基和他四十几个同学知道,即使是拿到学位后,仍不能如愿以偿取得医疗保健体系的发言权,也可以仗着到手的文凭,开创事业的第二春。

比方说,法兰基的同班同学耳鼻喉科医生豪斯菲德(Jeffery Hausfeld),每每在整天看诊之后,还要赶到学校上课。重回校园的契机是他22岁的儿子拿了课程简章回家,结果现在父子俩当同窗,而且已经决定要在学成之后一起开家公司,指导医生如何因应新的联邦法规。

豪斯菲德执业长达20年,现年48岁的他相信,未来十年会有更多医生学习商业技能、娴熟商业语言、看得懂财务报表,且洞悉个中底蕴。

这些医生念MBA的部分动力来自于这样一种观念,他们认为,唯有当医生才可以介入医疗体系的商业决策,取得发言权。在医疗保险成本管理方面担负医生这一环所应扮演的角色,才能改变今天的体制(在此一议题上,美国社会仍有辩论,一方认同医生应介入成本制定,另一方则认为病人应被赋予强势地位才是关键)。

体制不安定,医生纷纷进修

34岁的女医生玛丽・安・尼德瑞(Mary Anne Nidiry)执业6年,今年开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念MBA。她认为,过去医生对于医疗成本的议题并不在意,但是,一些医生开始正视这个议题,原因是这个体制带给医生的不确定感。

《今日美国报》指出,自1997年以来,美国医学院提供的医学博士/管理硕士的双学位从28个激增到36个;此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及卡内基美仑大学在内的学府,也针对医生量身订做MBA课程。

医生重返校园念MBA,其实反映出医生身价大不如前的现实。年轻的医生拿MBA的理由很务实,如果说医生这一行不吃香了,那么至少还有其它出路。至于年长一点的医生念MBA则大多是由于已经身为管理阶层的实际需要,也有可能是想自行创业。

当然,对于许多医生来说,MBA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大,低阶主管的薪水大多数都不如医生。但是,接下来的发展可就有些不同。

助理院长的年薪平均为十七万美元、院长的年薪为20万美元,家庭医师2001年的年薪则为144897美元。两相比较,一些医生认为念个MBA有必要,也就不足为奇。

Cejka & Company是家医疗保健人员猎人头公司,它指出,大多数转业的医生属于收入较低的种类,如是家庭医生、小儿科及全科医生,外科医生则不在此列。

高身价虽不再 但不易失业

在英国有个令医界忧心忡忡的现象出现一去年英国的医学系招收3355个女生,男学生人数只有2320人。有人因此认为,要大力鼓励男性加入,持此一主张者认为,女性以生育和照顾家庭为优先的可能性高,将导致医生不足的窘境更为雪上加霜。

抛开这种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定不谈,光是这个比例或许已经说明了许多事情。

英国医生不足的问题,根本无法等到这些在学者毕业后才来解决。政府于是把脑筋动到供过于求的德国,在德国不定期招募医生的动作频频。此举招徕不少德国医生前进英国,原因在于德国医生的处境比英国更糟,许多四十上下的医生可以预知,自己一直到退休之前,还是得在更资深医生的监督下工作,休想取得自。

不过,医生果真钻石身价不再?一位医生7年前放弃华尔街分析师的金饭碗去念医学院,同侪说他简直疯了。当年,大学毕业开始担任分析师,7年后可能升到资深副总裁的位置,年薪约莫70万美元。

同样7年,投资在医学院,顶多是熬到资深住院医生,年薪4500美元,而且一周工作时数长达100小时。不过,当华尔街宣布裁员的消息不断传出,这位医生还真是庆幸自己溜得快。

原载台湾《商业周刊》2002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