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承天夜游》是苏轼的颂月佳作,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理念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让学生透过古文字去理解古文,了解博大精深的文化。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课程标准”中的几个关键词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即诵读、积累、熏陶、感悟。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欣赏、感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随笔性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特殊心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体现了苏轼散文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渗透着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的特点。

2.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了理解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但还不具备独立自学的能力,鉴赏品析语言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要对积累不多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反复诵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欣赏文中写景佳句。

①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领会情感,自主合作探究融情悟理。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面对逆境时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③教学重点:欣赏文中写景佳句。④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

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让视野有限、阅历尚浅的初中生,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那种复杂微妙的特殊心境,是有难度的,应加以引导。

四、教学方法

三字教学法:读、品、悟。(设计意图:本文篇幅短小富有诗情画意,适合反复吟咏,在诵读中品析)

五、教学过程

(一)借月导入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但有一样东西伴随了他一生——月亮。苏轼笔下的月亮浸透了他独特、丰富、复杂的人生顿悟和慨叹,或许苏轼的高洁情操只有明月可以朗照,可以寄寓,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同游承天寺、共赏月色吧!(出示课题)

(屏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词,散文恣肆,另精通书画,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二)诵读品味

1.课题中有哪些信息?2.诵读。

(设计意图:教学千法读为本。安排自读、范读、仿读等,在诵读中整体感悟,读出文言的味道)

(三)欣赏月色

月亮是苏轼失意人生中精神上的朋友,我们要体会文中描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

1.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进行赏读。2.句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体会其中的妙处。

(屏显:“乌台诗案”: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险些丢了性命。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身居闲职,在城东买块地耕种养家)

(四)感悟“闲人”

“闲人”是本文文眼,既表明自己有闲情雅致,又暗含自己被贬黄州、官职清闲之意,有一箭双雕之巧。

1.何谓“闲人”,你如何理解“闲人”?2.苏轼为什么要找张怀民一起赏月?结合背景资料思考,发表你的看法。

(屏显:张怀民,元丰五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他虽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提示:①两人际遇相同,同是被贬到黄州的“天涯沦落人”。②志同道合,虽遭贬谪而豁达,不为贬官而烦恼,利用空闲时间纵情游览山水,自得其乐远远超过一般人。

师讲解:苏轼屡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身居闲职。本文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那你知道他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在哪个时期真正形成并成熟的吗?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

(五)课堂小结

无论境遇如何,豁达乐观始终是苏轼的生命底色。东坡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散文诗歌,更在于他的豁达、洒脱的人生观。让我们洒脱地面对人生,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创造诗意的人生吧!

(六)作业布置

走近苏轼内心世界,面对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坡,你想说些什么呢?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

(七)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月——澄澈空明

闲人——豁达悲凉的心境

豁达的心胸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这堂课从最初设计到最后的呈现,感想良多,下面就选择其中最深的谈谈:

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

2.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要合理取舍,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