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强调对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要求,体现了国家教育目标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传授技能、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培养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有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学生。因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首要问题。
自主探究性学习,指通过学习提高学习者的探索发现、吸收归纳、提出新问题并给与解决的能力,以迎接时代的变化。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一、重新认识学生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才能教育出创新型人才,在原创领域取得成果。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内因这个主要因素,因为要求学生站在主动地位上,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所以要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变化。
学生是教育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一个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如何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具有独特个性,身心不断发展、完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活个体,学生的独特性一方面源于生理遗传特性和自然禀赋,另一方面源自社会生活和个体经历,即个人的生活环境、生命历程以及对环境和经历的独特感受。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就必须因材施教。同时,学生身心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学生身心发展有一定规律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身心持久、全面、健康发展。此外,学生发展也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社会规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只有遵循生理、心理、教育和社会的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智全面健康发展。
二、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从传统的教授论改为教学论,从只关注教师的教授到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标提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吸收和接受。学生的主动,是学习的第一条件,体现了教育观念上的初步转变。
提升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即优质教学,指致力于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内涵发展。而学生的发展牵制其他两个因素发展,学生发展在教学中涉及两个关键词:学会与会学。
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和学习观。区别仅仅在于:前者要求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后者则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构建,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增强对学生理解能力、消化能力、系统化能力及与时俱进能力的培养,即更注重于心智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现代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复杂的能力结构体系中,思维能力处于主要地位,而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又集中体现和形成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过程之中,因此对探讨能力学习过程的着眼点大多放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之上。
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学习”(即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什么”(即学习的内容),通过解决问题,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力学习比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更为重要,这也是新课程要求过程与方法的具体体现。
三、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做事情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动机,方向找准了,加之毅力和恒心,定能取得效果。学生在学习上树立良好的动机,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学习手段,合理安排学习过程,付出辛勤的劳动,可事半功倍。
努力引导学生从“学知识”转到“用知识”上来,让学生学习时有意识地、自觉地形成和发展这方面能力。积极转换角色定位,从被动转到主动地位上来,在合作教学中主动交流探究。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推动作用,而且使学生在努力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创造性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性、应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讲述数学家历史故事,利用数学知识及时、准确播报天气预报、预测生物群体合理发展获利最大等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学习方法指导是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找出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实践,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即“教学生学会学习”。这里要特别考虑环境类要素、情绪类要素、生理性要素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也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依据。
1. 制定学习计划的指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有利于使自己目标更加明确,坚持计划的实施,合理使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注重知识联系,强调整体观,提高对数学整体结构的认识。数学课系统性比较强,教材比较集中地分为几块。因此,教学中注意将各部分内容穿插起来,比如三角函数知识在解不等式和解析几何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它们的有机联系,从整体性上理解数学的本质。
3. 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乐学是学会学习的基本方法。现代社会,信息量异常强大。个体知识积累和更新主要途径是依靠自学,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能,如做学习笔记等。
变“学数学”为“用数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初步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变“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改“一言堂、灌输式”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合作,进行教学活动。
五、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会学习的学生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还应注意反思能力是影响学生会学习的关键因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要理解和运用反思性学习方法,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来学会学习。
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反思,实现知识迁移,学会自我评价的学习能力。反思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内在的深层次思考,反思的方法因人而异,可以讨论、独立思考或者记笔记等等。在反思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你对学习方法的领悟,导致这些变化的途径,你对你读到资料的第一反应。重点强调四阶段反思学习模式的运用,即学习——应用——做——反思——学习循环模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蔡宝来.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6.(3).
[3]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2.(2).
[4]胡继成.新课标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5]李如密. “会学习学生”培养的教学论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