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汉习语来源及其翻译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汉习语来源及其翻译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言反映文化,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集中反映着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内涵特点。对比英汉习语来源,有助于从根源上把握英汉习语文化的差异,从而找到英汉习语翻译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来源 文化差异 翻译方法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反映相似或相异的文化。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1](P109)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性。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广义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由于它们来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及生活习俗等方面,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信息,成为翻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英汉习语的来源,拟找出英汉文化差异的根源,并据此提出英汉习语翻译的方法。

2.习语来源

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是人民大众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与人和人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习语的来源包括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日常生活等[2](P13),下面我们分别从生活环境、历史发展、及神话等几个方面对比一下英汉习语的来源及其文化内涵。

2.1生活环境

英国是一个岛国,其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海上运输业与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就使得英语中有许多关于水和鱼的习语[2](P49-57)。比如,all at sea(全在海里)指不知所措;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指情况危险,要全力以赴;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像离水之鱼)指处在陌生环境中,不自在;drink like a fish(像鱼儿那样喝)比喻能喝;a big fish in a little pond(小池塘里的大鱼)指在小范围内出名的人,矮子中的巨人等。而汉民族地处亚欧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许多习语与农业相关[3](P138),比如:“五谷丰登(abundant harvest of all food crops)”;“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you sow,you shall mow.)”;“面如土色(one’s face turned white/pale)”等。

2.2及神话

英语国家人民多信仰基督教,很多习语来源于圣经及莎士比亚作品,同时受希腊、罗马文化影响,也有许多习语出自希腊罗马神话等[4](P86)。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出自《圣经・旧约・诗篇》);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圣经・旧约・申命记》);sour grapes(酸葡萄)(出自《伊索寓言》);one’s pound of flesh(某人的一磅肉)喻指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出自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

而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敬奉天神,汉语许多习语来源于佛教、道教,以及古代一些经典名著[5](P250),比如:“借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borrowed flowers)”;“临时抱佛脚(take measures only when in urgency)”;“八仙过海,各显神通(Every one has his/her own strong point.)”;“精卫填海(jingwei determines to fill up the sea.)”(出自《山海经》)等。

2.3历史发展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社会发展的如实记载,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会给习语打上深刻的烙印。比如英国历史上曾受过罗马人、条顿人(包括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等入侵,同时,英国也曾在北美建立过殖民地,而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历史都会反映在英语习语中[2](P28-45)。比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比喻殊途同归(受罗马人影响);the fifth column第五纵队,比喻“敌人派入的间谍”(西班牙内战时一队派做内应的兵力,二战前奏);the cold war冷战(美苏二战后的政治影响);the 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最惠国待遇(美英经济影响)。

汉语中也有很多与历史联系紧密的、具有明显历史文化特质的习语。比如:“说曹操曹操到”(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三国故事);“暗渡陈仓”(imply something going on in secret)(项羽、刘邦的故事);“望梅止渴”(to suppress thirstiness by looking at green plums)(三国故事);“请君入瓮”(to punish one in the way one thought up by himself)(唐朝故事);“跳槽”(job hopping)(改革开放词语);“下海”(go into business)(改革开放故事)等。

2.俗习惯

不同的风俗习惯对习语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饮食、动物、颜色、数字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用主食bread and butter(面包和牛油)喻指生存之道,hard cheese(硬奶酪)喻指倒霉,以“Every dog has his 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中国人主食以米饭为主,餐桌上多有小菜、酒肴等,烹调离不开油盐酱醋……对于狗的态度,常以贬义为主,这些与英语有所不同[6](P132)。比如,“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比喻做一件事很容易,“添油加醋”(add highly colored details to)比喻夸大其词,还有“酒足饭饱”(have dined and wined to satiety),“狼心狗肺”(cruel and unscrupulous)(指人的心肠坏),“狗仗人势”(like a dog threatening people on the strength of its master’s power)等。

3.习语翻译方法

由于英汉习语来源不同,文化内涵有时相似,有时差异很大,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保全原文内容,更要做到简洁、流畅,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下面是一些翻译习语时常用的方法。

3.1直译法

如果英汉习语在形义方面完全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既能再现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意义,又能保留原文独特的表现手法。比如:

(1)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2)We regard the war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as an imperialist dog-eat-dog type of war.

我们认为这两国之间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狗咬狗的战争。

3.2直译加注法

有些习语直译后,仍不能把原意准确表达出来,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对文化信息作必要的补充和解释,从而最大限度地传达习语固有的文化内涵,使读者尽可能领略原作的风姿和神韵。

(1)This was a rag to the bull.

这话简直是朝着公牛摇晃红布,火上浇油。

(2)While it may seem to be painting the lily,I should like to add somewhat to Mr.Alistair Cooke’s excellent article.

我想给阿里斯太尔・库克先生的杰作稍加几笔,尽管这也许是为百合花上色,费力不讨好。

3.3意译法

当直译或直译加注而勉强译出,而读者仍无法理解时,一般采用意译法。这样可以抓住内容和喻义,结合上下文,从而比较灵活地转达原意。比如:

(1)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给玉山捎个话!

If anything should happen to me,let Yushan know!

(2)Iraqi troops rolled into Iran to topple Iraqi’s nemesis,Ayattollah Khomeini.

伊拉克军队源源不断地开进伊朗,去消灭伊拉克最凶恶的敌人――阿亚图拉・霍梅尼。

(Nemesis――希腊神话中之复仇女神,报复女神)

(3)Let’s not count our chickens!

咱们别打如意算盘了!

(划线部分源于“Count one’s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

3.4套用法

有的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在翻译时不妨直截了当地套用目标语同义习语。比如:

(1)Trying to study a lesson for one class during another class is like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

在这节课里学习那节课的内容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2)I didn’t tell George when he came home.Or he’d have laughed his head off.

乔治回家时我没敢告诉他,否则他会笑掉大牙的。

(3)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拼,也许还有翻身的那一天!

All you can do is to burn your boats and fight them in the hope that one day you’ll come out on top.

3.5直译、意译兼用法

这种方法是在翻译汉语习语时,保留一部分原文的表达,另一部分用意译的方法。如:

(1)他一路风餐露宿。He braved the wind and dew on his way.

(brave为意译;wind and dew为直译)

(2)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

She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 to help her out.

(加译上“to help her out”使全文更明确)

4.结语

英汉习语由于来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及神话、历史发展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其文化内涵往往具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处理这些饱含文化特质的内容时,我们应当针对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方法,或直译,或意译,或直译加注,或套译,或直译意译兼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习语。

参考文献:

[1]李明喜.从英汉习语来源看英汉民族文化差异[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1):109.

[2]平洪,张国扬.英汉习语与英美文化[C].北京:外研社,2000.

[3]陈雪莲.英汉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6):138-140.

[4]谬昌义.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4,(3):86-89.

[5]刘铁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中州学刊,2005,(6):249-251.

[6]许美珍.试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