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自贸区下的金融展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自贸区下的金融展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毋庸置疑,当前中国金融领域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空前变革。继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之后,上海自贸区9月29日挂牌,其中金融领域的改革十分让人期待。自贸区内的金融改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服务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这个核心议题。更少的管制、更多的自由,当然给银行机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将带来更强的竞争对手以及更复杂的风险因素。随着区内的外汇管制和投资准入的放开,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交易平台和现在规划当中的一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从各方汇集,自贸区将酝酿出一个庞大的离岸金融的人民币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企业金融市场将发生彻底的颠覆性的变化。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社借助国内最大的银企互联平台再次启动“2013年度中国企业金融创新论坛暨第七届中国CFO最信赖的银行”的活动,以国内独一无二的需求端视角来审视国内企业金融创新的现状与需求,并对金融业与实业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我们相信,这一领先创办的、深受国内金融领域重视的奖项评选,将有助于在当前克强经济学模式下的中国经济转型压力中实业界与金融界的深度互动与融合,从而再度推进中国经济实现在中速经济增长周期中的平稳较快发展。

深度解读自贸区设立对金融机构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波

我国积极推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下的必然产物。

所谓“内忧”,主要是指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国内外的学界人士担忧,增长乏力可能成为常态,我国可能会掉进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所谓“外患”,是指在WTO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无法推进、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谈判发展迅速。

设立自贸区有过有争议,因为自贸区涉及一些领域改革措施的先行先试,部分政策与区外政策有落差容易引起风险,比如金融方面的政策可能会导致套利,有些部门担心无法控制风险。

还有人担心,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有可能会“引狼入室”,打击我们竞争力较为薄弱的产业。但是我国要跳过中等收入陷阱,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勇敢地迎接这些挑战。我希望上海自贸区能顺利地建设和发展,实现其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目的,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成功的起点。

此外,“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也是“外患”之一。2005年,新加坡发起建立TPP,一开始只有四个太平洋小国参与,并没有产生什么国际影响。但是2008年美国高调加入TPP,并试图通过TPP在2020年建立起一个环太平洋的统一大市场。TPP不仅要求成员国相互全部免除关税,甚至还要全面开放包括农业和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实现资本、人员更为自由的流动。很显然,TPP是美国按照自己的利益设计的全球经济战略的产物,开放农业和金融服务也更是针对日本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因此,美国版TPP一开始并未获得亚太国家的积极响应。然而,随着美国迫使日本和越南加入TPP谈判,TPP对亚太国家产生了虹吸效应(韩国也于2011年10月与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使得我国不得不认真考虑加入TPP。因为被排除在统一大市场之外的代价更大!我国在TPP问题上还能再次重复WTO的困境吗?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今年7月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首次明确表示了对TPP的兴趣。

最后关于金融方面,现在相关的金融准入的审批制已经变成报备制了,但仍有一定的限制;此外,对于敢不敢给外资银行准入性国民待遇、要不要开放资本项目,仍有巨大争议。包括央行和银监会之间;第三,由于人民币离岸业务没有回流机制,这对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随着QFII和RQFII的扩大,资本项下如何有限地开放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其实目前的金融改革自贸区内事实上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步骤,如果展开的话顺序应该是首先与实体业务最相关的改革先出现,例如融资租赁;第二是改革的效果最能立竿见影的,例如期货报税的交割仓库、期货大宗商品的交易;第三,其他诸如保险业务,允许金融的评级机构进入。

银企高峰对话

自贸区背景下的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

主持人:《首席财务官》杂志社出版人田茂永

对话嘉宾:新时达电气CFO李国范、上海云峰(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赵传葆、苏格兰皇家银行大中华区资金管理和流动性方案主管熊毅、交通银行公司机构业务部副高级经理姚葳。

田茂永:中国改革开放3 5年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按道理30年已经过去了,已经谈不上是深水区了,核心的部分已经清楚了。这边是计划和管控,那边是自由开放,能不能过到河对面?其实方向还是很清楚的。自贸区其实是倒逼对内开放,在这个层面上,从企业金融对手的方面,从买方、卖方、需求方、服务方的角度,如果要过这条河银行层面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对于构建这样一个自由化的金融、贸易和服务体系,各位有何期待,又准备如何利用其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姚葳:交通银行是第一批进入自贸区的。自贸区提出来以后,我们与企业进行了很深的沟通。我本人主要负责银行机构的业务,现在很多政策已经逐步展开了,8月份的时候,我们银行也是在加班加点,争抢首单。交通银行目前的政策还是预约开户,真正的管理内容还没有最终定下来。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在考虑有很多的做法,怎样能更好地贴近企业及其要求。不可否认,自贸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有很多机会,包括融资租赁这些我们也都非常关注,非常积极地站在企业角度,设计一些经常项下、资本项下的方案,以及租赁方面的服务。

说到具体性的,现在很多企业都走向了全球化,因此企业的资金管理中心也会在全球进行对比,最终建立在其他国家。应该说,这是综合原因造成的,包括财政政策等等,这需要我们进行方方面面的学习。很多人都说银行是躺着赚钱的,其实我们也正在努力从躺着到坐起来再到站起来,从一步步来说,从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来说,这扇门的确已经慢慢打开了。

围绕资本项和经常项,现在各地的银行都有不同的政策,我们也都在努力为企业服务。

赵传葆:云峰是一家多元化的集团,包括煤炭、成品油、化工产品等等,相比出口进口更多一些,每年的交易量大概在几百亿左右。自贸区发展了以后,对我们而言至少在经常项目结算效率的提高上将是实质性的。另外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以后用人民币结算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汇率方面,在国内汇率和国际汇率之间可以进行套利。另外还可提供一些涉外的融资机会,例如到香港、台湾发债,相信未来自贸区也会有融资方面的机会。

此外投资方面,由于外汇的流动是自由化、便利化的,未来操作会更方便。

总体而言我是很乐观的,今天总理亲自领导如同当年新加坡的模板。在TPP的压力之下,自贸区肯定会发展下去。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会倒逼国内的银行服务和产品的提升。

李国范:作为上市公司,我认为2013年、2014年是通过产业并购实现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自贸区将会推动并购这一趋势的发展。今年1月份,深圳已经有了这样的例子了,境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境外银行获得人民币贷款。浅海能够做到,上海自贸区更应该可以,所以2014年将是上市公司通过境外人民币贷款实现产业收益率爆发的一年。

我对自贸区的展望也是偏乐观一些。我们公司最近三年每年都会做一些并购,但全部是在资本市场完成的,所以今年六七月份时就跟英国的开户行也是交行探讨过有关话题,包括希望通过银行获得境外人民币贷款。

熊毅:目前自贸区的政策一部分已经出台,但也有一部分还没有出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持有观望的态度。在我看来,建立自贸区是一个大的方向,做完以后要可推广、可复制,但是金融是很难推广和复制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大家所抱有的良好愿望,可能要稍微降低一些。

有一个负面清单的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从企业的经营角度来说,通过负面清单思维可以更开阔。你觉得哪些从商业角度是可以的,可以尝试跟银行、监管机构探讨沟通。从金融角度来讲,是不是一些企业的金融需求也可以通过境外通过线上来实现。其实这是双方需要互相思考的地方,不一定全部按照这个思维做,但可以提出需求。

今年我们刚刚帮国内一家非常大的白色家电企业在欧洲建了一个资金池,这个资金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客户把在意大利、德国的资金有效管控起来,更好地拿到资金的收益或者控制这些资金。我们帮客户进行设计的时候也做了很多的比较,包括德国、爱尔兰、法国,比较了当地法规政策,最后挑了荷兰。其实我们也非常希望将来在帮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或者很多跨国公司设立资金管控中心的时候,能把上海作为一个选项放进去。但可能现实状况下,并没有这么乐观。最近通用汽车在上海金桥设有一个亚太操作中心,主要负责控制亚太区后台的运作,但很不幸最近刚刚宣布准备将此操作中心明年搬到新加坡去。我想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直在强调上海自贸区要加快,但是能快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其中有没有一个平台?尤其是金融方面,跨境资金流动的确是导致一家跨国公司选不选择一个区域作为其资金管控中心的重要因素。其实上海政府已经批了很多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但是真正将上海作为区域资金管控中心的却真的不多。说实话很多跨国公司之所以选上海作为管控中心,也是考虑到地区的税务、优惠政策。他们可能在上海申请一个,在马来西亚可能设有一个,在泰国也有一个,但真正管这些钱的人可能确确实实还是坐在香港办公。所以回到上海自贸区的话题,需要综合的努力,我仍旧是谨慎的乐观。

(以上发言由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