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艾滋病及预防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艾滋病及预防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404-01

【摘要】 艾滋病是当前人类社会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自从第一次被发现以来,它已经吞噬了无数人的性命,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能根治它的方法。本文主要从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治措施等方面简单阐述了此种病症,意在普及艾滋病的常识,加深大众对其的了解,减少人们对此种病症的恐惧,以及怎样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

【关键词】 艾滋病 临床表现 传播途径 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艾滋病属于乙类管理传染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ency Syndrome-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病毒终生传播,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自从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起,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 临床表现

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

(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持续两周左右,可自愈。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肌肉关节酸痛、神经症状和脑膜刺激征等。这时病毒刚刚进入人体迅速复制,病毒量急剧增加,损伤了免疫系统。此时机体还没有产生与艾滋病有关的抗体,很难通过血液检测来确定艾滋病的感染,医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窗口期”。这个“窗口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只有在“窗口期”以后进行艾滋病抗体(抗—HIV)的检测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2)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成为艾滋病患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潜伏期长短与感染HIV的量呈负相关。在这些年里,免疫系统还未被病毒完全破坏,感染者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看起来也很健康,日常生活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体检时大部分人也无异常,少数人可查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由于没有任何症状,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而很可能成为艾滋病的传播者。

(3)发病期:几年以后,艾滋病病毒在体内越来越多,免疫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时就进入了艾滋病阶段。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急剧降低,正常人能够抵抗的感染,到他们身上就会使他们生病,这就是发生了机会性感染,机体免疫系统也没有能力清除那些变异的细胞,所以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常发生一些正常人很少发生的肿瘤。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变得非常脆弱,全身衰竭,常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表现。如果不经治疗,通常在2年内死亡。这是艾滋病患者的最后阶段,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这个阶段才被发现。

二. 传播途径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1)性接触传播:此为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2)血液传播: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经破损处传染;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等直接或间接的血液接触。

(3)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产道、乳汁传染。

相反,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比如:同桌用餐;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礼节性亲吻;礼节性拥抱;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使用公用马桶、浴缸;蚊虫叮咬;接触艾滋病患者摸过的纸币、硬币、票证,等。

三. 高危人群

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关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大致可分为3类:

(1)有高危史者。其中包括男性商业、女性商业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异性多性伴者、男同性恋者、性病患者。

(2)有不安全血液及制品接触史者。有过有偿供血(浆)史者,公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怀疑接受过不安全的输血及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制品者,生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使用未经严格消毒器械拔牙、美容、纹身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的人员。

(3)职业暴露者。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或手术器械刺破皮肤、黏膜的医生、护士等,接触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液样本的实验室人员,公安、司法部门监管人接触在押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四. 防治措施

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艾滋病常识,注意以下事项,就可以把传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性乱,不要有婚前和婚外;遵守婚前健康检查的规定;婚前一定要知道对象是否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遵守政府法令,不搞;

(2)不到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的理发店和美容店去理发或美容;浴室的修脚刀一定要消毒,刮脸刀、电动剃须刀必须每个人自备专用,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必须每个人一把;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眼、纹眉、纹身;

(4)不以任何方式吸毒;有毒瘾者暂未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5)医疗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不到消毒得不到保证的诊所、医院去打针、拔牙、针炙或手术;儿童打预防针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在救护流血伤员时,要设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到自己的皮肤或粘膜上;

(6)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不要怀孕。

五. 关爱艾滋病患者

关爱是防治艾滋病的良药。艾滋病是人类面对的巨大威胁,在人类尚不能彻底战胜这一病魔之前,对艾滋病人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它虽然不能治愈疾病,但却有助于感染者和患者走出禁锢和阴影,回复治疗与生活的信心。但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恐惧使这一工作进展困难,只有建立了针对艾滋病病人的社会关怀,他们才能坦然接受检测,积极接受治疗,从而有助于实现对艾滋病的全面控制。

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来说,他们同样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需要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作为健康人,我们应该对他们保持宽容、理解、支持和信任的态度,不使他们因悲观绝望而对社会产生敌对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对他们不惧怕、不恐慌、不歧视、不憎恨、不嘲笑;

(2)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在医疗上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3)只要他们健康状况许可,可以照常工作、学习、不应排斥;

(4)全社会同情他们,热心关怀他们,提供心理和情感的支持,支援他们与疾病做斗争,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抵抗力,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尽可能保持健康,度过美好时光;

(5)动员他们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医务人员不得拒绝为他们进行治疗;

(6)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命;

(7)通过咨询来倾听他们的诉说,使其驱散心头的郁闷,给予他们精神关怀与抚慰。

参考文献

[1] 王临虹.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2] 王陇德.艾滋病防治工作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 王临虹,王爱玲,方利文,等.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与预防.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