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猴子捞月”引发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猴子捞月”引发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14页“几和第几”单元中的一题,画面引领孩子们进入到了“猴子捞月”的故事,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

“有几只猴子?”这是一个基数问题,孩子们很快数出是5只,没有异议。

“戴帽子的猴子是第几只?”这是一个序数问题,教室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一个孩子说:“戴帽子的猴子是第4只。”

“不对,戴帽子的应该是第2只。”马上有人反对,声音还很大。

“都不对,应该说清楚是从上面数下来第几只,或者下面数起第几只。”还有孩子举手这样说。

第三个孩子说后,有好多孩子放下了手,看来是默认了。但还有好几只小手举着要发表意见。

“猴子的脸都朝着一个方向,所以从前往后数是第4只。”

“怎么可以从下面数起呢?最下面碰到水的猴子不可能是第一只(出现)啊?”一个孩子马上反驳。

“是的,只能从树上往下数!挂在树枝上的猴子是第一只。它是第一个挂上去的!所以戴帽子的是第2只。”另一个孩子又补充说。

一个女孩子还有想法:“其实这个猴子捞月图跟前面的房子图是一样的,房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层的,这里的猴子是倒过来的。”她边说还边用两手做着倒转的手势。

“哦,原来这些猴子是倒挂在树上的。这样倒挂也是有顺序的,最先挂在树上的是第一只,那么这只戴帽子的猴子就是——第2只!”孩子们已经认同,我也顺水推舟。

“故事还没有完!”看着孩子们舒了口气,我突然卖起关子:“猴子们没有捞起月亮,这才发现月亮还在天上挂着呢!接下来它们会干什么?”

“它们从树上跳下来回到草地上玩呗!”

“它们怎么从树上下来呢?戴帽子的猴子是第几只呢?”

“这回它是第4只了!”

“为什么刚才说戴帽子的猴子是第2只,现在又是第4只了呢?”

“挂上去的时候,看哪只先挂上去是第1只,戴帽子的就是第2只;现在从树上下来,应该是挂在最下面的一只第一个下来,戴帽子的是第4个下来。”

……

一、“动”与“静”相融,从童话故事走向数学思维

“静思其变”“动则活之”。“猴子捞月的故事”在数学课堂中亦静亦动,不断催生儿童的数学思维。

这是认识“几和第几”的一道练习题,难点在于“第几”的顺序。画面是静止的,和之前“孩子们把水果排成一排,分别认识从某一边数起苹果在第几个”的题目好像是雷同的,所以第三个孩子的回答让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就默认了顺序是要表述人特意说明的。但很快就有了不同的想法,因为他们发现这里的主体是有生命的东西,猴子倒挂成串出现是有“逻辑”上的确定顺序的。于是静止的画面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进行了动态重现,然后形成了共识。

这样看来,之前三个孩子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直觉思维。这种思维的外显方式是直接的察觉和判断,省略了分析、比较、综合等中间环节,从整体上把握现象。而接下来的几个孩子的证明理由则显示了逻辑思维的特征,他们通过对一开始直觉思维的进一步分析比较,进行了一种循序渐进、前后一贯、有条有理的思维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最后的小女生谈到猴子倒挂是和房子楼层一样时,我们分明已经看到数学中的抽象、类比、归纳等思维方式已经在这个才上了一周学的小学生的脑海中开花了。

然后以“接下来它们会干什么?”引发儿童的思考,让画面再一次动起来。孩子们想象着猴子会一个个从树上跳下来,然后分析从树上跳下来的顺序。这时候,老师适时提出矛盾“为什么刚才说戴帽子的猴子是第2只,现在又是第4只了呢?”一下子把“序”焦点起来。通过听学生们的回答,可以确信他们对“猴子捞月”图的观察,已经从静态的直观的“上下关系”,进一步认识到动态的逻辑的“先后关系”。

二、儿童与课程相生,从课堂教学走向人的发展

为什么在教材中放“猴子捞月”的情境图?从儿童的角度讲,是为了投其所好,引起儿童的兴趣。但从课程的角度讲,是有它深层的意义的。首先,这是一种与之前学习(左右、上下)不同的“序”现象,虽然表面也是“上下”关系,但更深层的是一种“先后”顺序。放在这里是体现数学学习中的“穷举”。其次,作为另外一种“序”的形式,与之前的几种形式之间可以比较、归类,便于总结运用“序数”的一般规律。

显然,儿童是不可能意识到课程的设计意图的,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有的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的是刚受到前面学习的影响,有的往往还只是人云亦云。儿童与课程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脱节和差别,这时,作为桥梁的课堂教学要起重要作用了。案例中,老师充分的放手与适时的引导,让孩子们对 “戴帽子的猴子是第几只”这个问题轻结论重前提:倒挂的时候,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这样就把儿童的经验“当做某些变化的、在形成中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认识到,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