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科伤口的处理与敷料的更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科伤口的处理与敷料的更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011

不同伤口的处理与敷料的更换

更换敷料又称换药,其目的是观察和处理伤口,发现并消除不利于伤口愈合的因素,增强和促进有利因素,使伤口早日愈合。

伤口正常:无菌手术缝合后的伤口一般在术后第2天进行第1次换药。揭开敷料检查伤口时,可见伤口干燥,轻微红肿和压痛,无渗出。如发现酒精纱布由于渗液、血而与皮肤粘连,不要粗暴地揭去,而要用生理盐水棉球逐步浸湿后,使纱布与皮肤分离,再揭去敷料。另外,伤口消毒由中心部开始,一般达伤口外3~5cm即可,然后以酒精纱布(1~2层)和无菌纱布(2~3层)覆盖即可,2~3天后再换药1次,等待拆线。如放有橡皮条引流,适当增加敷料。

伤口红肿:Ⅰ/乙、Ⅱ/乙或Ⅲ/乙的伤口容易出现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伤口红肿,轻度压痛,但无渗出,触诊无波动感。在同前伤口消毒处理后,继覆以70%酒精纱布2~4层,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减少酒精挥发。一般每日换药1~2次,直至红肿消退为止。也可选用透热、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

伤口脂肪液化:表现为伤口内有水样物溢出,或水样物中混有油珠。或渗液较少,只须剪去1~2根缝线,内置以生理盐水纱条或凡士林纱条引流,每天换药1次;若渗液较多,应及时敞开伤口,凡士林纱布充分引流并以庆大霉素盐水纱布外敷,待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及时行Ⅱ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感染伤口的处理:早期伤口感染:主要表现为缝线反应和针眼脓肿。一般在术后2~3天,针眼周围及缝线下组织轻度红肿、触痛明显,肿块或硬结,伴体温升高,则用70%的酒精纱布湿敷,每6小时更换1次。中期伤口感染:伤口局部及周围皮肤明显胀肿并有压痛,甚至有波动感出现。可先用针头试穿抽脓或经B超诊断,确诊为伤口化脓后,按照化脓标准进行清创。

外科窦道、瘘管和溃疡:诊断明确后,必须再次敞开伤口,尤应注意的是,当伤口浅层肉芽组织生长快于伤口基底组织的生长,表层肉芽已愈合并覆盖了伤口底部,临床医师常常不忍心作扩创术,认为病人伤口留有弯道,经换药处理也可愈合。实则不然,弯道给引流和清创带来困难,可能还存有线结等异物。

特殊伤口的处理和敷料更换

厌氧菌感染:对厌氧菌感染伤口的处理是将伤口充分敞开,彻底清创,用双气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上述溶液浸泡纱布湿敷。破伤风还需注射一定剂量的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气性坏疽伤口应积极进行清创,扩大引流,用双氧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青霉素每日1000万单位以上;辅以高压氧疗。迟发性伤口感染也可不作切开,可在穿刺下行甲硝唑灌洗,冲洗加压,经数次冲洗后也可治愈。

结核性伤口:诊断明确后首先进行全身抗痨治疗,在全身及局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局部病灶清除。显露脓腔底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将链霉素粉撒于残腔内。根据残腔大小,再将附近肌肉分离成瓣,转移填充空腔,用细肠线将肌瓣缝合固定在腔底,最后缝合皮肤。有窦道者,宜放置胶片引流,切口加压包扎。或用链霉素溶液或鱼肝油纱布填充,持续2~3周。如有引流条,可在1~2天后取出。

绿脓杆菌伤口:分泌物呈蓝绿色,甜腥味。宜充分敞开伤口至炎症和健康皮肤交界处,并用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然后用1%~2%苯氧乙醇湿敷;创面较小者可用3%醋酸溶液或10%的水合氯醛湿敷,每日1次。也可在室温25℃以上,用40~42℃生理盐水浸浴清洗伤口内脓汁,以改善局部血运,促进肉芽生长。

敷料的正确覆盖及固定

伤口情况属正常愈合者,覆以一层酒精纱布,外加2~3层干纱布;对感染引流性伤口,加用纱布可达4~6层,并酌情换用外敷料,不必覆盖过多纱布。一方面,伤口需要透气,另一方面,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目前已有一次性敷料面世并在临床应用,其使用方法与一般敷料相似。对有橡皮片引流、纱条引流或烟卷引流的伤口,引流处应适当增加无菌纱布的厚度,以增加对渗液的吸收;而对于放置引流管的手术伤口,可用剪刀将内层纱布剪一裂口,使之环绕引流管覆盖,外层纱布可直接覆盖于引流管上。纱布的长袖须与切口的长袖平行。另外,胶布固定一般与敷料的长袖垂直,在上1/3、中部、下1/3固定即可,不需增加对角线的固定;在活动较多部位可适当增加胶布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