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题解决”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过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找出策略、实践检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法;教学案例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施一轮过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许多有志于教学改革的教师努力寻求的方向。有效性教学已被广泛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层出不穷,但实际教学中,我们总感到没有一个得心应手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应该创设一种让学生发现新问题、自己找出策略解决新问题并检验其正确和否的教和学的方法。“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过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找出策略、实践检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1〕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每当你碰到不作进一步心理上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情况时,你就碰到了问题。”数学家波利亚认为:“问题,意味着需要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即时可及的目的……,其中困难的程度就含于问题本身中:哪里没困难,哪里也就没有问题”。 问题触发思维活动去寻求解答,而一旦找到完成任务的手段或方法并付诸实施,问题即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解决是这样一种情景摘要:个体想了解某件事,却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因此而做出心理努力的那种情境。学生有了问题,就会开发思维活动去求解,一旦找到完成任务的手段或方法并付诸实施,问题即得到解决。所以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希腊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成功的地运用提出新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解决”教学既为学生创造一个发现、探索、创新的环境,又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面以伴性遗传“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从问题引入、问题探究、问题拓展”三方面探讨“问题解决”教学的应用。

1.问题引入

【情景】以个人的形象和电脑展示色盲检测和道尔顿图片。

【问题】

(1)你对老师的印象如何?

(2)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设计意图】

(1)由于是借班上课,老师与学生初次见面,学生有很强好奇心,所以先让学生回答对老师的初步印象,引出眼光的问题,再用红绿色盲检查图来检测色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这样有益于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

(2)讲述道尔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教师适时出示问题,转移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对科学家的尊重,并从中接受科学家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教育。

2.问题探究

【情景】

(1)表1是某地区人类红绿色盲的调查结果:

(2)图1是一个红绿色盲家系图谱,请分析作答。

表1

调查对象人数患病人数患都父母情况

男性1500100 100例中,96例父母均正常,3例只父亲色盲,1例只母亲色盲。

女性1500 77例中,父亲都患色盲。其中只有1例母亲色盲。

图1 红绿色盲家系图谱

【问题】1.控制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从哪些亲子代可以判断?

2.假设红绿色盲的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它在遗传上会有什么表现?

3.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红绿色盲基因究竟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假设红绿色盲基因在Y染色体上,它在遗传上会有什么表现?

4.为什么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呢?

5.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是什么?

【问题解决】前五个问题学生通过已知的知识和分析图表获取信息,可以很快找到答案,第六个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只凭学生个人不容易解决,最好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为让学生顺利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它分解成问题链或小任务:第一,写出男女性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第二,参照书本,写出四种婚配方式(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的遗传图解。第三,分析所写的遗传图解,特别注意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有什么表现,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有什么表现,从中揭示出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男性正常,其母其女必定正常)。再与白化病类比,因为同属隐性遗传病,因此红绿色盲也有隔代遗传的特点。第四,归纳出红绿色盲作为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患者中男多女少、交叉遗传(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隔代遗传。

学生围绕层层铺设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分小组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归纳、完善。学生为自己能发现规律而感到高兴,同时又分享了别人的成果,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就这样,把学习的自交回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辅助者、参与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学生当然乐于参与其中。

3.问题拓展

3.1 课堂上的问题拓展。

【情景】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问题】你能否通过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

【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可提示他们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相互讨论解决。对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先类比伴X遗传的共同特点:交叉遗传;再类比显性遗传的特点:一般会代代相传;然后找出其特有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2 课后的问题拓展。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一内容直接与生产实践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关于芦花鸡和非芦花鸡在初级阶段的辨别,可以视上课剩余时间来决定是否放在课后完成。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就“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点在生活中寻找某个问题并展开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成文,并在班上汇报。这样的做法激发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自豪感,也培养了他们的研究能力。〔1〕

4.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以图片、图表等手段来创设情境,以相互紧扣或层层递进的系列问题为载体,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问题解决”教学,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师生间、生生间进行热烈的讨论。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就如打开了心灵的窗户,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并在与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看法。只要教师适当给予精心的引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景、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由于学生是在独立思索,自主探究环环相扣的新问题下进行学习和建构知识体系的,所以一旦被把握,就深深扎根。同时,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自己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发挥。此外,师生间通过问题进行多向信息交流,使师生双方关系和谐,相互沟通、教学相长,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情景,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2〕所以“问题解决”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

当然,在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法时还应注意:(1)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对不同的课,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地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力创设问题情境。(2)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大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形成民主氛围,使学生敢想、敢问、善问。(3)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在解决问题中起主导作用。(4)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探究主动性,并和学生一起探究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化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性整理和深化。

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基础,对于全新内容的引入课(如绪言课),不宜使用。非问题性质的内容也不宜使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作必要的调整,有时需与其它教学模式配合使用。〔3〕

参考文献

[1] 邓文静.张松,“问题解决”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伴性遗传”教学设计〔A〕,2006普通高中生物专辑(一)〔C〕, 2006/8(总第22期)

[2] 佚名,当代新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EB/OL〕, 中小学资源网

[3] 贺文华,谈问题解决法教学模式〔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3,1

收稿日期:2011-07-1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