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育困境呼唤“主体育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然而,反观我国现今中小学德育,“尴尬”局面比比皆是,一些人认为学校德育正逐渐失去其作为精神和道德家园的地位。如何摆脱困境、突出重围,让德育重新回到阳光下?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永和。
中国德育:刘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当前,各地学校德育实践与探索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德育工作在学校里被认为是教师最难完成的工作,也是学生们最不满意的工作。有些人认为德育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刘永和:当前学校德育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难,引起一些不满,产生一些困惑,这是需要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面对的。我认为,当下学校德育产生了下列矛盾:
从地位上看,出现德育首位与德育缺位的矛盾。学校德育在理论上的地位一直很高,被提到了“首位”的高度。而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从形式上看,出现德育政治化和德育生活化的矛盾。学校德育要承担一定的政治使命,为政治服务也是德育义不容辞的任务。但是,推广社会公德,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解决其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德育的重要使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已经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从效果上看,出现德育“全能”与德育“难能”的矛盾。学校任何工作出了问题,都有可能找到德育的头上,拿德育是问。人们期望德育对于个人和对于社会的所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然而,德育工作者普遍感到学生难以教育,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灵,德育实效偏低,有时陷入“难能”的境地。
从内容上看,出现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但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学校德育如何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主旋律”上来也是一个难题。以集体主义为例,它要求无条件地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先公后私,最好是大公无私。但是,现实社会除了大公无私和先公后私以外,还有公私兼顾和先私后公,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队伍上看,出现大德育和小队伍的矛盾。我国的德育观是一种大德育观,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五大方面。但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除了教学工作以外,其他工作似乎都可以划归到德育工作。而因为“班主任”及其津贴的出现,导致德育工作战线中就只剩下班主任了。
从渠道上看,出现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的矛盾。据调查,70.8%的班主任认为,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大于学校的德育影响。在回答“对目前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影响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时,初中生认为社会风气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才是学校教育;高中认为第一位的是社会风气,第二位的是同学交往,第三位的才是学校教育。德育不能靠学校“孤军奋战”,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德育的“合力”。由此可见,重重矛盾横亘在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面前。
中国德育: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这些矛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但是就学校层面而言,教师的德育付出与德育绩效之间也形成了巨大落差,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刘永和:落差巨大,而原因错综复杂。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德育目标的“高大全”。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教育目标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因而,它决定着整个教育过程。德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一种在理性引导下的有目的的追求。和教育目标一样,终极性德育目标和发展性德育目标也是不同的。终极性德育目标也是理想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的发展要具有“完人”的性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都是终极性德育目标,它具有思想品德发展的终极性,对于各种德育阶段的德育活动的影响是宏观的,具有总的指导性和方向性。但是,我们却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当作德育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性目标。这样做,其实违背了德育的规律,将会“欲速则不达”。
二是德育主体的错位。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样,其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而我们常常错误地将教师自己当作德育的主体。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德性充分地发展。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现在,我们的教师往往一厢情愿地“为学生打算”,而学生往往并不领情,其中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德育的目标是教师的,而不是学生的。用教师的目标代替学生的目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第二是德育的目标没有个性化。我们常常用完美的品德来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做到完美的程度,试图让世界上所有的优秀品质都集中在学生身上,不要说学生做不到,我们自己也做不到。
三是德育主导的缺失。原本,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应该是学校德育的工作者,所有的家长都应该是学校德育的同盟军,所有的社区成员都应该是学校德育的参与者。然而,现在社区成员和许多家长都盯住了学生的成绩,学校的升学率,而对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个性养成、心理健康漠不关心,甚至不闻不问。在学校,往往只有班主任承担着德育的职责,因为班主任有班主任津贴,其它学科的教师就会淡出德育工作,于是学校德育就被割裂开来,班主任孤军奋战,难免会顾此失彼,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德育的实效性大大减弱。
四是德育方式的简陋。德育工作应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工作已经被简单化了。上上课,开开会,搞搞活动,就是德育工作的全部。德育课很重要,但是,我们并不十分重视,德育课的时间,常常被安排在一天中教学效果最不好的时间段,德育课的教学常常是照本宣科,师资力量也不够。开会也是德育的途径之一,但是我们的长篇大论、老生常谈,有几个学生感兴趣呢?经常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于是,班会、校会、旗下讲话等活动难免流于形式。活动应该是德育的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但是,年年搞活动,年年老样子,没有新意,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吸引力。春游、秋游应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但是,这样的活动经常受到“安全问题”的困扰。
五是德育评价的扭曲。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杠杆,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评价。然而,长期以来,德育评价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首先,学校德育的评价主体单一,即班主任评价。科任教师、后勤人员和学生家长基本上不参与;其次,德育评价的方式片面。一段评语就概括整个德育评价,有些学校还辅之以操行评分,而这些操行评分也是教师根据印象给出的,至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很多都是走过场;再次,德育评价的内容模糊。教师给出的评语一般都是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操行评语应该着重评价学生的品行。然而,评语中思想品德所占比例不大,很多评语侧重智育的评价。评价语言老套,“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等等。最后,德育评价的方向有失偏颇。评价需要客观和公正,然而,我们的评价通常成了“说好话”,特别是学生的毕业鉴定,真的是“好话说尽”,极尽夸奖之能事。对于缺点,则忽略不谈,或者以“希望”的形式出现。
中国德育:德育的低效成为进一步推进德育实践的重大阻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者努力寻找原因,积极探索改革,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您认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是什么?
刘永和:其实,德育的问题常常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解决德育问题却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育而合理,育而有序”,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的主体,应该是我们解决德育低效的关键。因而,树立“主体育德”的理想和建构“主体育德”模式是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当务之急。
一要树立“主体育德”的理想。德育目标的拔高,德育方式的简陋,德育评价的扭曲,都与德育主体的错位有关;或者说,正是因为德育主体的错位,才导致了德育误入歧途。德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只有走“主体育德”的道路,德育才能走出困境,德育才能彻底改变长期低效的尴尬局面。
德育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这标志着德育工作方式的重大突破,它体现了“人的教育”、“生命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等新的理念,符合德育的内在规律。德性,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生成,在感悟、体验中积累,因而,德育需要感悟,需要体验,需要实践,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任何外在的、强加的、压迫式的德育,都是不受欢迎的,也是无用的。强化德育的主体性,就是要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德育只有成为学生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行为,才能成为生动活泼的行之有效的德育。
德育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也表示着德育工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一味地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转变为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愿望出发。因而,德育的目标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德育的方式必须选择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德育的评价必须是有学生积极参与的发展性评价,德育要围绕学生的德性成长进行规划和设计。于是,德育将不再是教师机械的工作任务,而是具有艺术性的创造。德育也不会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自己主动的进取。
二要建构“主体育德”的范式。“主体育德”的先进理念只有在指导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力,“主体育德”的美好理想只有通过德育范式这一中介才能逐步变为现实。运用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对德育现象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主体育德”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形态,成为在一定的德育理念支配下的、具有规范的德育过程、组织形式、操作手段、评价机制的特征鲜明的德育范式。当各种各样鲜活的“主体育德”范式,可以被模仿,可以被改造,可以加以创新时,学校德育就能够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主体育德”的范式是什么?我以为,“主体育德”范式的实质就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沟通的“桥梁”,“主体育德”范式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德育范式既有理论指导,也有操作性规定,是德育理论的具体化,是德育实践的抽象化,是德育操作的典型化。既有适合“主体育德”的具体实用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等相一致、相融合的教育理论,也有德育的实施目标、组织方式、实施策略、操作手段和评价机制等德育实践的内容。“主体育德”范式又是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南京市已经有下列两大类:一是“主体育德范式”,有梅园中学的“伟人风范主体育德范式”、雨花台中学的“革命传统主体育德范式”。这些范式是在大“主体育德”范式的指导下,从德育的主题出发建构起来的德育范式。另一类是“策略育德范式”,有金陵中学的“班集体建设主体育德范式”、江浦高级中学新校的“系列活动主体育德范式”等。这一类范式是在大“主体育德”范式的指导下,从方式方法入手而建构起来的德育范式。
“主体育德”有了范式,也就有了模仿和借鉴的可能性,也就有了改革和创造的创新性。“主体育德”范式有了分类,也就可以发挥学校的传统,可以打造学校的特色。
中国德育:“主体育德”范式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落实“主体育德”理念,在具体开展工作时有哪些方法和策略?
刘永和:方法和策略是有的,我这里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一是主体育德的说服策略。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听话。其实,说服教育并没有过时,只是要看什么人说,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说服是一种借助语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称它为策略,是因为它是根据德育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方法,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而也是行之有效的。说服也有许多的方式,方式不同,要求也会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如果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说服,那就应该是主体性说服,这就是一种德育的策略。
二是主体育德的示范策略。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为什么榜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呢?是因为“榜样”的选择缺乏典型性和针对性。典型示范是以他人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优秀的行为、优异的成绩等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式。典型示范的特点在于通过典型人物的言行,把深刻的政治思想原理和抽象的道德品质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化,这样的教育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感染性和可行性。典型示范有伟人示范、榜样示范等,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榜样示范,而且是身边的榜样的示范。伟人示范固然很好,简单便于操作,因为这样的榜样便于寻找,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找几个伟人是不难的。况且,伟人一般比较完美,有些是无可挑剔,这样也就没有了争议。但是,这样的榜样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与学生实际难以切合,所以,效果往往不佳。
三是主体育德的践行策略。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活教材,践行是育德的最终途径。践行可以获得和养成德性,践行也可以检验和坚定德性。践行,就是实行,就是实践。践行就是实际锻炼,教育者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接受锻炼、训练,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先进的思想,培育优秀的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践行是德性养成的关键环节,也是德性养成的必由之路。人,是社会的人;德,也必须是社会的德。任何人都存在于社会之中,都置身于生活之中,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生活,人就必须具备社会性,人的德性就必须适应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主流品德。而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性获得的最佳途径就是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最容易获得社会主流德性。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应该用高尚的德性去影响社会,但是,必须承认,这种高尚的德性一定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德性。如果我们凭空设计一种超乎社会、脱离生活的思想和品德,哪怕这种思想和品德再前卫、再美好,也是毫无用处的。同时,思想和品德的优秀与否,检验的标准也只有社会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也是检验德性的唯一标准。所以,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品德乃至人格,正确与否,优秀与否,都应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在实践中进行历练,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坚定,最终形成道德信念。
四是主体育德的陶冶策略。小说家认为,环境决定人物性格。教育家认为,环境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所以,校园环境建设是主体育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几乎没有痕迹,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情感陶冶是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浓厚的育人环境,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在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受到影响。而且,这种陶冶具有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和无意识性,育德效果很好。主体育德非但不排斥环境育人,相反,它十分需要这样的环境,因为环境不能缺少学生主体,环境是因学生主体成长需要而建设的。学生主体可以塑造环境,美化环境,成为环境的主人。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与环境关系的处理,强调主体性环境的塑造。
中国德育:您对于当前的德育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刘永和:一是坚信德育灌输性原则。灌输是一种教育原则,符合认知论的规律;灌输,也应该是德育的一种教育原则,事实证明是有效的。我并不否认生活化德育、践行性德育等先进的德育方式,但是,传授式德育、理解性德育也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的教育需要贴近学生、符合实际。二是建议改革德育评价的方式。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往往立竿见影,懂了就是懂了,会了就是会了,一张试卷就能准确地考查出来,因此用考试的方式检查知识与技能是相对科学和合理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另一个领域,需要通过行为来表现出来,不是一张试卷能够检测的。但是,我们的许多德育工作者常常希望用简单的考试来检测德育的效果,希望德育也能够立竿见影,这使得德育评价陷入了误区。三是注重德育实践的创新。现在的德育研究,还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创新层出不穷,而实践创新却常常被淡忘,特别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经常脱节。
中国德育:我们期待学校德育能从尴尬中解脱出来,从容地为学生点亮智慧的明灯。非常感谢刘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