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缺失,自我风格几乎被泯灭,我们面临着传统建筑文化被削弱、淡忘乃至被割裂的危机。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努力将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基因”融汇至现代建筑之中,使传统文化精髓在新的时期继续展现其价值,成为当代我国建筑界努力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全球化 建筑文化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1、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概念和内涵都随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本文中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广义上文化是指“全部的社会遗产,包括人类生活中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东西”。其中,又有“物质文化”(人工创造的自然物和自然环境)与“精神文化”(如哲学、科学、美学、艺术、伦理、宗教、民俗等)之分。建筑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其它文化的综合反映。“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具的一种“大地文化”,历史悠邈、自成体系,它在高超的土木结构、卓越的技术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中,铸就了高雅的品质和愉悦的艺术境界,其自古偏于渐进的“文脉”历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旋律[3]。

(1)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环境观

“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民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址、地貌、生态、景观等个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概括。自古以来,我们的先祖就把选址定居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古代的风水选址,除了生态、功能和一些谶讳内容外,还是一门环境设计组织的艺术在古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发展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寄情自然山水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人们以人的精神、人的伦理道德及社会秩序拟态于自然,并以此寄托他们的理想生活,反映与风水观念中表现为追求优美、和谐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理想。

(2)中国传统建筑的数字构成

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离不开中国的哲学思想,古代匠人将建筑的设计与构造以模数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相对标准化的模式。唐长安城规划严整,东西9721米,南北8651米,城墙范围内占地8300公顷,城内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直角相交,星图棋盘,是一座规模最大的封建社会城市,也是按里坊制规划的最典型的城市。

(3)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

中国建筑在不同的单体建筑中,以院落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的分布在一个空间中,由一座变多座,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从单体上看简单明了,而平面组织却十分复杂。西方古建筑是一种“三维”的造型艺术,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境界更多的是与文学、戏剧和音乐相同。人在建筑群中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走向另一个封闭的空间时,视觉上便会产生一连串不同的印象,景物也随之变换。建筑群中的个体就如戏剧中的“角色”、音乐中的“音符”,而整个艺术感受是通过一连串变换的“场景”组合而形成的综合效果。

(4)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

建筑离不开色彩,中国传统建筑素以色彩丰富、设计大胆、用色鲜明、对比强烈而著称,其原因在于使用的材料、构造方法、设计施工、制度典章等多方面的因素。用于木材的油漆是中国传统建筑色彩最丰富的部位,色彩是以使用纯色为标准的。那些近看为纯色的色块,远看则相互混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色彩区域,如屋顶、檐口、柱子、门窗、台基等,从效果上加强了建筑的立体感。中国传统建筑用色强烈、图案丰富,使用色彩的部位多、面积大,彼此之间搭配和谐统一,具有绚丽、活泼、生活气氛浓厚的艺术风格,显示出成熟的造诣。

(5)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是全方位的,而这种精心安排的装饰受到信仰、审美观念、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首先是祈福心理,它几乎贯穿在整个建筑装饰图案和雕塑中。装饰图案或雕塑有文字、动植物、几何纹、器具等多种类型,都是用借形寓意、谐音寓意等手段,传情达意,表现人们美好的生活理想、愿望、审美情趣等文化信仰。其次,建筑装饰还兼有传统教育熏陶的作用;第三是创造书卷气和浓浓的文化氛围。它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6)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

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这决定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族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于发展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的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民居文化不仅受到民俗的影响,还受到地域、礼乐、文人墨客等对它的影响。

二、全球化冲击下的中国当代建筑文化

1、全球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1)全球化促进了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全球化事实上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全球化使西方文化广泛的渗入世界其他文化领域,并且逐渐跃属各区域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建筑方面表现为城市空间的趋同和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其结果是一方面西方的“洋式”建筑被复制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另一方面是受“中体西用”思想的支配,以西方的先进材料和技术创造出功能和形式雷同的建筑空间。事实上,中西文化交汇,不只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输入,还有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摄取,特别是艺术和建筑方面。

(2)中国建筑文化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而且是文化的全球化。如今受全球化文化的牵动,时尚风行,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传统是“一脉相承”带有守旧性;时尚追求“标新立异”带有新奇性,且越新奇越流行。其次,传统是长时间形成的,带有习惯性;时尚是短时间突发的,带有陌生性,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再者,传统比较节制,管用旧料旧货;时尚讲求高消费,喜用新材料、新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建筑理论、观念、设计方法、技术的引入,给我国沉寂和封闭的建筑界带来了震荡。

2、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建筑文化应有的认识

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观察历史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产生了具有现代性的建筑文化和历史观念。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必须要建立新的建筑文化观念。

朱启铃先生认为:“盖自太古以来,吸收外来民族之文化结晶直至近代而未已也,凡建筑本身,及其富丽之物,殆无一处不足见多数殊源之风格。混融变幻以构成之也。远古不敢邃谈,试观汉以后之来自匈奴西域者;魏晋以后之来自佛教者;唐以后之来自波斯大食者;元明以后之来自南洋者;明季以后之来自远西者。其风范格律,显然可寻者,固不俟吾人之赘词”。以面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建立强调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新型建筑文化观念,必将为中国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表达

建筑成长于人类文化环境,而建筑的核心是建筑思想。现代化不仅只是一个类型,一个模式,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条件,也就必然会有各自的现代思想和文化。

1、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思想取向

20世纪末,全球掀起了文化热的思潮,建筑界也被感染而有了明确的“文化”因素的新认识。“建筑是文化的”这一观点广泛的理论界和学术界所认同。世界文化思潮给建筑注入了新是影响因素,为建筑理论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即建筑不仅是技术和艺术的问题,也是文化的问题。“文化思潮”的引入,也给建筑界敲响了警钟:拘泥于传统建筑学理论框架的发展已不适时宜了,21世纪应当有更理性的中国建筑思想新取向。因此,21世纪的中国建筑思想取向,是不应该在盲目追随西方的文化思潮而疲于奔命,而应该正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精髓的建筑观的价值,这是当今中国建筑思想应当选择的科学取向,或许也是21世纪人类建筑思想的共同取向。

2、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建筑的文化表达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建筑面临着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要展现自己的民族之魂,在弘扬传统的建筑文化的同时,又要融入全球化的文明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1)确立生态建筑的发展观

生态建筑也称为绿色建筑。所谓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建筑就是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自然条件与现代化建筑技术,在创造良好空间环境的同时,又能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控制和减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当代建筑师应该具有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发展观,依靠科技发展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间的良性系统,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区域性建筑语言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根基。但任何传统文化都会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要使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建筑依然屹立于中国大地,就必须在创新建筑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创新区域性建筑语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述方式,形成较全面的新的建筑语言表述系统,为当代建筑设计对中国建筑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创造提供新的语汇和手法。使建筑更加紧密地植根于地域环境,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杨宏烈. 新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创作之路.建筑与文化论集[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振复主编. 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梁思成. 凝动的音乐[M].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