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构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构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农村中学生具有创新潜能,但创新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缺少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是创新型社会的客观要求,课程创新是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途径。建构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课程建构策略:活化国家学科课程,推进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校本选修课程。

关键词:课程建构 农村中学生 创新人格 培养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是我国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就是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按照教育科学规律,综合运用学校的课程资源、课内外活动、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创新人格素质。本文主要阐释建构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的意义、策略。

一、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是创新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这些都依赖于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要素,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 拥有创新人格是成为创新人才的基础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精神彰显、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知识形成、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行为成功的人格特质,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它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个性品质对一个人的创新作为的影响,大大高于具体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

在创新人才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创新人格。有人曾把世界上3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具有的共同素质归纳为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的素质中,人格因素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现状分析

中学生个性基本形成,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原创性大为增强,对创新充满着渴望和憧憬,创新意识浓厚;中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实践,不易囿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创新精神增强。

人人都具有创新人格,每个农村中学生身上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只是由于他们地处农村,受家庭、社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信息相对闭塞,眼界相对狭窄,个性缺乏张扬,自身创新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农村中学生更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习惯于循规蹈矩,对于书本和权威缺乏怀疑精神,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使发现问题或者有疑惑也不善于表达出来,缺少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三)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意义重大

创新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离不开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离不开日积月累。中学阶段是创新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教育教学中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培养和塑造,使创新成为他们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并内化为他们人格的主要素质,那么,他们将来的创新能力愈发增强,创新成果就愈加显著。

在基础教育阶段,切实加强对农村中学生的创新人格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特别重大。

二、课程创新是培养农村中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教育评价的科学化等各个方面,而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最终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因此,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课程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居于核心地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必须重视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课程的创新来具体体现和实现。

我国目前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有新的突破。新课程方案确立了大课程观,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并将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穿在课程编制与实施的各个环节。

第一,体现在课程目标上。

课程体系受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制约,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中有所规定,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课程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有什么要求,编制出的课程就会体现出这种要求,不同的课程对学生不同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同作用。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各科课程目标,《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中学各科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作出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特别强调“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第二,体现在课程结构上。

课程结构决定课程的功能,课程能否体现出它的创新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结构是否有利于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培养,能否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宽松适宜的时空条件和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

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分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的现象。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设置多类型的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寻求必修与选修、学科与活动、分科与综合之间的平衡,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则具有开放性、形式灵活的特点,所倡导的知识联系性和整体认识观易于激发整体“顿悟”,解放学生的创造潜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