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障碍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障碍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分析了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障碍,指出其城市化缺乏产业支撑,这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充分释放及就业困难进而阻碍其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贵州;城市化;产业

2011年贵州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全国16个百分点。贵州各地区难以集聚人口,这是导致其城市化水平低下的直接原因,而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存在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现象,贵州城市化率有一定程度的“水分”。为了使贵州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且健康发展,我们应把目光放在其产业结构上,因为贵州城市化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缺乏产业支撑。

1.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水平“双低”难以充分释放农业剩余劳动力

2010年贵州粮食作物产量244公斤/亩,油料作物产量76公斤/亩,而四川粮食作物产量350公斤/亩,油料作物产量147公斤/亩。农业生产率低下的原因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低。2011年贵州农村居民家庭小农业商品率只达到39.5%,也是较低的。农业生产效率、商品化水平“双低”使得贵州农业束缚住大量劳动力,这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处于高位且下降速度缓慢的直接原因。

2.工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小难以集聚人口

本文用产业专门化率来衡量工业发展的规模集聚效应,计算公式为:,代表研究区域某产业专门化率,和分别表示研究区域某产业和较高层次区域相同产业的净产值,和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和较高层次区域所以产业净产值。贵州目前共有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小孟装备制造业工业园区、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福泉市工业园区。运用相关数据计算得到贵州白酒制造业专门化率11.1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门化率1.19,设备制造业专门化率0.32,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42。四川省白酒制造业专门化率9.98,其设备制造业专门化率0.89,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7。湖北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门化率1.08。对比可知,贵州除了白酒制造业外,其余两产业的专门化率都比较低。虽贵州白酒制造业专门化率高于四川省,但其2011年规模以上白酒产值293亿元低于四川省的1380亿元。总之,贵州重点发展的这三个产业由于其载体工业园区还处于建设初期尚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弱。工业园区如何发展才能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并集聚人口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企业简单集聚在园区内并不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组织形式的其中一种类型是企业协作网络型1,是指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中小微企业为基础,形成成品、中间品生产以及生产者服务业企业三个层面的分工协作体系。但贵州因历史遗留问题,工业企业在省内呈分散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龙头企业的优势。另外,贵州中小微企业个数少,这不仅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且由于中小微企业能够提供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因此不利于吸纳劳动力。

贵州轻工业比重过低重工业比重过高,大部分轻工业可粗略归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偏低的。据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各细分产业,比重高于1.5%的产业中重工业有5个轻工业只有3个,虽然饮料和烟草制品业比重与其他产业相比较高,这表明贵州特色轻工业十分具有市场竞争力,但一枝独秀不如满园春色,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只有重工业比重的一半这不利于吸纳劳动力。另外,贵州重工业超前于轻工业发展是违背产业结构演化规律的,同时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部门具有自我循环特征,因而难以反哺农业,2这不利于释放农业剩余劳动力。

托达罗模型认为农民迁移主要取决于期望的城乡差别(包括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别和在城市部门成功受雇的可能性)。贵州城乡收入比3.98:1,全国城乡收入比3.13:1,贵州城乡收入差别不低,但,首先,贵州中小微企业数量少,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比重小,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少,使得农民入城就业困难,即使城乡收入差别高,但在城市成功谋求一份职业的可能性较小,不免使农民望而却步;其次,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部门无法反哺农业,使得农业难以通过发展来释放劳动力。这两点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处于高位且下降速度缓慢的根本原因。

3.无现代工业依托的服务业难以形成对人口的有效拉力

贵州存在第三产业虚高现象,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是否就可认为可以跳过工业直接发展第三产业来促进城市化进程呢?答案是否定的,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超前发展会导致过度城市化,3即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大量被城市化的农民因就业困难而生计艰难,农民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工业发展不足,服务业无现代工业依托。托达罗指出许多受教育程度低、无技术的农民进入城市后只能选择非正规就业因为进入这些部门相对容易,从贵州方面来看的确如此。贵州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部分进入了传统服务业(如餐饮零售)就业,或成为 “零工资”、“背篓族”。在十报告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而这种第三产业虚高的过度城市化是不可取的,无现代工业依托的服务业难以形成对人口的有效拉力。

贵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属第三产业,那么是否可以跳过工业直接发展旅游业来推动城市化呢?黔东南州有镇远古镇、西江苗寨等著名旅游景区,2011年黔东南州工业比重在全省位列第8第三产业比重在全省位列第2,可见旅游产业对黔东南州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小,然而黔东南州的城市化率却不高,在全省位列第7。相反,遵义工业比重在全省位列第3第三产业比重在全省位列第6,其城市化率在全省位列第2。因此贵州旅游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较小,工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较大,贵州不能以跳过工业发展直接发展旅游业来推动城市化。实际上,旅游业的发展能起到刺激食宿等服务业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但贵州对旅游景点的相关配套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较弱后,这些配套设施只能由政府投资或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然而民间资本投资机制不完善积极性不高,工业发展乏力无法为政府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来支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因此旅游业对贵州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不大,城市化动力还是应回归到工业化上。

参考文献:

[1]冯云廷主编.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华民主编.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家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