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压疮督查小组在防治外科手术患者压疮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压疮督查小组在防治外科手术患者压疮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压疮督查小组在外科手术患者压疮防治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作用。 方法 在我院外科成立以科室护士长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压疮督查小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职责,建立管理流程,进行相关理论培训,将我院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压疮45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采用常规模式治疗和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压疮治愈情况、患者创面清洁的时间、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情况。 结果 我院外科护士预防压疮意识增强,压疮护理知识不断更新,外科手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带入压疮患者的好转率及治愈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压疮的自护能力。与同期对照组45例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成立“压疮督查小组”,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好转及治愈率,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 压疮监督小组;外科手术;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106-02

压疮(pressure sores),又称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一般好发于老年久病卧床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加上患者的基础疾病的影响,很难治愈和康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积极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对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室从2011年3月成立了压疮监督小组,经研究显示,有效地降低了外科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并提高了已患压疮患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外科手术压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6~92岁,平均(68.2±11.1)岁;对照组45例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7~91岁,平均(68.3±9.8)岁。两组患者创面大小6~420 mm,平均24.6~45.1 mm;创面深度0~12 mm,平均(2.3±0.5) mm;潜行0~10 mm,平均(2.2±0.2)mm;窦道0~10 mm,平均(2.2±0.1) m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创面种类、创面大小、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压疮督查小组的建立 由我院护士长牵头,外科全体护士及病区高责护士组成的监督小组,通过制定压疮管理制度,对患者的年龄、体重、肢体活动情况、压疮情况、皮肤有无水肿及低蛋白血症进行评估。责任落实到每个成员,并进行相关的考核。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压疮的发生原因、好发部位、压疮的分类、如何预防及其治疗等。

1.2.2 督查工作的实施 督查小组对我院外科手术压疮患者进行统一的管理。病区护士长每日协同高责护士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压疮情况、创面皮肤有无水肿或渗出。责任护士必须负责压疮患者的护理,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交班时要逐一做好床边交接。对疑难或者新发病情,需要定期召开讨论会,讨论和制定实施方案,做好详细的记录备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压疮治愈情况、创面清洁时间、再次发生感染的例数、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情况、清洁时间及再次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压疮治愈率为91.1%,创面清洁的时间为(15.4±4.5)d,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2.2%,创面清洁的时间为(21.5±5.6)d,治疗期间发生再次感染的有3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小组的指导下,住院天数平均为(13.5±3.4)d,住院费用为(0.7±0.3)万元;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为(20.5±5.7)d,住院费用为(1.4±0.3)万元。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与舒适度的比较

经压疮督查小组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得到肯定;治疗前后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满意度采用评分法,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3 讨论

压疮属于慢性创面的一种,很容易形成“坏苹果效应”,虽然创口很小,但是皮肤下肌肉组织已经大量坏死[2]。这种伤口最难之处在于长期存在,伤口极难愈合,且易引发各种感染[3]。目前对于压疮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效果不怎么显著,所以积极地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压疮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各科室住院患者护理的重中之重[4]。

我院外科就压疮问题专门成立了监督小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职责,建立管理流程,进行相关理论培训,对患者的年龄、体重、肢体活动情况、压疮的情况、皮肤有无水肿及低蛋白血症进行评估,对已有压疮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对于疑难或久治不愈的压疮进行定期的通论,制定实施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治愈率91.1%,创面清洁时间为(15.4±4.5)d,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2.2%,创面清洁时间为(21.5±5.6)d,治疗期间发生再次感染的有3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压疮护理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临床护理人员要不断地从疑难的临床问题中去寻求最佳护理方法[5],最后形成经验总结。督查小组自成立以来,对每一例压疮患者进行资料的总结分析,不断摸索经验;对疑难问题进行定期开会讨论,每个值班人员在交班时需要详细汇报特殊患者的详细病情以及在班时所做的处理;做好详细记录。观察组经过督查小组统一管理,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小组的指导下,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为(13.5±3.4)d,住院费用(0.7±0.3)万元;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为(20.5±5.7)d,住院费用(1.4±0.3)万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压疮督查小组的建立还能促进医患关系的融洽,对患者的病情予以重视并得到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给患者减轻痛苦,也为后续手术患者减少压疮的发生奠定基础,提升护理质量(P < 0.05)。

综上所述,成立“压疮督查小组”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患者的好转率及治愈率,提升护理质量,可以为其他科室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Mona Baumgarten,David J,Margolis,et al. Extrinsic risk factors for pressure ulcer early in the hospital stay: A 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J]. Th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08, 63A(4):408-413.

[2] 蒋琪霞,刘云. 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3.

[3] 陈肖玲,谢雪霞,吴彩玉,等. 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严重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21-22.

[4] 宋雅萍,张艳华,李爽,等. 压疮管理流程的建立与实施[J]. 中国水电医学,2008,8(4):216-218.

[5] 张少丽,瞿慧,杨庆华,等. 压疮督查小组在急诊危重留观病人压疮防治中的作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567-1569.

(收稿日期:20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