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反映论到中介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反映论到中介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艺创作并不是反映论认为的是对生活的直接反映,文艺创作必须要经过情感等中介的转换,本文通过对情感这一中介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转变,即:从决定论走向过程论,从反映论走向中介论。

[关键词]反应论:中介论:情感;文艺创作

文艺社会学的宗旨在于界定文艺与社会二者的关系如何,而这恰恰又是以往的文艺社会学未曾很好解决的问题,正如约翰霍尔所说:“传统的文学社会学的主要弱点之一,是不能确定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确切联系。”一段时期,苏联文艺社会学的模式就是机械的反映论。我国的文艺界也曾深受苏联机械反映论的影响,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思路一度偏向反映/被反映、决定/被决定的机械方法。

文艺社会学中的“中介论”认为,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介建立联系,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这是一个双向、能动、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一般说来,这一系列的中介包括思想、心理、情感、价值、形式、文化等等。本文就从情感这一中介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特征来把握文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动力作用

情感对于文学创作者的作用主要是“促动”。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只有“情动于中”才会有真正的文学创作。也就是说,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源泉。人类的所有创造活动,当然也包括文学的创作都伴随着情感活动。这是因为文学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生活中的某些人事景物的触动,文学创作者的心灵世界掀起了情感的波浪。这种情感的激发,打破了心灵世界的平衡,为了求得新的平衡,文学创作者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向外渲泄这种情感,缓解情感在心灵中的压力。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多次引用“愤怒出诗人”的名言,更是生动地说明情感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不论古今中外已成为普遍的认识,并且可以从无数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印证。例如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是什么促使鲁迅先生创作了这部著作,通过读俄文版《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阿Q正传成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是鲁迅先生出于对国民劣根性的哀痛,源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强烈情感才创作了这部著作。

二、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组织素材的作用

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选取和评价,并不只是理智起作用,情感同样也起作用。在作家的创造心理中,认识是情感的基础,但只有经过情感体验,认识功能才能转化为审美功能,因为作家的创作是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表现。作家在创作中的爱和恨、肯定或否决的情感态度,是与他的生活态度相互渗透并保持一致的,它们都源于作家的生活实践。正是作家自己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影响着他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认识。因此,他在创作实践中,不仅要按照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受现实,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而且要按照自己的情感评价来塑造艺术形象。十九世纪欧洲许多进步的作家,如巴尔扎克、雨果等,他们无不是从自己所亲身经历的生活中选择那些曾为之感动过的素材,并将强烈的情感贯注于艺术形象之中,进而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每天进行十六小时左右的辛苦写作,但是稿酬却非常的少甚至因不能按时还清债款而入狱。这使他对巴黎的金钱社会有着非常深刻的体验。所以,他成功的创作了“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狄更斯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贫苦,所以他的创作中更加注重描写社会的贫苦阶层,而且特别关注那些被资本主义制度压榨的儿童的命运。他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可以说是他情感的结晶。不论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王国,还是狄更斯笔下不幸的孤儿形象,都不是纯客观地映照现实,而都渗透着作家对现实生活真实的情感体验,正是这样的情感奠定了他们文学创作的基础。

三、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连接作用

在文学创作中,无论作品怎样复杂,总是隐含着一条与作家的创作主旨密切相关的情感结构线索,构成作品内在的情感基调。情感推动想象,组合表象,使零散的表象联结成完整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统一的情调基调。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按照创造主体不同的情感态度、审美倾向形成作品不同的情感基调,不存无情感基调的作品。作家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感情,作品中表象的组合,可以不完全按照生活的客观规律,但是必须遵循真实的情感逻辑。可以有虚构的情节,但却不能有虚假的情感。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以作家真实的情感逻辑把非现实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从而取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以上通过对情感这一非理性因素在文学创作中作用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艺创作并不是反映论认为的是对生活的直接反映,文艺创作必须要经过情感等中介的转换,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转变,即:从决定论走向过程论,从反映论走向中介论。这种转变打破了传统反映论的思维定势,拓展了现代文艺社会学的新视野。

作者简介:许婧(1986-),扬州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