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控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控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期间主要的病害,是危害大棚黄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是一种气流传播、流行性较强的病害,发病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重,如果不及时防控两周内可使整株叶片枯死,减产20~50%,严重威胁着黄瓜生产。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必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症状防控技术

近些年,法库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保护地黄瓜生产面积高达2万亩,作为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霜霉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黄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做到分析原因,及时防治,指导农业生产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也可危害茎、卷须和花梗。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在子叶上出现褪绿斑点,扩展后变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情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先由中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下部叶片扩展,最后除顶部几片小叶外,整株叶片发病。叶片发病,初时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扩展很快,1~2天内因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出现多角形水浸状病斑。尤以早晨水浸状多角病斑十分明显,中午稍隐退,反复1~2天,水浸状病斑开始变黄褐色,此时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霉层。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病斑互相连片,致使叶片边缘卷缩干枯,最后叶片枯黄而死,叶片易破碎。

二、传播和侵染途径

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气流、风雨和人们的农事操作活动传播该病通过植物的各种孔口侵染,伤口、气孔或表皮均可侵入,把病菌从发病植株传播给健康植株,引起病害大面积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科学研究发现,霜霉病的抗性是隐性单基因控制的,这一隐性单基因与决定果品深绿色的显性基因D有连锁,因此瓜条颜色深绿,抗性强,在法库地区保护地生产中,津研系列品种,和沈阳研制的津绿三号,东亚寒月、冀杂一号等对霜霉病有较强的抗性,深受菜农喜爱,目前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农业防治

浸种催芽,培育壮苗:55℃温汤浸种,减少病源。采用营养钵育苗,调节苗床温度使之有利于幼苗生长。移栽前要加强低温锻炼,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倒茬。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深耕平整土地,作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定植后适量浇水,及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使植株健壮。控制田间湿度,做到合理密植,生长前期应尽量少浇水,开花结果后,应增加浇水量,浇水量以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为准,禁止大水漫灌。

3.微喷灌的适用

之前菜农在蔬菜生产中对霜霉病的防治过分依赖农药,前期“保险药”常打,后期“治病药”不断,对于无公害绿色生产没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随着国家政府部门对安全食品的高度重视,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主要的消费趋势,生态防治技术也逐渐被推广应用,微喷灌技术的使用率也在逐年提高,它在保护地生产中的防病效果也较为明显。

表:微喷灌、膜下暗灌和裸地灌(CK)的调查数据

4.生物防治

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黄瓜霜霉病如:美国生产的印楝素杀菌剂;苦皮苔藓假种皮的20%乙醇提取物,对黄瓜霜霉病都有明显的防效。

5.保护地生态调控防病

棚内夜间空气相对湿度多高于80~90%,清晨要及时开启通风口,通风排湿,降低室内湿度,并以较低温度控制病害发展。通风口开启的大小,以清晨棚内温度不低于10℃为限。9点后室内温度上升加速时,关闭通风口,使室内温度快速提升至34℃,并要尽力维持在33~34℃,以高温和降低室内空气湿度控制该病发生。通风排湿,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使环境条件不利于黄瓜霜霉病抱子囊的形成和萌发侵染。

6.高温闷棚

如果黄瓜霜霉病已经发生并已蔓延,可进行高温闷棚处理,在晴天的清晨先通风浇水、落秧,使黄瓜瓜秧生长点处于同一高度,10点时,关闭风口,封闭温室,进行提温。注意观察温度(从顶风口均匀分散吊放2~3个温度计,吊放高度于生长点同)当温度达到42℃时,开始记录时间,维持42~44℃达2个小时后逐渐通风,缓慢降温至30℃。可比较彻底地杀灭黄瓜霜霉病菌与孢子囊,可控制病害发生发展。采用高温闷棚方法控制病害、没有农药残留,是无公害生产的技术措施。

7.化学防治

7.1保护地棚室可选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烟雾法,在发病初期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克,分别放在棚内4~5处,用香或卷烟等暗火点燃,发烟时闭棚,熏1夜,次晨通风,隔7天熏1次,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粉尘法、喷雾法交替轮换使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的傍晚,用喷粉器喷撒5%加瑞农粉尘剂,每亩1公斤,隔9~11天1次。

7.2喷雾法,发现中心病株后选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杜邦克露600~700倍液喷雾,亩喷药液60~70升,隔7~10天1次。

8.保护地生态调控防病

棚内夜间空气相对湿度多高于80~90%,清晨要及时开启通风口,通风排湿,降低室内湿度,并以较低温度控制病害发展。通风口开启的大小,以清晨棚内温度不低于10℃为限。9点后室内温度上升加速时,关闭通风口,使室内温度快速提升至34℃,并要尽力维持在33~34℃,以高温和降低室内空气湿度控制该病发生。通风排湿,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使环境条件不利于黄瓜霜霉病抱子囊的形成和萌发侵染。

9.高温闷棚

如果黄瓜霜霉病已经发生并已蔓延,可进行高温闷棚处理,在晴天的清晨先通风浇水、落秧,使黄瓜瓜秧生长点处于同一高度,10点时,关闭风口,封闭温室,进行提温。注意观察温度(从顶风口均匀分散吊放2~3个温度计,吊放高度于生长点同)当温度达到42℃时,开始记录时间,维持42~44℃达2个小时后逐渐通风,缓慢降温至30℃。可比较彻底地杀灭黄瓜霜霉病菌与孢子囊,可控制病害发生发展。采用高温闷棚方法控制病害、没有农药残留,是无公害生产的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牛德.付佳.王丽娟.黄瓜霜霉病研究新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2]段显德.穆慧敏.梁春贺.杨信东.古巴假霜霉菌在黄瓜中流行规律的研究(Ⅱ)——孢子萌发、传播、施肥影响、高温闷棚[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张渔秀.南方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年10期.

作者简介:姓名:齐蕴荣,出生年月:1972年12月28日,性别:女,籍贯:辽宁法库,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农艺师,从事工作内容:植物保护,研究方向:高新防治技术推广应用,论文种类: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