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泛昔洛韦联合窄谱UVB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泛昔洛韦联合窄谱UVB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联合窄谱uvb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泛昔洛韦片250 mg,3次/d,口服,同时采用窄谱UVB照射,隔日1次。对照组26例:仅给予泛昔洛韦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68.5%,且治疗组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窄谱UVB;泛昔洛韦;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各种诱发刺激的作用下,可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的水疱和神经痛。部分患者后遗神经痛明显,可持续半年或更长时间。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应用泛昔洛韦联合窄谱UVB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来自我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符合典型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25~74岁,平均57.3岁; 病程2~7 d。发病部位:头面部6例,胸背部27例,腰腹部16例,骶尾部7例。患者就诊前一周内未系统或外用过抗病毒药物;排除合并感染者及心、脑血管、肝、肾等内科疾病患者,白内障、青光眼、红斑狼疮及光敏感性皮肤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患者。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泛昔洛韦片(商品名:诺克,广东申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50 mg,3次/d,连续服用7 d,同时采用窄谱UVB(德国Waldmann公司生产的UV100L系统光疗仪)照射。波长为311~315 nm。照射时做好眼部及正常皮肤的防护。起始量为0.5 J/cm3,后每次增加0.1 J/cm3,使皮肤出现淡红斑,隔日1次。若出现疼痛性红斑暂停照射治疗,外用炉甘石洗剂,红斑消退后恢复照射,辐射剂量较前减少50%,疗程14 d。对照组给予泛昔洛韦口服,疗程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同时给予注射用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皮损止疱时间(无新发水疱出现的时间)、结痂时间(开始用药到水疱干涸结痂的时间)、止痛时间(开始用药到感觉疼痛减轻的时间)、治愈时间(结痂全部脱落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第4周随访评定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 治疗前、后根据患者症状(红斑、水疱、糜烂、渗出、溃疡、坏死、疼痛)按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4个标准进行评分。治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有效: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100%。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数据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及有效、显效、治愈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红斑,对症处理后消退,未影响治疗。

2.3 第4周末评定后遗神经痛 治疗组1例(3.3%),对照组8例(30.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泛昔洛韦在体内转化为有抗病毒活性的喷昔洛韦,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窄谱UVB光疗仪可发出波长为310~315nm的紫外线,经皮肤吸收后产生一系列的光生物学效应[2]:紫外线有干燥、杀菌、消炎的作用,对浅表组织内的病毒可以直接灭活[3],还有加速血液循环。镇痛、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及愈合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紫外线可明显抑制表皮朗格汉斯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的活性,减轻表皮的炎症反应。因此窄谱UVB可以直接杀灭病毒,预防继发感染,促进水疱吸收、止痛、加速皮损的修复及愈合。本研究结果表明7 d时在二者联合应用与单纯泛昔洛韦口服比较,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有显著差异;14 d结果无显著差异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限性有关。

综上所述,泛昔洛韦和窄谱UVB的联合应用既可以抑制病毒,又能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与愈合,可以减少皮损愈合的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二者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2-303.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

[3] 陈景藻.现代物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