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贸转型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贸转型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外贸转型升级进程进一步加快,外贸企业越来越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能够胜任报关国际货代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顺应人才要求的变化,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以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关键词】外贸转型 报关与国际货代 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课题社会科学类:基于外贸转型的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设置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06-02

一、外贸转型下市场形势

江苏是我国利用外资第一大省,苏南地区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处于全省领先位置。随着2010年12月1日我国开始对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在华外资企业无法再享受“超国民待遇”。而与此同时,欧债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低迷持续发酵,欧美日是江苏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对外贸易重点出口市场。近期,像光伏产品等相当一批拳头产品出口增长遭受了极大的阻力,外资在江苏的投资力度也明显减弱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苏外贸的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和压力下增大,国内面临着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局面下,经济发展在相一段时期会相对低速增长,给外贸发展和转型的挑战更为直接和突出。尽管江苏早已将转型升级作为对外贸易的今后发展的方向,但转型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应对外贸形势严峻的挑战,外贸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且要加快步伐。首先应对企业减税,逐步减少政府对外贸的行政干预,全面清理不合理的外贸政策,让企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转型上。虽然江苏外贸的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大对产学研的投入力度,不断进行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适应外贸转型的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是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

高职院校在国际商务专业下增设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或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顺应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满足外贸转型企业对不同人才规格的需求和完善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需要,服务江苏外贸转型的需要。党的十后,江苏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已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苏南各市来说,既是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一场新的挑战。外贸转型的成败,关系到外贸在经济发展中能否再次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二、外贸转型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方向人才要求的变化

1.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高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货运及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商务办公自动化软件,对英文函电处理,缮制外贸单证。在专业技能方面,要具备一定的从事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的能力,熟悉国际货运各环节的运作与管理,掌握国际货运各环节的实际操作,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货运与中的具体问题。一般而言,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因产品的不同而不同,学生须具备以报关报检能力、国际货运及组织能力、国际贸易业务能力为主的不同的岗位的专业能力。

2.要求有更强的国际商务应变能力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人才代表外贸企业开展外贸活动时,既要对各种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不同贸易对象的相关规定十分熟悉,又要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以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这就要求该专业方向不能囿于培养学生传统的外贸和商务英语方面的知识,而要将培养重心拓展到贸易活动的筹划组织能力上来。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如何寻找新的客户、寻求或推广新的产品、与客户建立并维护贸易关系,不仅要理论指导,更要多多加以实践让学生具备应变能力。

3.要求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

外贸转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仅是对原有技术、设备、产品、生产方式等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转型。这就要求在新产品、新技术、新规则不断产生的同时,作为最为关键因素的人要先变化。企业想得到的人才是那些具有很强学习能力、上手快的“学习型”人才。在转型过程中,要求外贸人才更快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4.强调人才的外贸综合素质

外贸转型下的企业,在要求更高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也越来越看重外贸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能力、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因此,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商务礼仪、商务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够在外贸业务中与内部和外部进行顺畅高效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很好地理解各种技术并完成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的每一业务流程,以自身不断提高的外贸操控能力,通过多种贸易平台开展业务。

三、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在国际商务专业下设置报关与国际货代方向

外贸转型背景下的国际商务专业应该重新审视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专业培养的方向是否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学生是否被市场接受。就业导向是衡量专业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准,专业的建设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不少高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设置以来虽然不断发展,但目前定位还不是很明确,似乎在培养外贸方面的“全才”,很多学校该专业的学生学了很多课程,甚至包括会计等课程,虽然迎合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但多而不精,方向十分不明确,对专业的发展不是好事。尽早设置报关与国际货代方向无疑会对国际商务专业清晰定位,培养适合外贸转型人才起关键作用。

在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前要通过外贸行业的调查,邀请企业专家召开专业培养座谈会,听取企业对专业和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应该重视职业规划和分层次教学。

2.专业方向的设置必须具有特色

我院正处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关键时期,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要依托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学院系内和跨系专业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结合我院的优势,在设置专业方向之初就该明确今后培养的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的学生应侧重于机电、模具、电气和车辆类产品,这样不仅能够通过专业的融合,促进学院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的发展,对相关专业的拓展发挥作用。通过专业融合利用其他优势专业的教学资源和财政资源,为本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完全对口的零距离上岗人才。

3.明确就业导向,加强工学结合

在设置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后,要在教学设置上与之前的国际商务专业有所差别,对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要有所侧重,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如会计、会展实务等课程不安排在一课。对就业需要加强的课程,如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货运实务等课程可以适当增加总课时和实践课时,一切以就业为导向。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的学生好国际商务专业一样采用“2+1”的培养模式,学生有一年的企业实习期,而根据外贸行业的特点,一般学生的实习单位比较分散,一家企业往往只能接受几个学生,为了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必须加强工学结合。目前我院的校企合作机制已经建立起来,经过多年的努力,运作比较成熟。学院和系部应该借助这个优势与原有的外贸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同时将校企合作拓展到整个泛长三角地区,寻求新的就业实习基地,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授课教师普遍缺乏一线工作岗位的经历和实践经验,实践教学的内容更多的来自于以前所学的书本知识和相关指导书,而且知识陈旧,无法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培养模式还无法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外贸转型期,外贸实践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快,所以必须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中挂职锻炼,通过派遣教师到报关与国际货运相关的企业带薪顶岗实践、为企业开展业务咨询服务、承担企业项目开发等活动,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掌握了相关技能并做到真正具备双师素质后再回到学校任教,会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学校急需引进来自于企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让他们把岗位一线的相关技能和要求,以及行业的最新动态传递给教师和学生。

5.完善实训教学体系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实训体系和相关设备和软件,在硬件投入方面,需要新建立报关与国际货代实训室,建立电子大通关平台下的报关以及国际货代运行环境,仿真实际业务操作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训中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加以实践来处理实际报关与货代问题。

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必须实现“能力本位,职业导向”的要求。报关与国际货代实训体系要使学生在进入就业岗位前就了解报关与货代业务操作流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中逐渐发现存在的问题,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完善的实训体系不仅指实训室实践教学,还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环境的仿真,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够紧贴实际使所教授的内容满足实际应用需要,能为学生所掌握。完善的实训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的顶岗实习,它是学生毕业前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步骤,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海关、报关公司、货代公司中去,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氛围,了解各个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只有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互为支撑,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竹君,陈丹晔,赵海燕.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消费导刊,2009(2):247.

[2]滕颖.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95.

[3]屈建龙.高职报关专业课程建设的滞后现状与革新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4]梁春梅.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

[5]李志刚.外贸转型期国际经贸专业人才需求特征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10):124.

作者简介:

王雨(1972-),男,安徽合肥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