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沈峰:安全而美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沈峰:安全而美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安全很多人可能理解的比较片面,就把它理解成碰撞的星级。事实上,其内涵要远远比这个多

沈峰迅速坐定,直奔主题,语速舒缓、逻辑缜密,却又多了技术专家不常见的几分诙谐和细腻。聊得熟络了,他也唏嘘感叹公众对汽车安全知识的漠视,言谈里尽是对生命的珍视和怜惜。

2012年11月28日接受《汽车商业评论》专访时,沈峰刚参加完一个全球汽车工程技术论坛,作为受邀嘉宾,他针对沃尔沃的汽车安全技术作了主题演讲。此前,这位负责沃尔沃中国区研发的副总裁已多次出现在公开场合为汽车安全技术及理念鼓与呼,堪称“汽车安全宣讲大使”。

1996年,沈峰毕业于美国奥本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在一家美国汽车供应商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加盟福特美国动力总成部门工作了十多年,后被福特北美派到福特中国负责动力总成全球采购和产品开发业务,之后与沃尔沃结缘。后者被吉利收购之后,他也成了这家公司中国区负责研发的副总裁。

这个在汽车工程管理、产品研发、全球采购策略发展和管理、供应商管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都有丰富经验的男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尽管在国外生活多年,仍能烧得一手好菜,并称自己依然对米饭情有独钟。而对于自己今年不停地穿梭于各种场合传播汽车安全知识,他则称自己是自赋使命。

显然,在这一点上,沈峰和他供职的沃尔沃气质很相似——专业且富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他说:“沃尔沃的安全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上,而是已经完全融入品牌的血液里,凝固在沃尔沃的品牌DNA中。”

与其他豪华品牌不同,沃尔沃拿出相当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安全性能的创新与提升。比如将三点式安全带技术专利无偿提供给社会使用。

北美“沃尔沃生命奇迹俱乐部”的创始人鲍勃·奥斯汀在11月下旬的广州车展上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沃尔沃的做法赢得了尊敬,对整个全人类来说,这个技术及时地分享实在太重要了。”

对沃尔沃来说,从关注儿童安全与车内空气质量,从单纯的保护驾驶员、乘客延伸到保护行人甚至依靠科技避免事故的发生,他们希望提供的不仅是一辆安全的车,还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勇于探索的人生态度。沈峰说:“希望2020年驾驶沃尔沃汽车不再发生严重伤害以及致命事故。”

这是沃尔沃和沈峰设想中的未来,安全而美好。以下是《汽车商业评论》针对汽车安全主题对沈峰的访谈节录。

安全是沃尔沃的DNA

《汽车商业评论》:沃尔沃不仅把车内空气质量等软性指标纳入安全范畴,还推出了车外行人安全气囊,看起来,沃尔沃对安全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

沈峰:假如你有机会去沃尔沃,会深深感受到安全确实是它的DNA。作为一个企业,赢利是很重要的,但沃尔沃始终把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沃尔沃把关系生命安全的技术放到了所有车上,不管是入门车型还是旗舰车型。比如行人安全系统和城市安全系统,就是全系车型的标配。

最初大家只想保护车内的人,但沃尔沃首先把这个东西引申到车外。在中国所有发生死亡的交通事故,四分之一是行人相关的交通事故,我们对这一块非常看重,所以在全球推出了第一个行人安全系统。

在开车过程中,所有路上的行人都在监控之内,假如行人误闯到我们面前,行人安全系统就会自动把车停住。

当然在车速低于35公里/小时的时候,是基本可以做到的。速度太快,可能做不到还是撞上了。但有两个系统能保证尽量减少伤亡。第一个是碰到了,但速度降下来。倘若在50公里/小时状态下发生碰撞,死亡概率是8%,有了这个系统后,撞上可以把速度降下来,大概在25公里/小时,死亡率降低为1%。

另外一个就是今年我们又推出全新车外行人安全气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术。即使碰撞发生,打开的行人安全气囊将有效保护行人的头部和膝盖,避免严重损害。

这个想法和做法很有创意。

我亲眼看到过一个事故,汽车撞了一个骑电动车的人,头撞到挡风玻璃上,玻璃凹了下去,如果有这个安全气囊,就可以有效拯救这样的生命。

全球每年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意味着差不多每20秒至25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车祸。这是一个人类不得不必须面对的事情。所以沃尔沃就把这个安全的理念不断往外扩张。

除了刚才说的在车开动时候保护行人安全。车静止状态的时候,也要有相应措施保证安全。比如怎么来防止别人偷你车里的东西,沃尔沃也把它囊括到汽车安全的范畴里来。

另外,2014年我们还会把无人驾驶系统形成产品,推向市场,这将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和一件革命性的事情。相信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就像20年前大家想都不敢想手机能给人们生活带来那么多便利,我相信汽车技术也是一样。

很多汽车企业都开始介入无人驾驶这一领域,沃尔沃有何特别之处?

现在的确很多公司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一直没法儿做成产品,而沃尔沃是第一家把它做成产品的。确实里面有很多技术难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驾驶中要准确辨别各种信号,人反应不过来的时候,车要反应过来。还有如何识别伪信号,如果经常抓取伪信号,那产品就无法投入市场,比如前面一只鸟飞过,车就停下来的话,肯定不能正常上路行驶,所以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就像演出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汽车产品也一样,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经历,沃尔沃希望这个技术被社会公认接受,当这个技术被社会所公认接受,才可能真正为人类带来福音。

除了技术的还有观念的,中国人的交通安全观念相对还比较淡薄。

的确。中国司机的驾驶行为跟行人的交通行为其实都比较“特别”,所以这个问题对中国就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在谈中国离安全有多远,比如说出租车,很多出租车安全带都扣在后面不拿出来。在上海,有安全带的出租车大概不到1%,而这不到1%的出租车,坐在后排系安全带的人就更少,这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还有儿童安全,今天中国大部分妈妈没有给孩子提供儿童安全座椅,很多妈妈认为,抱孩子乘车最安全。事实上,一旦事故发生,妈妈的手根本没用,所以这种理念需要整个社会来参与,来提升对安全的认知。

沃尔沃非常愿意花大力气帮助中国把这些事情做好。明年1月,我们会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国瑞典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由中国政府跟瑞典政府联合倡议推动,由政府、学界、企业6方共同参与。企业层面是我们和沃尔沃集团(VOLVO AB)。

中国政府主要看中沃尔沃的哪些特质?

沃尔沃在过去40年里搜集了超过4万起真实交通事故的数据,这个数据库可能是全世界唯一如此规模的数据,这个经验非常难得,沃尔沃愿意献出一些特有的技术和经验,会在中国做很多类似的调研和分析。

从未停止的技术创新

《汽车商业评论》:从三点式安全带开始,一直到现在沃尔沃不断地推出很多创新产品并在技术上一直保持前瞻和领先性,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沈峰:之前已经说过,在沃尔沃,安全一直被看作生命之本,所以在这方面的技术创新投入也非常大。

另外,你有名气了,别人也很愿意跟你一起合作,来开发最前沿的东西。瑞典是个比较特别的国家,尽管人口才900万,但全球的知名品牌有很多,政府也非常鼓励创新。

瑞典跟中国不一样,中国的汽车公司太多了,瑞典就那么几家,所以政府对沃尔沃也非常看重、支持。

其实关于安全,很多汽车企业都在强调,仿真软件也有了,碰撞标准也有了,各种各样的主动、被动安全系统也都有了,但又好像还很不够,你觉得最重要的缺什么?

其实,对于安全很多人可能理解得比较片面,就把它理解成碰撞的星级。事实上,其内涵要远远比这个多,在驾驶的过程当中五个模式(正常驾驶、预警、预警干预、碰撞发生,事故救援与分析),在整个事件的过程当中,很多交通相关方和人,所有这些其实都在参与。

举个例子,比如很多汽车产品会有这样的技术,当你的车探测到前面的白线,车偏了它会嘟嘟叫两下,但沃尔沃会再进一步,如果真偏到要碰撞的那一点,它可以帮你自动转回来。

再比如车内空气质量,会过敏,车内空间就那么两三立方米,开车大部分时间是关着窗的,车里的皮革、纺织品等,又都要用到胶,做得不好,会危害健康。

沃尔沃在这个方面控制得非常严格,我可以自豪地说,你把车拿给任何第三方检测我都不怕。沃尔沃的过滤系统可以做得非常好,现在PM2.5那么糟糕,它的过滤系统可以把99%以上的PM2.5的颗粒都过滤掉。

可以说,沃尔沃车内空气质量比北京大气质量要好十倍。这种安全理念,我相信也是沃尔沃领先国内其他主机厂的重要方面。

沃尔沃做了这么多事,投入有多大,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技术研发重点?

从主机厂角度讲,每家公司研发投入有大有小,一般是按照百分比来讲的。研发的着重点也有不同,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新能源是重点,所以会在这方面投入比较多一些,当然传统发动机我们也努力在做,有一个Drive-E战略。

是说现有的车要节省油耗,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可以提升。假如自动驾驶这件事情完全实现的话,可以降低油耗10%?20%。因为这项技术可以把车与车之间的距离缩短,后一辆车的风阻就会相对减小,降低油耗。

油耗和能源,所有的这些人类面临的汽车问题,沃尔沃都在努力研究,也在同时开发VEA四缸环保发动机平台。

明年国Ⅳ标准要实施了,沃尔沃从技术安全角度怎么样配合,跟国外技术有很大的差别吗?

所有标准,中国跟欧洲的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差别,假如你哪一天看到中国的比欧洲的差,请你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