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正确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然而,化学实验又离不开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所以对化学实验中观察能力培养就尤为重要。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形成正确概念的能力。学生观察能力的养成不是自发进行的,要靠教师的诱导、启迪。本文就扼要阐述化学实验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途径,以期达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关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学生在观察活动开始时,往往带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但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喜新奇、好热闹,对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在观察时往往目标不明确,分不清主次和重点,有时甚至忽视了本质现象,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观察。例如,我们在观察镁条燃烧时,目的要弄清白色的固体镁在空气中燃烧所生成的产物是否与银白色的镁相同,若是只观察到了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而忽视了白色粉末状物质的生成,这便是没有明确观察目的的结果,恰恰是白色粉末状物质的生成,才足以证明化学变化的特征。

二、倡导眼脑并用,养成观察和思维的有机融合

观察是针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来察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特征表象的认识,观察的目的是探索和发现,达到对事物及变化规律的认识,在进行观察时要保持观察对象的真实面目,不能人为地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扩大或缩小,这样才有利于正确分析观察得到的信息,经过思维加工,找出事物的共性、个性和实质概括上升为理论。例如,观察Cu、Zn分别放入硫酸中的现象。为什么看到Zn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Cu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泡呢?原因是Zn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Cu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这就是上述所观察的现象的本质,感性知识的升华,是针对现象进行思维加工而获得的。

三、改变盲目性,启发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学生观察的顺序及深刻程度是受学生知识基础、技能和实验能力制约的。而对于变化多样的化学反应,五彩缤纷的化学现象,学生往往只凭兴趣、爱好及受性格的影响。在观察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有的以局部代替整体,有的放过一些稍纵即逝的重要现象,对于多种并存的现象,不能抓住本质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在观察化学实验时,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反应前观察所用仪器,了解他们的名称、用途以及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等;反应中,要观察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催化剂等),观察反应的现象即颜色、气体、沉淀、发光、发热等;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最后对观察到的现象作逻辑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形成认知达到观察的目的。例如,KClO3和MnO2混合制O2观察的顺序是:(1)KClO3、MnO2的颜色、状态;(2)分别加热KClO3、MnO2及KClO3和MnO2混合时的现象(并用带火星的木条实验);(3)把KClO3、MnO2混合加热后剩余物质溶解并过滤,滤渣的颜色、状态及质量等。这样有顺序地观察和思考,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可避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提高观察效果。

四、增强观察的敏捷性、综合性

化学变化的现象,既有色、态、味的变化,又可能有气体的生成,沉淀的析出或发光、放热的现象。不同的现象对学生感觉器官的刺激产生的印象不同,有的有较强烈而突出的影响,它在感官中居于主导地位,有的则不然,现象常被遮盖,为学生所忽视,因而学生从观察中所得到的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现象,不是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忽视反应物本质属性的重要现象。这就应该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敏捷性、综合性,善于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的重要细节和特征。

作者单位:河北省故城县聚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