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乘佛教与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应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乘佛教与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应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外来的小乘佛教对对傣族社会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以西双版纳的 一个傣族村寨为田野调查个案,尝试探讨了佛教对傣族人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 小乘佛教主 要通过习俗、道德养成、人格培育、教育等多种途径影响着傣族人对心理压力的应对。客观 而言,佛教对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应对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傣 族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

【关键词】傣族;小乘佛教;心理压力;应对

【作 者】植凤英,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贵阳,55001;张 进辅,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715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004-454X(2009)03-0083-007

Hinayana Buddhism and The Coping of the Dai's Psychologicalstress: A Case Study of Manzha Village of Menghan,Jinghong

Zhi Fengying,Zhang Jinfu

Abstract:Hinayana Buddhism which comed from foreign has profou nd and extensiv e influences to the Dai's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fieldwork of A Dai's Village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Hinayana Buddhism infiuences the Coping way of the Dai . The results shows: Hinayana Buddhism influences the regulation and coping of th e Dai's Psychological stress through the custom, morals developmen t, the persona lity cultivating and education. Buddhism has positive effects to the coping of t he Dai, but at the same time , Suppress the formation of the Dai's go-aheadism and pioneer enterprising spirit.

Key words:the Dai;Hinayana Buddhism;Psychological stress;co ping

一、引言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一个民族的群体心理及民族个体心理影响很大。德国社会 学大师马克斯•韦伯(Marx Werbe)曾说:任何一个努力求生存的社会,无不多少具有宗教 性质的信仰,人类总有必要解释人生的恐惧与困惑,人类对此追寻一致的反应就是宗教①。傣族的实际上是二元宗教,即既信仰本土的原始宗教,同时又信仰外来的南 传上 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传入云南傣族的时间,一般认为早至6-8世纪,晚至公元1 2-13世纪②。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后,经过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斗争、让步、包容,得 到 迅速传播,成为傣族社会占优势地位的宗教,对傣族社会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目前,已有 大量研究对小乘佛教与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有关小乘 佛教与傣族人心理健康尤其是压力应对方面的研究还少见有。有关压力应对的心理学研究表 明,应对具有文化的属性。如在西方价值中,有一种强烈的文化倾向,就是更认同、尊崇问 题为中心的应对而不是情绪为中心的应对③。宗教文化是傣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傣族人在应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宗教文化的影响。探明佛教对傣族人应对 行为的影响机制和效用,对于傣族人乃至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维护,提升少数民族在社 会变迁中的心理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曼乍村为个案,对小乘佛教与傣族人压力应对方式 的形成进行调查。选择勐罕镇曼乍村作为调查的对象, 主要原因有:第一,尽管是旅游景 区,曼乍村仍保持着较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曼乍村人心理上、观念上、语言上、风俗习惯 上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第二,曼乍村具有接触外部文化的便利条件。由于是旅游景 点,国内外游客常来这里,曼乍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显著,在文化变迁上,曼乍村较好 地代表了处于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趋势,这对于我们研究社会变迁中佛教 文化对傣族人压力应对的影响有较好的便利条件。第三,曼乍村的经济状况在西双版纳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傣族园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割胶、农业和旅游业,经济发展属中等水平, 故有一定的代表性。第四,曼乍村的空间范围和人口数量比较适合进行田野研究。

本次调查时间是2007年5月。我们首先在西双版纳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收集了有关西双版纳 傣族的各种资料,并在州民宗局听取了关于勐罕镇的介绍,然后住进勐罕镇的曼乍村里进行 田野调查。因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有,加之傣族村寨文化程 度普遍不高,故选取了质的研究范式,具体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和实物分析法 。使用器材:数码相机、录音笔。其间,采用目的性取样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经济状况的 10位傣族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男女各半,基本涵盖了曼乍村的不同人群,包括有村干 部、经营傣家乐的傣族村民、仅靠务农为生的一般傣族村民、傣族园公司职员和教师、在婚 姻状况上包括有已婚的、未婚的和离婚又再婚的。本研究对象以成人为主,访谈对象的年龄 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28岁。

二、曼乍村基本情况

曼乍是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的一个傣族村寨,地处橄榄坝的中部,交通十分便利。该 村位于国家4A 级风景区的傣族园内,一幢幢傣家竹楼错落有致。曼乍傣语为厨师寨之意, 因为这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且有名气,土司便把厨师的称呼作为此 寨的寨名。因此,按傣族园公司的规划,除务农、割胶外,曼乍村人主要经营傣家乐,其经 济情况在傣族园的五个村寨中属于中上等。

据2002年傣族园公司的统计资料显示,曼乍村有47户人家,221人。曼乍村土壤肥沃,过去 傣族村民世世代代都以农耕为业,现在由于部分土地被傣族园公司租用,目前农业已不是最 主要的收入来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割胶和经营傣家乐。部分村民被傣族园公司招为职员 ,一般女的做导游或歌舞表演,男的做保安。因此,从职业来看,曼乍村民的职业分布大致 有:务农、开小商店、经营傣家乐、傣族园公司职员和教师等,也有的村民是身兼几职,如 下午在傣族园公司上班,下了班后在家经营傣家乐。多元化的经济来源使曼乍村民迅速地走 向了富裕之路。与内地农村相比,曼乍村出去打工的较少,曼乍人口具有远距离流动少、职 业分布集中等特点。

村里有一座佛寺,去年刚重新修建,据村民介绍,花了60多万,都是靠村民和虔诚的信徒们 捐钱、捐物来完成。过去,男孩子都要去佛寺当几年小和尚,现在去的不多,一些年轻父母 开始不愿送孩子入寺为僧,也有些是男孩子自己不愿进佛寺当和尚, 他们的意愿也能得到 父 母的尊重。傣族园内有一个小学,曼乍村儿童大都在此读小学,也有年轻父母把孩子送到镇 上去读。

目前,曼乍村人大体上仍保持着本民族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但随着财富的积累、与外界交往 的日益频繁及大众媒介的普及,曼乍村人的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了新的担心和 忧虑,主要表现在:

(一)就业方式改变带来的困惑。傣族历来以种田为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 有这 样的古训:“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傣家人 。”目前,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曼乍村的农田被部分征用,有些村民已不种田,尽管有一些 村民被招入傣族园公司上班,但还是有多数村民尤其是年轻人除了割胶外(隔一天割一次, 一般是晚上去割几个小时)就无事可做,一天不知干什么。另外,由于新型职业的产生,也 给曼乍村民增加了一些新的压力来源,比如经营傣家乐时与客人的冲突、与外地游客的交流 沟通问题等。

(二)物质需求欲望增加的烦恼。作为一个旅游中心,经济浪潮对曼乍村的 冲击是很显著的。赚更多的钱、过城市化的生活是许多村民最乐于谈论的问题。在某种程 度上这是一种 正性压力,能提升傣族人的进取心,但同时也给一向安于现状的傣族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困 扰。

(三)现代化生活与传统保存的矛盾。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年轻人对物质 的需求增多、对 现代化生活的渴求也在上涨,开始出现了现代生活与传统保存的矛盾(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 表现最明显)。如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人的特色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保存,公司规定村民不 能盖异化建筑,但一些年轻人表示不想再盖干栏式的建筑,想盖和汉族人一样的楼房。我们 在村里也发现,出现了少数非干栏式的现代化楼房。

(四)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失调导致的困扰。近年来,曼乍村民在生产和 物质生活方面有 了很大的改善。几乎每家都买了摩托车,有的村民还说想买轿车。过去的傣家竹楼已很难看 到,不少村民家的厨房与卫生间都已铺上地砖,卫生间还安了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机、录像 机、DCD 及电话等已进入普通傣家,年轻的傣族村民大都配有手机。村民们的劳动时间减少 了,空闲时间增多了。但与此相应,其精神文化生活则相对滞后。一些不健康的闲暇活动( 如赌博)等开始出现。据村民介绍,有个别村民把橡胶地都输掉了。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三、小乘佛教与傣族人心理压力应对

压力与应对是心理健康领域的核心内容。拉扎罗斯和弗克曼(Folkman)把应对(coping) 定义为:是持续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以处理被个体认为是超出了其个人资源的内部或外部任 务。或简单地说,是“包括认知和行为的努力,以管理心理压力的过程”④。应对方式 ( coping way) 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是心理压力过程中 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压力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压 力 与压力结果之间的关系⑤。今天, 随着傣族社会的对外开放及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傣族 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迁之中。与过去相比,曼乍村民的压力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 总的看来,村民们的心理压力程度较小,曼乍村民的生活是安静平和的。我们在村寨居住区 间,没有听到过争吵的骂声,人际关系和谐,人们的面貌中也很少看到忧愁的表情;在我们 深度访谈的对象中,只有一名认为自己的压力较大,其余均表示“没什么压力或压力很小” 。面对着日益增多的压力来源,曼乍村人依然保持着安然平和的心态,笔者以为除了较好的 物质生活环境外,佛教在其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佛教对傣族人压力应对的影响有 多种路径。

(一)习俗

经过长期的发展,外来的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整合水平。佛教文化已成为傣族 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习俗影响着傣族人对压力的处理和调节。

傣族的风俗十分丰富多彩,其中有关生老病死的习俗最有代表性。在这些习俗中,傣族佛教 常与原始宗教融为一体,渗透于傣族的各种风俗之中。如接生婆把一个孩子接到人的世界之 后,先要给他洗澡、栓线,表示祝贺。同时还要念祷告词:“今天我们来栓线,念着神圣的 咒语,把吉和凶隔开,把人和鬼分开……谢谢神的恩赐,谢谢神的保佑”。孩子出生时,请 佛爷(一般为男孩)取名,祝福、滴水、栓线、乞求佛祖庇护孩子健康成长。过去生病时, 人们都是通过祭神、请佛爷念经来驱病, 现在有了医院, 但这种习俗并未完全改变。特别 是 如果去医院几次后,病情还不能得到好转,人们就会转而求助佛爷。村民们认为“有时这很 灵验的”。村长还跟笔者叙述了一件事:“曼乍村的老村长四年前得了一场重病,送到景洪 市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说医不好了,送回家后,请佛爷来念了几天经,后来就好了,现在 还活得好好的。” 傣族人死后,要请僧侣念诵《平安经》,其大意为: 你安心地走吧, 不要再为人世间的事操心,人总是要死的,只不过你先走一步,今后我们也会跟着来,你不 用悲伤,眼光要放远一些,你就毫不留恋地走吧.你活着信佛守法,积善行德,死后会有好 报,即使轮回也会降生于富裕人家。请不要贪恋人世,赶快走吧,永远也不要再回到我们的 寨子。 “愿菩萨一路保佑你,愿光明一路陪伴你,平平安安地走过高山平坝,欢欢喜喜走 进勐历板。” 勐历板即佛教的“极乐世界”⑥。在这种丧葬习俗中,傣族人也受到教育 , 将死视为自然现象,对死者就不作过多的缅怀,还要鼓励死者死时不应有恐怖,应该勇敢面 对。由此,傣族人对生老病死的应对便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傣族的许多节日也与佛教有关。在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几乎村村有佛寺、月月有佛节,我 们调查的曼乍村也不例外。曼乍村傣族人从生下来便要参加许多的佛事活动。其中,对人们 影响最大的就是“开门节”和“关门节”。关门节,傣语称“毫瓦萨”,时间自傣历9月15 日起,历时三个月。节日期间,全民重温佛规戒律,此期间不准杀生、串亲、外出、饮酒作 乐、娶亲婚嫁等。老人在关门节期间,每七天入寺一次,在寺内听经、忏悔、就餐,男性老 者伴宿。老年信徒通过祈祷、颂佛、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焦虑和压力,而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村 民来说,他们除忙于给进寺的老人作饭、其间开展一些赕佛活动外,便显得无事可做,心情 是烦躁不安的。这种不安在“开门节”这天,获得尽情的释放。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 ,时间是傣历12月15日。在这一天,男女老幼盛装入寺拜佛,献供蜡条、鲜花、食品,燃放 焰火、高升、贡匪(孔明光),跳舞打鼓,环游村寨,庆祝安居斋戒结束。在开门节的尽情 宣泄中,人们所有的烦恼和担忧似乎都已不在。此外,傣族的新年―泼水节也与佛教有着深 远 的渊源,人们在节日清早沐浴更衣,然后到佛寺堆沙赕佛,为佛像洗尘后,人们便尽情地相 互泼水,相互祝福,愿清水洗去炎热、洗去疾病,洗去一切邪气和灾害,在“水、水、水” 的欢呼声中,傣族人内心的种种情绪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 另外,平日也还有许多的赕 佛活动,“赕”即向佛寺、僧侣或民众贡献财物之义。故傣族人一生都在“赕”,通过“赕 ”,为自己和家人积功德、修来世,以求死后升入“勐历板”,转世成为有福的人。

总之,佛教已渗透到傣族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佛教于傣族人已是一种习俗,正如刀保尧先生 所说“许多人参加佛寺活动,但并不能领会佛教的义理。 礼仪的神圣气氛也逐渐消散,宗 教色彩逐渐冲淡,慢慢变成了社会习俗⑦” 。从宗教变成习俗,丧失的可能是有关宗 教的 知识和理论,宗教需要觉悟,但习俗对人的渗透和浸染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⑧。众 多 的佛事活动则给曼乍村傣族提供了精神上的娱乐和休闲,对于缓解人们的厌倦感和来自生活 的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众多的佛事活动自然而然地成为傣族人调节 心情、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

(二)道德

压力的认知交互模型认为在心理压力的发生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的认知批评价起至关 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认识不到存在着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内外环境要求,即使客观存在 着,也不会引起他产生心理压力⑨。佛教伦理成为傣族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以一种价 值理念影响着傣族人对生活事件的处理。

傣族佛教思想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压力应对思想,如:认为人生本苦,人有生、老、病、死四 大痛苦,人的一切苦恼皆源于人的欲望。因此,人“应该以慈悲为怀,忍辱为行,对于声、 色、货、利,五欲六尘多远避之,绝不能像世人那样心无厌足,惟得多求”(10) ;宣传轮回 业报的思想,认为善有善抱,恶有恶抱,人的凶杀祸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善恶行为,宣扬要 赕佛修持,行善积德等。对这些教义思想,一般的村民并不能领会,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 ,曼乍村民的人们的宗教意识在逐渐淡泊,宗教生活具有世俗化的倾向(11),但 长期的传播 ,使得一些佛教思想已上升成为傣族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傣族人对压力 源的感知和对压力的应对倾向。

下面是我们在曼乍村相临的曼听佛寺看到的一些文章节选,从这些文章,我们可以领略到佛 教对村民的道德教育:

幸福人生

我们都想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幸福快乐不是光想就有,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正确的人 生观,才能享受幸福快乐。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呢?――我们要想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应该有:不比较、不计较的平等观;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观;不侵犯、不推诿的道德观 ;不贪求、不嗔怒的修养观;不自卑、不懊丧的战斗观;不邪见、不妄动的神定观。

前世今生

所谓前世今生不是有个命运之神在操纵,它是世界宇宙的因果法则。种什么因,结什么 果,谁也违背不了因果的轨则。求健康长寿,要慈悲护生;求财富利益,要肯布施结缘;求 眷属和乐,要忍让第一;求智慧聪明,要远离烟酒。

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有村民流露出类似的人生观。如““穷富都是自己的问题”,“不会因 为贫穷而遭到歧视”;“能得到的就是属于自己的,不能得到的就不是自己的”。傣族谚语 也有“忍让才会当官,谦逊才会发财”(12), “忍一事能当官,忍九世能当国王 ”之说。一位中年妇女说,“有时忙时叫爱人帮忙,如爱人不答应,当时也会生气,但一般 都忍着, 当事情做完后,气也就消了。”离婚又结婚的玉X(我们刚好遇到她举行再婚典礼)再婚前 与前夫已分居九年,缘由是前夫爱酗酒,不管家,喝了酒还爱打人。在这九年中,她住在娘 家,在父母及兄弟的帮助下,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大的已经16岁。玉X说,这九年的生活 对她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但在分居后的五年中,她一直怀着“只要丈夫能重新改过,就一起 好好过日子的想法”,但丈夫一直没有悔过之心,故在前个月才与前夫办了正式的离婚手续 。可见,在遇到压力时,傣族人尤其是女性偏向于采取忍耐的应对方式,只有在不得以时才 会愤起反抗。佛教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宿命论、及佛教提倡的“忍”等,在不知不 觉地转变成为傣族村民对压力的应对方式。

(三)人格

佛教文化通过影响傣族的人格特质而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压力的应对方式。

应对的特质理论认为,应对方式就是个体人格特质在压力反应中的折射。决定着人 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及审美观,使人们形成独特的社会态度体系。社会态度体系则指导着人 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人格特征(13)。佛教思想影响傣族人人格特征的形 成,并间接影响着人们对压力的应对。

下面是一些学者对傣族人格特点的描述。李拂一先生说:“傣族人民天性和平,崇尚自由, 富互助精神(14)” 。姚荷生先生评判傣族是一个爱花与爱笑的民族,说他们好洁 、好客、 懒惰、懦弱、自尊心强,并说明这种性格产生的原因在于傣族酷爱和平、迷信极深、乐观知 足(15)。熊锡元先生形容傣族:“温文尔雅”。人们对傣族人性格的描述可归纳 为“逍遥自 在,与世无争,乐观知足,悠然自若,乐善好施,团结互助,温文尔雅,爱美好洁。(16)” “似水一样的民族”。傣族人的人格特征与傣族历史、生态环境、社会化方式等密不可分 ,同时也与傣族人的紧密相关。张勇用“虔诚、温和、善良”描述南川上座部佛教 信徒,并指出他们对社会各方面事务的态度都比较温和,具有遇事容易协商、好合作的人格 特点(17)。佛教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宿命论,使傣族形成一种具有浓厚 天意色彩, 与业报感应合而为一的善恶的评价观念,并时时反省自己,从而形成一种顺从、忍耐、乐观 知足、与世无争、循规蹈矩的人格特点。在曼乍村与村民交谈时,我们听到最多就是“随缘 ”,“顺其自然”“随便”等字眼。一位经营傣家乐的妇女说“邻里之间如有什么矛盾,不 会去讲道理,而是会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就化解”。傣族人的人格特点自然反映在他们对压 力的应对方式上。

(四)教育

“人们对疾病或不适的应对反应,是一种通过文化和社会习得的反应模式”。教育在其中扮 演着重要角色。早些时候,傣族地区的许多寨子里没有学校, 佛寺是人们认知傣文、学习 文化和学做人的主要场所。按傣族习俗,男子七八岁时要进佛寺学习佛教教义教规、傣文、 社会文化、文学艺术等,其中也少不了伦理道德原则(包括如何应对人生困苦等)的学习, 然后再还俗成家,或继续留在佛寺里为僧(18)。佛教的教育功能除通过正规的佛 寺教育来显 现外,还渗透到傣族人的生活、家庭教育当中。傣族社会流传着许多佛教典籍,这些典籍相 当一部分是叙述伦理道德,教育人们如何调节心理,应对烦恼的。如《汉替札达》教人凡事 要忍耐,不能急躁蛮横,《并札细》教人人互敬互爱,不要互相残杀,不要做坏事等。傣族 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也渗透着佛教对压力的应对思想。如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业报的 思想便是傣族民间故事反复咏唱的一个重要旋律。故事里的角色几乎无一例外地逃脱不了生 死循环往复、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套路(19)。这种报应思想也是一种对压力的应 对,它对于 化解个人不能控制的事件结果是有效的。假如一个人受到别人伤害,如果按照一般的反应, 他应当反抗,这样他自然会产生应激性的心理反应,导致紧张的心理状态。如果反抗没有效 果的话,会因挫折而导致更大的心理冲突。但是,如果他认为有报应,他就会感到释然,接 受所遇到的困境,心理冲突也就得到了解决(20)。民间故事中的这些佛教思想, 对傣族民众 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成为他们应对压力的重要原则。此外,家庭是傣族最初也是最重 要的教育场所,社会舆论把长者教育儿孙视为天经地义之事。而在傣族社会,老人对佛教的 信仰最为虔诚,因而佛教的一些思想、道德原则也自然通过家中的老人传递给下一代。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 男子当和尚的习俗在逐渐改变,正规的佛寺教育功能日趋减弱, 学校教育已成为傣族地区的主流教育形式,但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各种非正式的佛教教育仍 是傣族地区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傣族人心理压力的调节和应对方式的形成仍具 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结语

一般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有3 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observ able artifacts) 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第二个层 次 表现在对人们价值观(values) 的影响上,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这正是目前许 多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表现在文化对人们的潜在假设( underlying assumptions) 的影响上,这种影响是无意识的,但它却是文化影响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 人们的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21)。如前所述,佛教作为一种特殊 的文化, 对傣族人的影响也是多层次、多面向的。参与各种各样与佛教相关的习俗活动是村民们化解 压力的直接渠道,但佛教对傣族人的影响更多的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它通过影响傣族 人伦理道德、民族人格的形成及采取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佛教教育决定着傣族人的价值判断 和行为规范,并进而影响傣族人对压力源的感知和应对,形成了他们忍耐、顺从、宽容、顺 其自然、遇事好商量等对压力的应对方式。值得指出的是,这四种影响路径本身也是相互影 响的。习俗中渗透着教育,教育体现于习俗之中,同时习俗与教育也是傣族人道德养成和人 格形成的途径和重要影响因素。

客观而言,佛教对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化解与应对具有积极效用。众多的习俗活动满足了傣族 人娱乐和休闲的精神需求,为傣族人提供了情感宣泄的有效途径,缓解了人们对生活的倦怠 和压力,使不愉快的心态得到平静,过度的兴奋受到抑制,愤怒和不平的感受获得平衡。同 时,在耳濡目染和活动的参与中,人们还习得了对人生困苦的处理与应对,如坦然地面对生 与死。佛教提倡的忍耐、宽容、顺其自然等,对傣族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乃至傣族社会的 团结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调查发现,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曼乍村并未出现因 争抢客人而相互倾轧的现象。此外,顺从、宽容的应对方式,使傣族人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表 现出了较好的适应能力,使傣族人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社会的变化。

曼乍村的案例也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际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压力来源,这些压 力源未给村民带来大的心理困扰,其中,宗教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小乘佛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傣族地区佛 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小乘佛教对于傣族人民而言,已远非的 问题,它实际已成为傣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傣族自我心理和谐和社会和 谐的宝贵精神资源。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佛教作为一种唯心主义的神学思想体系, 对 傣族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改革开放的追求、主观能动性的发扬也形成了严重的遏制作用 。据调查,村寨傣族外出打工或外出求学的比例都较低,村民对生活的期望值不高,过去种 一季稻谷可以解决温饱,村民往往就不会种第二季,剩余时间就去从事狩猎等娱乐活动。

综上所述,小乘佛教主要通过习俗、道德养成、人格培育、教育等多种途径影响着傣族人心 理压力的调节和应对。客观而言,佛教对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化解和应对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傣族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当前,我国正处于 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各民族、各 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不断接触、互相影响,这些既给各族族人民带来富裕和进步,同时也可 能会给各族人民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认真挖掘、整 理佛教文化中的积极应对思想,“取其精华, 抛弃糟粕”,充分顺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使 佛教伦理获得现代意义的升华,为化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 极效用,是一个亟需深入研究和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4.14。

②张诗亚:《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M]. 1994. 20.

③景怀斌:《儒家式应对思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06, 38(1): 126-134.

④Lazarus R S, Folkan,S. Coping theoey and research:《Past, present a nd Future》[J].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93,55(3):234-247.

⑤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 ,28(1):36-41.

⑥王松,王思宁:《傣族佛教与傣族文化》[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204 .

⑦刀保尧:《民族文化论》[M]. 德宏: 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7

⑧尹可丽:《傣族的心理与行为研究》[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24.

⑨梁宝勇等著:《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研究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

(10)刀正明:《小乘佛教与傣族信仰》[C]. 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研究所. 首届全国贝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景洪: 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研究所,2001.589.

(11)龚锐:《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J]. 民族研究,2003,(2):36-43

(12)曹成章著:《傣族村社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45.

(13)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76.

(14)李拂一:《十二版纳志》[M]. 台湾: 正中书局,1955.61.

(15)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影印本)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l990.85-90 .

(16)邓永进:《传承与变迁:20世纪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昆明:云南大学,2000.93.

(17)张勇:《论南川佛教信徒群体的行为特点》,云南四江流域傣族文化比较国际学术 研讨会.2003.

(18)刀承华,蔡荣男:《傣族文化史》[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181.

(19)刀承华:《佛教对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的影响》[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7,34(2):113-118

(20)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的三种思路》[J]. 心理学报, 2002,34(3):327-332

(21)侯玉波,朱滢:《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02, 34 (1) :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