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镜像”为鉴,有效提升整理课教学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镜像”为鉴,有效提升整理课教学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整理课是一门旨在培养个体静心梳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并通过这个梳理过程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原生态课程。对于整理课,我们要明确两点:一是由整理课教学延伸出来的整理思想已从日常生活概念渗透到了科学概念,从客观的论坛、资料库的物质呈现上升到精神思考,完成了梳理、整合、反思与建构的过程。如此,个体相对“整理”之前,一般会有了新的变化。“理”之为理,即是使不能的地方通,不顺的地方顺;梳理的过程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追求达到系统化、序列化的效果。二是我们已经实现了“整理”的三个拓展,即:我们已由单一的整理课拓展到所有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课程,也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已由课堂的拓展过渡到课外的拓展,既包括课程的信息学习,也包括课外信息的吸收和处理;已由认知概念的整理转到“人生整理”,实现将“整理”释放到儿童的终身发展中去。特级教师周一贯把整理课称为“典型的近距离”教育,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帮助就正好体现在近距离的、无痕的点点滴滴之中,而这一切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这个教学必定是有趣又有效的,必定是区别于传统的“只扶不放”和错误理解新课改的“只放不扶”的,这个教学的引导者也必定得对整理课的教学目标心中有数,这个教学的参与者也必定是有思考提问的权利和充分想的时间。所以,以下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效提升整理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平面镜:以教学目标定位为参照

1.整理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整理内容直接影响整理成效。考虑了“整理什么”的内容,我们才会继续考虑整理课的有效性,以及判断学生整理任务完成的标准。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具体整理行为有个方向,让他们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逐渐实现目标,学会自学,从而真正提高整理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整合巧妙、清晰明确又具可操作性的整理课的目标定位是先决条件。在这块“平面镜”参照下的整理才是有效的整理。

整理课教学目标定位有四个要求。一是要有相对独立性。教师在看到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时,切不要贪心,不要把目标定位得太多太杂,也不要用自身的“完美主义者情结”来要求那些整理习惯还没养成的孩子。特别是整理课目标中的周目标和课时目标要有相对独立性,避免大而无当,不要糊里糊涂地跟别的目标混起来,因为纠缠与模糊不利于学生整理目标的完成。二是这个目标应该有物态的可视性。它应该是可触摸的、可看到的,而非类似于“要提高学生的整理素养”这样抽象的定位与表述。三是要体现整合性。一般来说,整理目标应有相当的完整性,几年整理下来才能形成一个系统。六年制的整理课教师应拟定六年整理目标,“五+四年制”的整理课教师要在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制定九年整理目标,涉及大到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小到课文与课堂作业本、课文与园地的整合,以及同种题材课文的整合(如童话类)。整理课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细分为低、中、高三年段,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学习能力等做多维整合。三是要实现教师间协作。学期整理课的预期目标、重难点和推进策略,班主任与主科教师当一同协商,充分考虑语数英三科的学科整合,拟定本周及至本节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及时分析整理课的成效、问题,反思和讨论课堂中的典型事例。四是要考虑差异性。在某一节整理课之前,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在头脑中或以书面的方式形成一个详细的计划。教学准备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综合考虑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并作出各种决定,进而形成相应的方案。[1]这个定位和方案的形式可以是模块式的“整理课教学目标定位表”,以给教师整理课教学做参考,也可以是每月、每学期一次的“整理导航”,以给学生整理当一块“平面镜”。但它们的形成无疑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空间。因此,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过往整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拟定计划,特别是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整理差异,不降低也不拔高目标。

2.整理导航

整理课中,在前半段学生心情整理过后,有些教师(特别是低中段的教师)往往会做简短的导入,这一阶段历时3~5分钟左右。这个导入可以是总结前一次整理值得推广的方法,可以提出新的整理要求,也可以提供整理导航帮助学生。有了整理导航,学生的心中有了目标,自然也就实实在在有想做的事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整理目标与要求越细越好。最好是利用班队课时间专门作程序性指导,使学生对某一目标操作十分明确和熟练。比如一年级上册某周整理目标定位为“学具中的笔袋整理”,重难点是使每个学生尽量将每支铅笔带回去。对此,教师发动学生,群策群力,制定出多个突破策略,然后给每位学生发放这个专门针对笔袋整理的“整理导航”:

(1)今天你的笔袋里有丢东西吗?悄悄地“整理”自己的“小伙伴”。有在笔袋里列“笔袋清单”者,可以直接对照清单检查;

(2)可以悄悄问下同桌,或同桌互换让对方帮助自己整理小笔袋;

(3)你有捡到贴上姓名贴的铅笔吗?捡到者请直接还给失主;

(4)有丢东西的可以去“失物招领处”寻找;

(5)拉好笔袋的拉链,提醒自己:下次怎么样不丢呢?

“整理导航”在整理课中对教师作为观察者“观察些什么”和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思考些什么”都起到指挥棒的作用。这种引导性的参照,大大促进了整理课的有效性。

二、哈哈镜:且看有效整理的趣味百态

合理的思维形式也直接影响到成效。考虑了“怎么整理”的思维,我们才能确定学生何时“才能”“可以”和“应该”走进整理课的大门,从而爱上这种独特的体验,再走出整理课教室的大门,到室外参加兴趣活动。如此,我们才能从细处提高整理课的教学质量。

整理课发展至今,走过两个极端。一是浮夸。以“有效”为镜,在这一面哈哈镜前的端详,看教学的百态,往往能照出我们的不切实际,照出一切不曾发觉的假象。我们会发现,整理课发展初期,我们曾经一味追求好看的形式,以为越热闹越好,过早地让学生到走廊讨论起来,让学生快速地上台走动起来,在表格里把“Y、S、E”之类的标记做满,留点“整理证据”下来。但这种夸张、有趣的背后,往往是低效或者无效。当我们意识到“回头是岸”时,又开始思考:有效,是不是要大刀阔斧地砍掉一些,再去掉一些?但却一不小心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限制。整理课的组织者们以为砍掉枝叶,只留主干,就算是最直截了当了。这无疑给懒惰的线性思维者钻了空子,他们最喜欢四平八稳地“平安度过”一节整理课,厌恶和排斥断裂、突变的意外事件。但此时以“有趣”为镜,我们却只看到整理课上,没有学生千姿百态的笑脸,只有一张张巫师般严肃的脸。

那么,整理课怎样走出这两个极端而呈现出有趣又有效的最佳形式呢?

第一,教师要有多元的整理观。我国古代的多元思维细致,具有操作性,这早在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中就已显现。这种差异之中显出来的有效,往往才是真正的有效。因此可以认为,有趣的、差异的、多元的整理也才是有效的整理。整理课中的“有效”与“有趣”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有趣的背后是有效,这种有效又以有趣的方式呈现,“两者废其一,非学也”。[2]多元的整理观要明确两方面。一方面,“热闹≠有趣”。新加坡的教育部长尚达曼在谈到提高教育质量时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教得越少,学得越多。”[3]整理课教学迫切需要去掉一些名存实亡的流程,不要因为别人参观起来“好看”,拍照拍起来“时尚”,这个好那个好全都用进去,最后只会“教得太多,学得太少”。“一课一得”对整理课教学来说也已经算是很有成效了。另一方面,“限制≠有效”。我们要克服限制行为背后的心理障碍,不要老想着“这样的内容教得完吗?”“这样纵容学生滑出飞轨会浪费时间吗?”我们的整理目标不是在有限时间内将整理任务塞完,不是用干预行为把课堂进程安排得天衣无缝,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让知识在学生看来都是很有意思的,这样,学生自己就会发出“我要学”的呐喊。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布控全景的姿态,改变单向度的传输和投射,给予学生可能创新、可能“越轨”的机会,用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景象来不断刺激他们的探索兴趣。教师和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来自于学生的问题。

第二,在具体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探索方式和途径。整理课的学生行为分为两大块,一是复习,二是质疑。学生在复习已掌握的知识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探索中的发现和问题保留起来。这样的方式有很多,一是采用丰富多彩的整理本――打开小本子,走进大世界。高年级渐渐拥有各具特色的整理本,且慢慢形成别具一格的班级整理特色。有的班级运用画脑图来整理知识,有的班级推出列提纲法,还有的班级运用抽屉式整理法。抽屉式整理就是运用活页的整理本,将知识分类整理,把同一类别的知识整理到一起,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系统。二是采用“信息传递栏”,通过在黑板上贴“问题卡”把信息传递给同伴或教师。三是直接在书中批注,比如用符号“?”“!”标注在书上的某个词语、某个句子的右上方。如此,每个感到困难和惊奇的学生,把自己展现为一种镜像,一种更加开放和自由表达的镜像。当他/她对知识点表示最原初的惊奇的一刻,最有可能被镜中的自己和同学深深吸引:咦,原来我也可以这个样子的!原来我的同学可以这么创新的!抑或是他/她自觉到自己的无知,并为自己的无知感到震惊。所以即使是最简单的习惯整理,哪怕是小小的书包整理、桌椅整理、地面卫生整理,也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差异个体进行差异整理。当学生在百态多姿的镜像面前,不再羞愧于自己的无知与迷茫,并开始尝试去言说迷雾背后的玄机,他们的“创造能力”才得到真正的彰显,这个丰富而复杂的“整理世界”才能借助“有效整理”和“有趣整理”的支点,回到“适合孩子发展”的状态,整理课的教学质量才能逐渐提升

三、凸透镜:安静整理下的透视

考虑了“养成什么整理习惯”,我们还要继续考虑这种整理习惯下学生整理的真实性。学生只有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整理出了些东西,才会在“争做最好的自己”的追求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一节整理课中有相当长一段安静的时间。当我们在“凸透镜”下仔细端详整理课的这种“安静”,发现了内在于其中的“整理课思想”――这便是反省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习惯总是一味地想着要打破沉默,却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其实语言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的整理让师生都有了机会可以反省所说所闻,也让学生的学习实践真正有所沉淀。它促使师生在理性思考的层面上提出种种假设,然后用研究行为反证我们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即便它是多么不成熟。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Tal-Ben -Shahar做过的“幸福课”专题中提到的关于安静的研究很引人深思:课堂中的“练习时间”之后还有一个“休息时刻”,即课堂停止一两分钟,在这一时间学生进行内省,可以思考、发呆,可以思考之前讨论的内容,或解答之前提出的问题――这与整理课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整理课中,浓浓的、静静的“整理场”一旦形成,沉浸在整理中的学生才能静心回顾,潜心梳理,学业整理才能扎实有效。安静能为学生进行内省提供可靠环境,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媒介,但安静恰恰是我们的文化所缺失的。这也是我们整理课教学需要继续传承的精华。因此,在整理课中,利用好这段安静的时间,谨防假整理的“画皮”,赶走一切的心浮气躁,如此方能有效提升整理课的教学质量

四、望远镜:畅想整理课的未来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优秀的整理课实践以合理有效的整理课教学目标定位为参考,用个体化的“程序”落实,养成“细节”,唤醒“自我”,激发个体自主尝试探究、选择、思考,从而达成自我主动学习的有效整理和有趣整理;并在安静整理中培养自我反思意识、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整理课教学有持续新鲜的生命力,学生乐在其中,又极有成效。

于是,我们认为,这样的整理课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只是我们要怎么样走出“瓶颈”呢?比如整理课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去解决整理理念与教育现实的矛盾,摆脱整理课在一些教师、家长、学生心里的从属地位。比如整理课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矛盾容易走入两个极端,或出现放羊式指导,或出现三位教师抢一位后进生的现象。再比如整理期望与实际效果之间也存在着一个令人头疼的矛盾:学生假整理现象。这些都背离了整理课的宗旨,浪费了已开发的课程资源,严重影响了整理课的推广。同时,整理课作为一种新的课型,没有像其他学科课程那样有固定的模式和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虽然大家都处在摸索阶段,但这种不适应明显减缓了我们对整理课的摸索进程。

那么,对于整理课,我们如何自上而下地整体推进,凸显课程的重要性?班主任如何统领三科,眼观全班,力求形成班级文化?教师的指导如何关注差异,突出实效、细节、适当?课程的评价如何走向常态,注重引领性和发展性?而当我们从简单的“整理什么”开始过渡到“怎么整理”时,又如何落实一些实实在在的程序性训练,从而有力地消除假整理现象?

整理课的前方,就像从望远镜里看到的世界,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所持有的“倍数”,调整出合适的“焦距”。或许这个目标在最初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但相信总有一个合适的距离可以让它变得更清晰。让我们一起调整望远镜,畅想整理课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南怀瑾.南怀瑾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陶西平.对“减负”瓶颈的再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8(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