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联合”拉长柑橘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来,马书记,吃个大的,蜜蜜甜哟!”
4月11日中午,雨过天晴,忠县涂井乡友谊村九组。66岁的马万权和老伴正忙着在自家柑橘园里除草、掏沟,见村党支部书记马成林到来,赶忙从树上挑选了个最大的柑橘,执意要马书记尝尝。
“这棵树收100斤柑橘不成问题,收入在270元左右。今年是试果,明后年旺果期肯定会更好。”马万权显得很兴奋,“1亩地50株柑橘树,1株平均产果50斤,每斤价格在0.45元至0.50元之间,这个账算下来,比种水稻的收入高多了。”马万权兴奋地一边算账一边说。
“外面贩子来收柑橘,说是5角钱1斤,你没卖吗?”马成林问。“那不行,《章程》上明确写着‘统一销售’,我可不得违犯大家商量好了的规矩哟。”马万权回答。
马万权所说的《章程》,就是他们自己的组织――涂井乡施格兰三峡柑橘协会民主协商后制定的《章程》。
1997年,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施格兰公司注资在忠县建设施格兰・三峡柑橘产业化项目。
然而,美方中国区总裁史蒂芬第一次到忠县,就感叹“有许多事情要做了”――他们不但要说服农民拿出田地种柑橘树,还要让他们有规律地给柑橘树灌水、施肥、杀虫和进行其他管理。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最初几年内农民见不到任何回报。
当施格兰在忠县宣布,只要农民愿意种美国柑橘树,他们将全部收购产品的消息时,别说是农民,就连一些乡镇干部都说:“就是傻瓜,也认为这是一个谎言。”
3年前,村里动员栽美国柑橘树,马万权“死个舅子”也不干:“祖祖辈辈都是种粮,还没看到过栽柑橘树挣钱的。”项目办对栽柑橘树的农户每挖1个坑给5元的补助,马万权依然不挖。
马万权有他不栽的理由。
从古到今,他们王家岩就是个“出米洞”。“果子不能当饭吃。家中有粮,心中才不慌。”马万权说,“那年乡里动员我们栽银杏树,购种苗时银杏树每根6角钱,嫁接时每根支付工钱1角5分钱。乡政府出面与村里订了回收合同,银杏树长到1.5米以上就收购,每根3元。可是后来银杏树长到3米高了,仍没人来收。还是去年多方设法,才卖出去了一部分。最后算下来,1根银杏树,我们管护了3年,得到了4角8分钱。”
“现在种柑橘树,与过去不一样了。”项目办的同志上门动员说,柑橘树的品质好,是从美国引进的种苗;不愁技术,美国施格兰公司投资3150万美元给我们建了技术中心,专门供大家学习种植技术;不愁销路,重庆三峡建设集团将在我们这里建橙汁加工厂,企业今后派人上门收购果子;不愁资金,3年抚育期中,由公司垫支肥料、农药费用……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可势单力薄的农民还是不放心,怕上了“洋鬼子”和“奸商”的当,包括马万权在内的许多人都在观望。
果农协会于是浮出水面。
2002年3月,经县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涂井乡施格兰三峡柑橘协会正式成立了,31名会员代表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设立了技术服务部、肥料农药部、财务部等。
协会制定了财务管理、柑橘树抚育、园区道路及水池、滴灌设施管护等方面的制度,在柑橘树抚育期管理和果实销售上均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施肥施药时间、统一采果时间、统一销售、统一运输和统一结账。
“只要种了柑橘树,成了会员,就不再担心什么了。平时按吩咐的时间除草、施药等,挂果后就在家里等着数钞票!”马万权兴奋地说,“有这样的好事,我还担心啥子?不干才是傻子呢!”
马万权拿出自家5亩良田良地,种上200株美国柑橘树,并按1株柑橘树1年交1元钱的标准,交纳会费后成为了柑橘协会会员。
如今,涂井乡已在1687亩柑橘果园里栽了63986株柑橘树,285户果农全都加入了柑橘协会。
2002年4月3日,友谊村的牟秀凡平生第一次受了一回处罚。他家的牛放牧到了柑橘果园,虽然一根树也没受到损失,但被人发现后,把牛牵到了柑橘协会,结果牟秀凡按协会《章程》交了50元,才牵回了自家的牛。协会得了25元作公积金,另外25元奖给了牵牛到协会的那个农民。
处理的时候,牟秀凡没啥意见,因为协会《章程》里写得明明白白:“任何人不得在园内放牛、羊……”他自己也是会员,这些条款是自己举手通过的。
协会真是想得周到,如果哪户外出务工不在家,就按每株每年2元标准托人代管,由协会监督;如果找不到代管者,协会按这个价格负责管好。
“前不久,三峡公司要求我们每株树交10元收购押金,如果不卖给他们,这10元就不返回。我们果子才成熟,还没卖到钱,怎么交押金呢?还是协会出面协商,公司也就算了――柑橘照收,押金不交。”一果农乐呵呵地说。
“为果子售价的问题,协会正和公司谈判,听说5角钱1斤要送到新立(橙汁加工厂所在镇),4角5分钱1斤就来园子里拉货,反正我们不担心,协会会为我们说话。”另一农户说。
协会的力量,拉动了施格兰・三峡柑橘产业化项目建设。目前,忠县农民已按高标准,分3批成片建立了55000多亩基地果园,第一批基地果园去年已开始挂果。
有了这个“原料车间”,重庆三峡建设集团也放心了,2003年4月投资1亿多元在忠县开工兴建橙汁加工厂,2004年12月就开始榨汁。
“第一批基地果园今年大规模投产后的总产果不过3000吨,而这个厂每年要加工柑橘50万吨,我们的柑橘不愁卖不脱。”望着树上挂着的一个个“金果”,马万权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