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周易》的教育理念发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周易》的教育理念发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重教尊师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仅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周易 传统文化 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34-01

《周易》的教育理念是易学思维视阈下对“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是《周易》所蕴蓄的对教育的本质、理想、宗旨、使命、目标、方略等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周易》中所蕴蓄的教育理念含弘光大,历久弥新,几千年以来对国人影响深远,并早已内化为君子厚德载物的修身品格,外铄为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挖掘《周易》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周易》天人合一、重教尊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等经典教育理念的内涵及价值、理论支撑及分类、逻辑起点及应用原则,对于反思中国教育理念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周易》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

《周易》的产生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中包括远古时代伏羲八卦的产生;后人两两相重,六十四卦的形成;进入商朝,《归藏》《连山》等形式的演变;西周之际,“文王拘而演周易”;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做《易传》。这几个重要的阶段均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类充满着对“天”的敬畏。古人“以筮为教”,认为筮是人神沟通的桥梁,八卦是圣人对万物规律的总结,以天道言,天地相交,化育万物。万物无不冥冥中接受宇宙天则的训教,于万物自身而言,无可选择,是万物求之天则,而非天则求之于万物;《易传》“人谋鬼谋”之说更是昭示了筮教本为人神逻辑分析的综合,体现出天道(自然规律)、圣人智慧(“伏羲始画八卦列八节而化天下”《尸子》)要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具体情况对占筮的结果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结合的观念,是先民走向理性与神性相结合的第一步,并由此形成了神道设教和观民设教的思想。通过“人圣人以神道设教”与“先王观民设教”两种活动的下移上行、交流互补,形成了理性与神性相行不悖、礼仪制度与仁爱精神互为表里的中华礼乐文明和教育思想体系。

二、《周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与人类历史同步发展的。自殷周至春秋时期,随着人类不断发展进步和对自然界逐步了解深入的过程,人理性能力的增强及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天命鬼神”思想开始从至高无上的地位下滑,转向“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左传·桓公十一年》)的民本思想,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甚至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不二法门,“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当然是现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源流;《周易·屯·彖传》云:“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刚柔始交:指乾之初九交于坤之初六,而成屯卦的下卦震卦;乾之九二交于坤之六二,而成屯卦的上卦坎卦。动乎险中,震为动,坎为陷,陷即是险。草昧:未开化,蒙昧。)《屯》卦为天(乾)地(坤)所育,故“元亨”,元为本,亨为长,是说要以孩童的自我成长为根本,尊重其个性发展,“育”为主,“教”为辅,因为“教”是外部条件,“育”(内化)才是个体成长的根本动因。《屯》之“元”来源于《乾》,即孩童先天具有自强不息的本性,教育者要顺应孩童的天性,辅以正向引导,长善救失,才能实现教育使人作为人和成为人的真正目的,另外《蒙》《需》《观》《革》《鼎》《家人》等卦均有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相关论述,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早期雏形。

三、《周易》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周易》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中正”。“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周易本义》)“中正”意味着符合社会规范,代表着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周易·家人·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也,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把“中正”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虽然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双主体”的教育理念和关注“双主体”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等因素,但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仍应处于主导地位,社会更应尊重教师的劳动,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的终极目标才有望达成。这些都是《周易》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滥觞。

【参考文献】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1-4卷).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2]金景芳,吕绍刚.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