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微博“粉丝”现象及其存在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博“粉丝”现象及其存在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微博的勃兴为微博“粉丝”的发展创造了平台,微博“粉丝”与传统“粉丝”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也有自身松散无组织、稳定性不足等特点。本文在分析微博“粉丝”主体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其形成的内在机制是“粉丝”自身对微博的使用与满足,以及社会互动的心理基础的影响。微博“粉丝”借助微博实现利益与情感的表达诉求,有助于实现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但是其存在的攻击性引发的微博暴力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微博粉丝;生成机制;伪社会互动

“粉丝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源于2005年“超级女声”选秀节目的热潮,之后的“梦想中国”、“百家讲坛”、“我型我SHOW”等节目的轮番登场更让“粉丝文化”在全国风起云涌。“粉丝”一词是英文fans的英译,《牛津现代高级词典》中的解释为“对某事物之狂热者,迷”,常用来指流行文化现象的积极参与者、推崇者与狂热追捧者。

新浪微博正式借助了这些流行文化的参与者、推崇者,实现了微博品牌的推广。“微博粉丝”这一新型网络“粉丝”形态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浪潮发展起来的,但是它又与传统的“粉丝”不完全相同,首先,微博中存在一部分“非动态粉丝”,也称为“僵尸粉”。这类“粉丝”是微博用户为提升自己的人气而购买的“粉丝”,这些“粉丝”不会更新微博,有的甚至没有头像,是活动能力极低的微博账号。这类“粉丝”数目的变化只能满足一些博主的虚荣心,不会为其带来实质上的人气,因此称为“僵尸粉”。除此之外的“粉丝”则称之为“活粉”。但是,“活粉”中还有一部分的“粉丝”群体是由于微博的热潮而开始“关注”他人,成为“粉丝”的,这一类“粉丝”笔者称之为微博“新生粉丝”。

一、微博“粉丝”的内在生成机制

“粉丝”文化的形成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正是媒体来势凶猛、无孔不入地将信息反复不断地传输给受众,使得偶像形象迅速扩张,为“粉丝”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和基石。而微博的出现及其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更为文化产品的消费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社会各界名人纷纷入驻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获得自己想要关注的信息和名人动态,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受众关注,加之“粉丝”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中有着很大的自,这样微博“粉丝”便应运而生。

大众媒介和微博的发展对于微博“粉丝”的形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事物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微博“粉丝”的兴起也必然有着“粉丝”自身心理机制的作用。从微博“粉丝”的主体特征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传统的狂热的受众,而是个体存在的微博“关注者”,那么,是什么因素驱动他们持续关注名人或官方机构,成为其“粉丝”的呢?

1.使用与满足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认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可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想。“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微博“粉丝”们通过阅读名人微博的内容来获得大众媒体之外的非官方信息,不仅可以在“粉丝”群体中获得快乐,也可以得到其他相同爱好者的“粉丝”的尊重。在“粉丝”眼里,传媒世界是一个比现实生活更诱人的新天地,因此他们心甘情愿地放弃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权,沉醉在一个布满迷雾的传媒空间里。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①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类似于“Youtube精选”、“时尚街拍”等的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2.伪社会互动关系是维系微博“粉丝”的关键因素

“伪社会互动”描述了在分裂碎片化的现代社会中,媒介和受众存在互动关系,即“粉丝”存在的心理基础就是因为在现实中缺乏所需的社会关系,因此选择与明星接触来获得影响力和名望,在这种情况下便形成了区别于现实社会关系的“伪社会互动关系”。这一概念是由霍顿和沃尔在1956年提出的②。

微博“粉丝”对名人微博的“评论”、“转发”就是一种“粉丝”与明星之间的“伪社会关系”。这也正是“新生粉丝”形成的重要机制。这样一层关系,无异于连接微博与“粉丝”之间的纽带,不断发掘“粉丝”关注的乐趣。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是来自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③。

然而,对现有微博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微博上的“平等交流”只是一种伪社会交往。例如,新浪微博众多名人页面均带有的“V”字符号就在知名人士和普通民众之间画出来清晰的界限。微博“女王”姚晨自2009年入驻新浪微博后,共5000余条微博,而“粉丝”对其每条微博评论大多都超过500条以上,但是在微博上几乎没有姚晨本人直接回复“粉丝”的痕迹,而她主动转发的内容也大多来自明星微博或知名人士。许多“粉丝”以为自己借助新媒体在名人中有了一席之地并可以与之交流,拥有了话语权,实质上不过是一种虚拟的“伪社会互动关系”罢了。

二、微博“粉丝”的传播意义

毋庸置疑,“粉丝”文化已然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特别是微博“粉丝”的出现,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研究者的追踪探析。从新闻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角度来看,微博是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信息与观点,这些特点为微博“粉丝”参与公共事件和了解社会文化等都提供了保证。

1.微博“粉丝”对于公共领域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价值

公共领域(pubic sphere)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它作为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一部分,立足于不受公共领域管辖的私人领域,却又跨越个人和家庭的樊篱致力于公共事务④。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存在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二是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三是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并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⑤。